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TH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运动引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9598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在滚珠从方向转换路的内周侧(内周侧部件)的滚行面向轨道构件转移时防止滚珠与轨道构件的滚珠滚行槽的边缘接触的运动引导装置。运动引导装置具备:轨道构件(2),其具有滚珠滚行槽(2a);以及移动构件,其能够相对移动地组装于轨道构件(2)。移动构件包括:移动构件主体,其具有与滚珠滚行槽(2a)对置的负载滚珠滚行槽以及与负载滚珠滚行槽大致平行的返回路;以及盖构件,其具有方向转换路。在与轨道构件(2)的长度方向正交的运动引导装置的剖视观察下,在将滚珠滚行槽(2a)的曲率半径设为R、并将从滚珠中心(O)到方向转换路的内周侧(内周侧部件(9a))的滚行面(21)的距离设为r时,设定为R>r。设定为R>r。设定为R>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运动引导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对工作台等可动体的运动进行引导的运动引导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已知有对工作台等可动体的运动(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进行引导的运动引导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运动引导装置具备轨道构件以及能够相对移动地组装于轨道构件的移动构件。工作台等可动体安装于移动构件。在轨道构件与移动构件之间能够进行滚动运动地夹设多个滚珠。通过利用滚珠的滚动运动对可动体的运动进行引导,能够高精度且高刚性地引导可动体。
[0003]在轨道构件形成有滚珠滚行槽。移动构件具备移动构件主体以及盖构件。在移动构件主体形成有与滚珠滚行槽对置的负载滚珠滚行槽以及与负载滚珠滚行槽大致平行的返回路。在盖构件形成有和滚珠滚行槽与负载滚珠滚行槽之间的负载路以及返回路连接的方向转换路。盖构件具备形成方向转换路的外周侧的盖主体以及形成方向转换路的内周侧的内周侧部件。由负载路、返回路以及方向转换路构成循环路。在循环路排列有多个滚珠。在移动体相对于轨道构件相对移动时,多个滚珠在循环路循环。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

6888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8]然而,以往的运动引导装置是在滚珠从方向转换路的内周侧(内周侧部件)的滚行面向轨道构件转移时滚珠与轨道构件的滚珠滚行槽的边缘接触的结构。因此,虽然通常不会成为问题,但若在高速区域使用运动引导装置,则有时在滚珠与滚珠滚行槽的缘的接触部产生高的应力,并在接触部产生压痕。
[0009]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滚珠从方向转换路的内周侧的滚行面向轨道构件转移时防止滚珠与轨道构件的滚珠滚行槽的边缘接触的运动引导装置。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1]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为一种运动引导装置,其具备:轨道构件,其具有滚珠滚行槽;以及移动构件,其能够相对移动地组装于所述轨道构件,所述移动构件包括:移动构件主体,其具有与所述滚珠滚行槽对置的负载滚珠滚行槽以及与所述负载滚珠滚行槽大致平行的返回路;以及盖构件,其具有与所述滚珠滚行槽和所述负载滚珠滚行槽之间的负载路以及所述返回路连接的方向转换路,在由所述负载路、所述返回路以及所述方向转换路构成的循环路排列有多个滚珠,所述运动引导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与所述轨道构件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所述运动引导装置的剖视观察下,在将所述滚珠滚行槽的曲率半径
设为R、并将从滚珠中心到所述方向转换路的内周侧的滚行面的距离设为r时,设定为R>r。
[0012]专利技术效果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滚珠滚行槽的延长线的内侧配置滚行面,因此能够在滚珠从滚行面向轨道构件转移时防止滚珠与轨道构件的滚珠滚行槽的边缘接触。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运动引导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包括局部剖视图)。
[0015]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运动引导装置的循环路的剖视图。
[0016]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运动引导装置的盖构件的立体图(图3的(a)是盖构件的立体图,图3的(b)是图3的(a)的b部放大图)。
