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排污疏水连排、定排工质与热量综合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31237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排污疏水连排、定排工质与热量综合利用系统,该系统在原有系统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将其锅炉排污疏水(连排、定排)工质导入到热网循环水系统用于热网补水与热网循环水加热,共分为两部分,一是将连排扩容器的疏水接至热网循环水凝结水加热器回水管道上;二是在定排井系统内新增一台定排井提升泵,将定排井内的工质输送至热网循环水凝结水加热器回水管道,同步设计安装远传压力测点、温度测点、液位测点、流量测点,用以实现远程自动控制。该系统能够很好地实现火力发电厂对锅炉排污疏水余热利用,节能减排的目的。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排污疏水连排、定排工质与热量综合利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火力发电厂余热利用
,具体涉及为一种锅炉排污疏水连排、定排工质与热量综合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火力发电厂余热利用技术是我国近几年能源领域重点发展的节能技术,锅炉排污疏水的工质与热量综合利用符合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及节能减排的要求,可以满足火力发电厂持续、健康发展及环境保护要求,且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0003]目前我国各厂锅炉排污(定排、连排)及疏放水全部经定排扩容器排至定排井内,再由提升泵输至工业废水系统。锅炉排污(定排、连排)及疏放水本身为带有热量的除盐水,直接排放到工业废水系统,造成了较大的工质与热量的损失。
[0004]以我厂300MW级机组为例,连续排污在冬季供热期开启较多,排污量大,而在夏季非供热期开启较少,排污量少。主要原因是连续排污量这主要是受锅炉水质影响,供热期有热网回水等流入热力系统且不经过精处理装置,导致热力系统水质劣化。连续排污时的最大流量在42t/h。连续排污来自于汽包的饱和水,因滑压运行,汽包压力受锅炉负荷影响,通常在10至18MPa之间变化,平均值在15MPa,经节流后至连排扩容器,通常压力在1.0至1.6MPa,平均值约1.2MPa。锅炉定期排污与疏放水直接经定排扩容器排至定排井内,由于锅炉疏放水系统本身存在的阀门内漏,定排井内常有含有热量的除盐水排出,最高温度可达90℃,另外停炉时的锅炉放水也均排至定排井。
[0005]因此,目前急需开发一种对锅炉排污疏水(连排、定排)的工质与热量进行有效利用的系统,用以达到火力发电厂对锅炉排污疏水余热利用,节能减排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针对
技术介绍
中火力发电厂对锅炉排污疏水余热浪费且节能减排不达标的问题,在原有锅炉排污设计系统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提供了一种锅炉排污疏水连排、定排工质与热量综合利用系统。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原有锅炉排污疏水连排、定排工质系统,其主要包括有连续排污扩容器,在所述连续排污扩容器的进口上连接有来自于锅炉连续排污的输送管线、以及在其输送管线设置有第一流量变送器,在所述连续排污扩容器的第一进口和第二出口上分别通过管线与疏水器的进口相连通、以及在其两条管线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疏水器的出口通过管线与定期排污扩容器的进口相连通,所述定期排污扩容器的出口通过管线与定期排污井相连通,在所述定期排污井内通过管线及提升泵与循环水池相连通,该锅炉排污疏水连排、定排工质系统主要将锅炉产生的排污疏水依次经过连续排污扩容器、定期排污扩容器的加压扩容、汽水分离后,废水进入到定期排污井,通过提升泵输送至循环水池中进一步冷却,供其他辅机设备冷却使用;我公司技术改进点在于:在疏水器与定期排污扩容器之间的管线上设置第一电动蝶阀,在所述
第一电动蝶阀与疏水器之间的管线上通过第一路热循环管线连接在热网循环水回水管道上形成连排工质与热量管线系统,在所述第一路热循环管线上设置第二电动蝶阀、第二截止阀、所述提升泵、第一电动蝶阀、第二电动蝶阀第一流量变送器分别通过线缆连接在DCS控制系统中,该系统改进后,在冬季可以将锅炉产生的排污疏水排污疏水直接输送至热网循环水回水管道中。
[0008]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在所述提升泵与循环水池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在所述第一截止阀与提升泵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第二压力变送器、以及通过第二路热循环管线连接在热网循环水回水管道上形成定排工质与热量管线系统,在所述第二路热循环管线上分别设置有第三截止阀、第二流量变送器,所述第二流量变送器、第二压力变送器分别通过线缆连接在DCS控制系统中,该系统进一步改进后,在冬季可以将锅炉产生的排污疏水间接输送至热网循环水回水管道中。
