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污水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7156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锅炉领域,公开了一种锅炉污水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组件,所述回收组件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分别与供热管、第一管道连接,所述供热管与外部供热系统连接,所述排水管上设置第一闸阀,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降温水接入口,所述第一管道的末端与回收水系统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第二闸阀,所述排水管与连续排污扩容器的排水口连接,所述连续排污扩容器上设置液位计,所述连续排污扩容器的进水口与锅炉锅筒上的连续排污口相连通,所述连续排污扩容器排气口与除氧器进气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锅炉污水中的热焓高,排放至污水站造成含有热量的水资源浪费的问题。量的水资源浪费的问题。量的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污水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锅炉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锅炉污水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燃油燃气燃煤的蒸汽锅炉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保持锅炉的水质满足(规范要求)运行要求,避免锅炉管道结垢,在锅筒上会设置连续排污口,以便不断的将含盐浓度高的锅炉污水排出,现有的锅炉污水回收是将蒸汽锅炉内的污水通过连续排污口输送至连续排污扩容器,连续排污扩容器排气口将蒸汽输送至除氧器内,加热软化水,另一部分则通过连续排污扩容器底部的排水口输送至定排扩容器直接排放至污水站,经过定排扩容器的水,热焓较高,例如一台SHL75

1.6—AⅡ,每小时排放80℃高温水在1.5吨左右,其中1.2吨左右高温水通过定排扩容器排放,这部分水的热焓高达6056401KJ排放至污水站造成含有热量的水资源浪费,同时增加了污水站运行负荷,不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锅炉污水中的热焓高,排放至污水站造成含有热量的水资源浪费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锅炉污水回收装置。
[0004]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方案为:一种锅炉污水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组件,所述回收组件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分别与供热管、第一管道连接,所述供热管与外部供热系统连接,所述排水管上设置第一闸阀,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降温水接入口,所述第一管道的末端与回收水系统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第二闸阀,所述排水管与连续排污扩容器的排水口连接,所述连续排污扩容器上设置液位计,所述连续排污扩容器的进水口与锅炉锅筒上的连续排污口相连通,所述连续排污扩容器排气口与除氧器进气口相连通。
[0005]所述排水管与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管道末端与水箱连接。
[0006]所述排水管通过三通阀与供热管、第一管道连接。
[0007]所述排水管通过四通阀与供热管、第一管道、第二管道连接。
[0008]所述第二闸阀为单向阀。
[0009]所述第一闸阀为碳钢闸阀。
[0010]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提供一种锅炉污水回收装置,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组件,回收组件包括排水管,排水管分别与供热管、第一管道连接,供热管与外部供热系统连接,排水管上设置第一闸阀,第一管道上设置降温水接入口,第一管道的末端与回收水系统连接,第一管道上设置第二闸阀,排水管与连续排污扩容器的排水口连接,连续排污扩容器上设置液位计,连续排污扩容器的进水口与锅炉锅筒上的连续排污口相连通,连续排污扩容器排气口与所述除氧器进气口相连通,具备资源利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锅炉污水回收装置不具备较好的资源回收利用功能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锅炉污水回收装置示意图。