[0017]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运动引导装置的盖构件的立体图(与图3相比改变了观察的方向)。
[0018]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运动引导装置的内周侧部件的立体图。
[0019]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运动引导装置的接触角线的图。
[0020]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运动引导装置的与导轨的长度方向正交的剖视图。
[0021]图8是运动引导装置的与导轨的长度方向正交的剖视图(图8的(a)示出本实施方式,图8的(b)示出以往技术)。
[0022]图9是本实施方式的运动引导装置的与导轨的长度方向正交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运动引导装置。其中,本专利技术的运动引导装置能够以各种的方式具体化,并不限定于本说明书所记载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出于通过使说明书的公开充分而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充分理解专利技术的范围的意图而提供的。
[0024]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运动引导装置1的外观立体图(包括局部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运动引导装置1配置于水平面,使用主视观察运动引导装置1时的方向、即图1的上下、左右、前后来说明运动引导装置1的结构。当然,运动引导装置1的配置并不限于此。
[0025]如图1所示那样,运动引导装置1具备作为轨道构件的导轨2以及能够相对移动地组装于导轨2的作为移动构件的块3。块3相对于导轨2的移动是相对的,可以是块3移动,也可以是导轨2移动。
[0026]导轨2呈直线状延伸。在导轨2的上表面形成有用于将导轨2安装于基座的螺栓的通孔2b。在导轨2的左右形成有沿导轨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4条滚珠滚行槽2a。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导轨2的上部形成有向左右方向突出的一对突出部20,在各突出部20的上下形成有两条滚珠滚行槽2a。滚珠滚行槽2a的截面形状是单圆弧或尖拱。需要说明的是,导轨2也可以呈曲线状延伸。滚珠滚行槽2a的数量、配置能够根据运动引导装置1的用途而适当变更。
[0027]块3在主视观察时呈倒U状,且以横跨导轨2的方式组装。块3具备作为移动构件主体的块主体4以及在块主体4的移动方向的两端面安装的一对盖构件5a、5b。在块主体4形成有与导轨2的滚珠滚行槽2a对置的负载滚珠滚行槽4a,并且形成有与负载滚珠滚行槽4a平
行的返回路12。负载滚珠滚行槽4a的截面形状是单圆弧或尖拱。4c是用于将工作台等可动体安装于块主体4的螺纹孔,6a、6b是密封构件。
[0028]图2示出循环路的剖视图。循环路由负载路11、返回路12、与负载路11及返回路12连接的U状的方向转换路13构成。在循环路排列有多个滚珠7。在块3相对于导轨2相对移动时,滚珠7在循环路中循环。负载路11形成于滚珠滚行槽2a与负载滚珠滚行槽4a之间。在负载路11中,滚珠7处于负载状态,并承受预压、可动体的载荷等。返回路12形成于块主体4。方向转换路13形成于盖构件5a、5b。返回路12、方向转换路13的内径比滚珠7的直径稍大。在返回路12、方向转换路13中,滚珠7处于无负载状态。
[0029]图3以及图4示出从块主体4侧观察到的盖构件5a的立体图。在图3与图4中,为了容易理解地表示而改变了观察盖构件5a的方向。如图3所示那样,在盖构件5a形成有4个方向转换路13。13a是与负载路11连接的方向转换路13的一端部,13b是与返回路12连接的方向转换路13的另一端部。盖构件5a与盖构件5b(参照图1)为相同形状。
[0030]盖构件5a具备形成方向转换路13的外周侧的盖主体8以及形成方向转换路13的内周侧的内周侧部件9a、9b。盖主体8与块3的块主体4同样地在主视观察时呈倒U状。内周侧部件9a、9b嵌于盖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运动引导装置,具备:轨道构件,其具有滚珠滚行槽;以及移动构件,其能够相对移动地组装于所述轨道构件,所述移动构件包括:移动构件主体,其具有与所述滚珠滚行槽对置的负载滚珠滚行槽以及与所述负载滚珠滚行槽大致平行的返回路;以及盖构件,其具有与所述滚珠滚行槽和所述负载滚珠滚行槽之间的负载路以及所述返回路连接的方向转换路,在由所述负载路、所述返回路以及所述方向转换路构成的循环路排列有多个滚珠,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轨道构件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所述运动引导装置的剖视观察下,在将所述滚珠滚行槽的曲率半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角田拓磨彦本健太郎岸弘幸
申请(专利权)人:TH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