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座放置状态的压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8744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底座放置状态的压接结构,包括第一安装结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上设置有第一限位装置,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装置,所述第二限位装置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结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内铺设有海绵块,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包括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底端设置于海绵块上表面,所述第二限位装置包括第二立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一安装结构与第二安装结构内的海绵块分别对第一立柱以及第二立柱进行减震,从而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在每次治具上模下压结构接触下模前,使上模与下模相对横向位置不移动,减少底座压裂的风险。的风险。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座放置状态的压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底座放置状态的压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底座放入治具下模后,治具下模仿型给予反作用力使底座抬升,从而使底座与下模仿型无紧密贴合、底座位置出现移动,在治具上模下压后,造成上模压接底座时压接位置错位、底座被压裂,但是现有的调整治具下模底座仿型与底座紧密贴合,常常出现问题。
[0003]现有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防错位功能的注塑模具,授权公告号为CN215039838U,公开日期为2021.12.07,该专利技术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下端面上设置有上模仁槽,所述上模仁槽中卡接有上模仁,所述上模仁上设置有上模腔,所述下模板上端面上设置有下模仁槽,所述下模仁槽中卡接有下模仁,所述下模仁上设置有下模腔,所述上模仁槽侧壁与上模仁侧壁之间以及下模仁槽侧壁与下模仁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侧壁上设置有贯穿的螺杆孔,所述螺杆孔中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杆,所述上模板下端面的四个拐角处设置有导柱,所述下模板上端面的四个拐角处设置有导柱孔,所述导柱与导柱孔滑动配合的结构,解决了错位后无法进行调节问题。但是其中存在无法有效避免错位现象进而无法根治上模压接底座时压接位置错位、底座被压裂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底座放置状态的压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座放置状态的压接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无法有效避免错位现象进而无法根治上模压接底座时压接位置错位、底座被压裂的问题。<br/>[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底座放置状态的压接结构,包括第一安装结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上设置有第一限位装置,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装置,所述第二限位装置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结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上表面固定有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内铺设有海绵块,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包括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底端设置于海绵块上表面,所述第二限位装置包括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内开设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靠近第一立柱的一侧侧壁固定有第二限位环。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内部结构与第二安装结构内部结构相同,所述安装底座上开设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可以分别将第一安装结构与第二安装结构安装于下模具与上模具上。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内腔内壁顶端固定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中部开设有与第一立柱相匹配的过孔,第一立柱底端穿过第一限位环中的过孔并延伸至第一内腔内的海绵块的上方。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立柱底端贯穿第一限位环过孔并固定
连接有与第一限位环相匹配的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可以避免第一立柱脱离第一安装结构。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限位环中部开设有与第一立柱相匹配的通孔,第一立柱的顶端穿过第二限位块中的通孔并延伸入第二立柱内的第二内腔中。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立柱靠近第二立柱的一侧侧壁固定有与第二限位环相匹配的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可以避免第一立柱脱离第二立柱内的第二内腔。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种底座放置状态的压接结构通过第一安装结构与第二安装结构内的海绵块分别对第一立柱以及第二立柱进行减震,可以缓解每次压模时第一限位装置与第二限位装置同第一安装结构与第二安装结构之间产生的震动,从而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4]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种底座放置状态的压接结构通过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的相互配合,在每次治具上模下压结构接触下模前,使上模与下模相对横向位置不移动,大大减少底座压裂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图1为一种底座放置状态的压接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第一安装结构及第一限位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中第二安装结构及第二限位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第一安装结构;2、第一限位装置;3、第二安装结构;4、第二限位装置;5、安装底座;6、安装孔;7、壳体;8、第一内腔;9、第一限位环;10、海绵块;11、第一立柱;12、第一限位块;13、第二限位块;14、第二立柱;15、第二内腔;16、第二限位环;1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如下:
[0021]一种底座放置状态的压接结构,在图1中:包括第一安装结构1,第一安装结构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装置2,第一限位装置2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装置4,第二限位装置4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结构3,
[0022]在图1与图2中:第一安装结构1包括安装底座5,第一安装结构1内部结构与第二安装结构3内部结构相同,安装底座5上开设有安装孔6,通过安装孔6可以分别将第一安装结构1与第二安装结构3安装于下模具与上模具上,安装底座5上表面固定有壳体7,壳体7包括第一内腔8,第一内腔8内铺设有海绵块10,第一限位装置2包括第一立柱11,第一立柱11底端设置于海绵块10上表面,第一内腔8内壁顶端固定有第一限位环9,第一限位环9中部开设有与第一立柱11相匹配的过孔,第一立柱11底端穿过第一限位环9中的过孔并延伸至第一内腔8内的海绵块10的上方,第一立柱11底端贯穿第一限位环9过孔并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限位环9相匹配的第二限位块13,第二限位块13可以避免第一立柱11脱离第一安装结构1。
[0023]在图2与图3中:第二限位装置4包括第二立柱14,第二立柱14内开设有第二内腔15,第二内腔15靠近第一立柱11的一侧侧壁固定有第二限位环16,第二限位环16中部开设有与第一立柱11相匹配的通孔17,第一立柱11的顶端穿过第二限位块13中的通孔17并延伸入第二立柱14内的第二内腔15中,第一立柱11靠近第二立柱14的一侧侧壁固定有与第二限位环16相匹配的第一限位块12,第一限位块12可以避免第一立柱11脱离第二立柱14内的第二内腔15。
[002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第一安装结构1与第二安装结构3分别通过安装底座5上的安装孔6分别安装于下模具与上模具上,通过第一安装结构1与第二安装结构3中壳体7内的海绵块10分别对第一立柱11以及第二立柱14进行减震,可以缓解每次压模时第一限位装置2与第二限位装置4同第一安装结构1与第二安装结构3之间产生的震动,从而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第一立柱11底端的与壳体7内的第一限位环9相匹配的第二限位块13可以避免第一立柱11脱离第一安装结构1,第一立柱11顶端的与第二内腔15内的第二限位环16相匹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座放置状态的压接结构,包括第一安装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装置(2),所述第一限位装置(2)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装置(4),所述第二限位装置(4)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结构(3),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包括安装底座(5),所述安装底座(5)上表面固定有壳体(7),所述壳体(7)包括第一内腔(8),所述第一内腔(8)内铺设有海绵块(10),所述第一限位装置(2)包括第一立柱(11),所述第一立柱(11)底端设置于海绵块(10)上表面,所述第二限位装置(4)包括第二立柱(14),所述第二立柱(14)内开设有第二内腔(15),所述第二内腔(15)靠近第一立柱(11)的一侧侧壁固定有第二限位环(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座放置状态的压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内部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叙轩卢丛敏
申请(专利权)人:帝宝交通器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