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反溢预埋管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8489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反溢预埋管接头,包括接头主体,插设于接头主体一端的内管,以及设于二者之间的连接环,接头主体、内管和连接环的装配环隙形成溢流通道;连接环内部开设有中空柱状的排水通道,连接环开设有连通排水通道的上通孔,排水通道贯穿连接环的底面且连通溢流通道,溢流通道与排水通道连通后的纵向截面呈U型;还包括设于排水通道中的空心浮球,上通孔口径小于空心浮球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现有预埋管接头的地平排水口容易出现积水反溢的不足,经过设计防反溢结构,防止在高层建筑排水中排水量大引发的管内污水反溢现象,避免室内地面上出现的积水,而且还能够防止排水主管道内污水臭味的散发。主管道内污水臭味的散发。主管道内污水臭味的散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反溢预埋管接头


[0001]本技术涉及预埋连接件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反溢预埋管接头。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建筑业、市政工程、水利工程、农业和工业等行业市场需求的在不断加大,中国PVC管材行业呈现出了高速发展态势。而随着如今的楼宇建设高度不断突破,给建筑排水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高层建筑中排水系统较为复杂,高层排水量大时会在主管内形成水塞,使管内压力增大,导致低层排水出现困难,甚至由此产生低层住户室内管道积水反溢,给住户带来困扰。针对这些问题,早期的建筑业中常在楼板浇筑时预留孔洞用来给上下层排水管穿管连接,该方式容易出现管材连接处漏水问题。目前行业中已舍弃该方式改用穿楼板预埋管接头的连接方式,板预埋管接头的连接方式通过将预埋管接头在楼板浇筑时预埋进楼板水泥中,然后通过预埋管接头将上下层管进行连接,实现长距离的管件连接。
[0003]但是现有预埋管接头虽能一定程度解决管材连接处漏水问题,但是却存在主管内排水量大的时候预埋管接头的地平排水口容易出现积水反溢,反溢出的污水侵入室内,管中的臭味会窜出来,进入生活空间,造成污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反溢预埋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主体(1),插设于所述接头主体(1)一端的内管(2),以及设于所述接头主体(1)和内管(2)之间的连接环(3),所述连接环(3)的外侧壁与所述接头主体(1)的内侧壁紧密贴附,所述接头主体(1)、内管(2)和连接环(3)的装配环隙形成溢流通道(4);所述连接环(3)内部开设有中空柱状的排水通道(5),所述连接环(3)的顶面开设有连通所述排水通道(5)的上通孔(51),所述排水通道(5)贯穿所述连接环(3)的底面且连通所述溢流通道(4),所述溢流通道(4)与所述排水通道(5)连通后的纵向截面呈U型;还包括设于所述排水通道(5)中的空心浮球(6),所述上通孔(51)口径小于所述空心浮球(6)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反溢预埋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3)的上端面开设有沿着周向设置的弧形引水槽(31),所述弧形引水槽(31)具有斜度,所述弧形引水槽(31)的最低处连通所述上通孔(5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反溢预埋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通道(5)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开设于所述连接环(3)的周向侧壁上,所述弧形引水槽(31)的数量也为两个且首尾相连,每个弧形引水槽(31)的中部低两端高,每个排水通道(5)的上通孔(51)位于每个弧形引水槽(31)的中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反溢预埋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通道(5)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开设于所述连接环(3)的周向侧壁上,所述弧形引水槽(31)的数量也为两个且首尾相连,每个弧形引水槽(31)的一端高且另一端低,每个排水通道(5)的上通孔(51)位于每个弧形引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刚刚高聪王禹张慰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