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发射接收组件激光器以及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7000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光发射接收组件(BOSA)激光器以及光模块。BOSA激光器包括被配置为由隔离块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管壳;激光器,用于生成激光光束,激光光束通过所述第一腔室的出光通道发射至气体反应腔,以便与气体反应腔的待测气体相互作用;多个光学元件,配置在管壳中,用于将与待测气体相互作用后返回的激光光束通过所述第二腔室的进光通道反射至光电检测单元;光电检测单元,用于基于反射至光电检测单元的激光光束,生成电信号;跨阻放大器单元,用于基于光电检测单元所生成的电信号生成用于指示待测气体状态的待测气体检测信号。测气体检测信号。测气体检测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发射接收组件激光器以及光模块


[000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总体涉及光纤通信
,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发射接收组件(Bi

directional Optical Sub Assembly,BOSA)激光器以及光模块。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光通信行业的发展,对激光式气体探测器的需求愈加凸显。光发射次模块(Transmitter Optical Subassembly,TOSA)与光接收次模块(Receiver Optical Subassembly,ROSA)作为探测器光模块中的核心组成器件,在光电转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0003]当前比较主流的设计方式是将TOSA和ROSA各自分开设置,TOSA发射的激光光束经过气体反应腔后被ROSA接收。市面上常见的气体反应腔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在反应腔的两端设置高反射率的透镜,使激光在反应腔内多次反射,增加气体与激光相互作用的时间,但此类透镜加工困难成本高昂,且激光容易透射出去,达不到预期效果。
[0004]二是采用线性反应腔直接测试气体,但此类反应腔往往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式气体探测器,所述气体探测器包括:管壳,所述管壳被配置为由隔离块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激光器,所述激光器配置成生成激光光束,所述激光光束通过所述第一腔室的出光通道发射至气体反应腔,以便与气体反应腔的待测气体相互作用;多个光学元件,所述多个光学元件配置在管壳中,用于将与待测气体相互作用后返回的激光光束通过所述第二腔室的进光通道反射至光电检测单元;光电检测单元,所述光电检测单元配置成基于反射至光电检测单元的激光光束,生成电信号;以及跨阻放大器单元,所述跨阻放大器单元配置成基于光电检测单元所生成的电信号生成用于指示待测气体状态的待测气体检测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发射接收组件激光器,其中所述光发射接收组件激光器还包括:第一半导体制冷器和第二半导体制冷器,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并且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所述第一垫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器上并且所述第二垫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器上;第一热沉和第二热沉,所述第一热沉设置在所述第一垫块上并且所述第二热沉设置在所述第二垫块上或设置在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器上;以及第一热敏电阻和第二热敏电阻,所述激光器和所述第一热敏电阻设置在所述第一热沉上并且所述光学检测单元、所述跨阻放大器单元和所述第二热敏电阻设置在所述第二热沉上。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发射接收组件激光器,其中:所述第一腔室用于发射激光并且所述第二腔室用于接收激光;以及所述多个光学元件包括第一汇聚透镜和第二汇聚透镜、第一棱镜,所述第一汇聚透镜设置在第二腔室的进光通道内,所述第二汇聚透镜和所述第一棱镜设置在所述第二垫块上且沿入射光路依次排布,所述第一棱镜为45
°
棱镜且设置为使激光反射至光电检测单元上。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发射接收组件激光器,其中:所述光学检测单元包括光电探测PD芯片;以及所述跨阻放大器单元包括跨阻放大器TIA芯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发射接收组件激光器,其中所述管壳和隔离块通过一体成型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天恒牛峰博庄百万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优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