[0009]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在第一控制阀的管线与位于第一电动蝶阀与疏水器之间的管线间或者在第二控制阀的管线与位于第一电动蝶阀与疏水器之间的管线间任一两者管线之间并列有旁路管线,并在所述旁路管线上设置有手动调节阀,当连续排污扩容器的排量过大情况下超过疏水器调控范围,即可手动打开手动调节阀。
[0010]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位于第一电动蝶阀与疏水器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与连续排污扩容器相连通安全管线,在所述安全管线上设置有压力安全阀,所述压力安全阀可以使连续排污扩容器内气压超过其阈值,并打开进行自助泄压。
[0011]在所述连续排污扩容器上分别安装有温度变送器、第一压力变送器、第一液位变送器,其分别通过线缆连接在DCS控制系统中,以此设计安装远传压力测点、温度测点、液位测点、流量测点,用以实现远程自动控制。
[0012]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在所述定期排污井内安装有第二液位变送器,所述第二液位变送器通过线缆连接在DCS控制系统中,第二液位变送器通过DCS控制系统与提升泵形成液位连锁,以实现提升泵根据定排井液位自动启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在原有系统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将其锅炉排污疏水(连排、定排)工质导入到热网循环水系统用于热网补水与热网循环水加热,共分为两部分,一是将连排扩容器的疏水接至热网循环水凝结水加热器回水管道上;二是在定排井系统内新增一台定排井提升泵,将定排井内的工质输送至热网循环水凝结水加热器回水管道,同步设计安装远传压力测点、温度测点、液位测点、流量测点,用以实现远程自动控制。该系统能够很好地实现火力发电厂对锅炉排污疏水余热利用,节能减排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0015]图中:连续排污扩容器1,定期排污扩容器2,定期排污井3,疏水器4,第一控制阀5,第二控制阀6,手动调节阀7,第三截止阀8,第一截止阀9,提升泵10,第一电动蝶阀11,第二电动蝶阀12,第一流量变送器13,第二流量变送器14,温度变送器15,第一压力变送器16,第一液位变送器17,第二压力变送器18,第二液位变送器19,第二截止阀20,循环水池21,压力安全阀22。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
[0017]参阅图1,一种锅炉排污疏水连排、定排工质与热量综合利用系统,包括有连续排污扩容器1,在所述连续排污扩容器1上分别安装有温度变送器15、第一压力变送器16、第一液位变送器17,在所述连续排污扩容器1的进口上连接有来自于锅炉连续排污的输送管线、以及在其输送管线设置有第一流量变送器13,在所述连续排污扩容器1的第一进口和第二出口上分别通过管线与疏水器4的进口相连通、以及在其两条管线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5和第二控制阀6,所述疏水器4的出口通过管线与定期排污扩容器2的进口相连通,所述定期排污扩容器2的出口通过管线与定期排污井3相连通,在所述定期排污井3内安装有第二液位变送器19,在所述定期排污井3内通过管线及提升泵10与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排污疏水连排、定排工质与热量综合利用系统,包括有连续排污扩容器(1),在所述连续排污扩容器(1)的进口上连接有来自于锅炉连续排污的输送管线、以及在其输送管线设置有第一流量变送器(13),在所述连续排污扩容器(1)的第一进口和第二出口上分别通过管线与疏水器(4)的进口相连通、以及在其两条管线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5)和第二控制阀(6),所述疏水器(4)的出口通过管线与定期排污扩容器(2)的进口相连通,所述定期排污扩容器(2)的出口通过管线与定期排污井(3)相连通,在所述定期排污井(3)内通过管线及提升泵(10)与循环水池(21)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在疏水器(4)与定期排污扩容器(2)之间的管线上设置第一电动蝶阀(11),在所述第一电动蝶阀(11)与疏水器(4)之间的管线上通过第一路热循环管线连接在热网循环水回水管道上形成连排工质与热量管线系统,在所述第一路热循环管线上设置第二电动蝶阀(12)、第二截止阀(20),所述提升泵(10)、第一电动蝶阀(11)、第二电动蝶阀(12)第一流量变送器(13)分别通过线缆连接在DCS控制系统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锅炉排污疏水连排、定排工质与热量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提升泵(10)与循环水池(21)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9),在所述第一截止阀(9)与提升泵(10)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王鹏曹政樊延锋乔磊磊曹鹏孙涛王霄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国锦煤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