[0013]其中,1、排污组件;11、连续排污扩容器;111、液位计;12、除氧器;13、锅炉锅筒;2、回收组件;21、排水管;22、第一闸阀;23、管道接口;24、供热管;25、供热系统;26、第一管道;27、降温水接入口;28、回收水系统;3、收集组件;31、第二管道;32、水箱;4、第二闸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15]本技术提供一种锅炉污水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组件,所述回收组件包括排水管21,所述排水管21分别与供热管24、第一管道26连接,所述供热管24与外部供热系统25连接,所述排水管21上设置第一闸阀22,所述第一管道26上设置降温水接入口27,所述第一管道26的末端与回收水系统28连接,所述第一管道26上设置第二闸阀4,所述排水管21与连续排污扩容器11的排水口连接,所述连续排污扩容器11上设置液位计111,所述连续排污扩容器11的进水口与锅炉锅筒13上的连续排污口相连通,所述连续排污扩容器11排气口与除氧器12进气口相连通。所述排水管21与第二管道31连接,所述第二管道31末端与水箱连接。所述排水管21通过三通阀与供热管24、第一管道26连接。所述排水管21通过四通阀与供热管24、第一管道26、第二管道31连接。
[0016]本技术具备资源利用的优点,在使用时,打开第一闸阀,废热水通过排水管流入管道接口内,通过供热管将一部分废热水引入供暖系统,为供暖系统补充水,另一部分废热水通过管道一通过接口引入回收水系统,将回收水系统用作烟气脱硫运行系统补充水,做到了对锅炉锅筒产生的污水进行回收,分别用于供暖系统补充水和烟气脱硫运行系统补充水,不仅能在冬季供暖期节约用水,也在烟气脱硫运行系统中减少氧化镁投药量,并解决了脱硫循环水补给问题,节约了生产耗水与定排水外排造成的环境污染,解决了现有的锅炉污水回收装置不具备较好的资源回收利用功能的问题。
[0017]实施例1
[0018]一种锅炉污水回收装置,包括排污组件1,所述排污组件1包括连续排污扩容器11、除氧器12和锅炉锅筒13;所述连续排污扩容器11进水口与所述锅炉锅筒13上的连续排污口相连通,所述连续排污扩容器11排气口与所述除氧器12进气口相连通,所述连续排污扩容器11排水口设置有回收组件2。
[0019]所述回收组件2包括排水管21、第一闸阀22、管道接口23、供热管24、供暖系统25、第一管道26、含有热量的水接口27和回收水系统28;所述连续排污扩容器11排水口设置有所述排水管21,所述排水管21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闸阀22,所述管道接口23为三通阀,所述排水管21一端与所述管道接口23相连通,所述管道接口23的一个接口设置有供热管24,供热管24与供暖系统25相连接,管道接口23另一个接口设置有所述第一管道26,所述第一管道26一端设置有所述含有热量的接入口(降温水接入口),降温水接入口27和回收水系统28相连接;第一闸阀22为碳钢闸阀;排污组件1还包括液位计111;连续排污扩容器11上设置有液
位计111。
[0020]参阅图1,在使用时,锅炉锅筒13通过连续排污口将锅炉内污水输送至连续排污扩容器11内,使锅炉内污水在连续排污扩容器11内绝热膨胀分离为二次蒸汽和废热水,二次蒸汽通过连续排污扩容器11排气管道输送至除氧器12内,对水进行加热和软化,废热水通过连续排污扩容器11底部排水口流入排水管21内,并通过第一闸阀22控制排水管21的开和关,当打开第一闸阀22时,废热水通过排水管21流入管道接口23内,通过管道接口23流入供热管24内,由供热管24将废热水引入供暖系统25,为供暖系统25补充水,冬季供暖期可大量节约用水,另一部分废热水通过第一管道26输送至含有热量的水接入口,通过降温水接入口27将废热水引入回收水系统28,将回收水系统28用作烟气脱硫运行系统补充水,可减少氧化镁投药量,并解决了脱硫循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污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组件,所述回收组件包括排水管(21),所述排水管(21)分别与供热管(24)、第一管道(26)连接,所述供热管(24)与外部供热系统(25)连接,所述排水管(21)上设置第一闸阀(22),所述第一管道(26)上设置降温水接入口(27),所述第一管道(26)的末端与回收水系统(28)连接,所述第一管道(26)上设置第二闸阀(4),所述排水管(21)与连续排污扩容器(11)的排水口连接,所述连续排污扩容器(11)上设置液位计(111),所述连续排污扩容器(11)的进水口与锅炉锅筒(13)上的连续排污口相连通,所述连续排污扩容器(11)排气口与除氧器(12)进气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东东李德明纪远超李国峰李雷时炳武李光熙
申请(专利权)人: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