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感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46648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感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第一磁性合金粉料、第二磁性合金粉料和粘结剂混合造粒后进行压制处理,将压制处理后的胚料经烘烤固化处理后得到磁性中柱;(2)将步骤(1)得到的磁性中柱与线圈组合后置于模穴,注入包覆粉浆料后进行烘烤处理得到半成品组件;(3)将绝缘层涂覆在步骤(2)得到的半成品组件表面,经剥漆处理后电镀形成电极层,得到所述电感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电感组件通过低压成型工艺,线圈与粉料基本压力低,线圈直流阻抗变化小,粉料内应力小,解决了现有制程大压力下,粉料绝缘破坏严重导致产品层间不良率高、产品层间短路等问题。路等问题。路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感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感
,涉及一种电感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发展,作为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电子元件之一的电感器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无论是在应用还是产品性能与品质方面都在快速地进行升级换代,其中一体成型电感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相对于传统的磁封胶电感,一体式模压电感属于绕线电感的升级产品,主要用于电源转换,具有耐大电流、电磁特性平稳、温升稳定,低可听噪声、低放射噪声,耐冲击等优势,适用于手机、汽车、航空、通信等多领域,在轻薄化智能移动终端产品的DC

DC(直流到直流)电源管理模块(PMU)也获得广泛认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0003]CN202183292U公开了一种改进型一体成型电感器,其所述线圈需要与端子导线架点焊,点焊会导致产品直流阻抗增加。当线圈与端子尺寸很小时,线圈与端子定位、点焊就变得比较困难,制程难度及成本会倍数增加实现难度大。目前了解此制程工艺能实现量产机种为2012机种且点焊良品率不足70%。另外,线圈与粉材通过模压方式成型,线圈在模压过程中会产生形变,线圈直流阻抗也会明显增大,且在模压过程中线圈绝缘层受粉料挤压而发生绝缘破损。同时粉料在模压成型时,粉料间相互挤压形变,粉料表层包覆的绝缘涂层也会不同程度损坏,导致线圈与粉料绝缘变差。软磁粉料因其制程工艺差异,粉料特性如形貌、硬度、颗粒大小等差异非常大,不同粉料发生级配时成型性差、内应力大,粉材压制密度、内部及产品都会呈现不同程度开裂等不良,产品可靠性不高。
[0004]CN10864890A公开了一种电子元件以及一种电感的制造方法,其采用T

core工艺制程,先压制T

core,然后在T

core上绕线,通过热压、滚喷、电极镭射剥漆等工艺加工而成。此工艺制程重点是冷压T

core、绕线和热压三制程,因绕线需要在T

core柱子上绕线,绕线需要一定的热风(保证线圈绕制时线圈能够黏合不会松散)及绕线张力,所以要求冷压T

core有一定强度,强度越高越容易绕制,所以绕线需求冷压T

core强度越高越好。热压跟CN202183292U所述的一体模压电感很接近,是将绕制好的T

core与线圈组合体放置到模穴中,然后放在一个加热平台上一定时间加热,然后放置在模腔中模压而成。而此时需要T

core有一定变形量,即达到二次固化的效果。如果冷压T

core强度太高或密度太大,热压就无法达到二次压制效果,T

core粉料与热压粉料就无法很好结合,容易出现界面裂或内部结合裂。可见绕线制程和热压制程对冷压就是一个相反的要求,制程中只能取平衡。因为是模压制程,CN202183292U提到的线圈形变阻抗增大、粉料挤压绝缘变差等影响依然存在,产品品质不足。另外当产品尺寸变小后,如<1.0mm2时,制程工艺难度大,对材料、设备等要求很高,投资大,成品率不高,目前此工艺制程较难形成批量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感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电感组件
通过低压成型工艺,线圈与粉料基本压力很低(≤0.5T/cm2),线圈直流阻抗变化小,粉料内应力小,解决了现有制程大压力下,粉料绝缘破坏严重导致产品层间不良率高、产品层间短路等问题。
[0006]为达到此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感组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将第一磁性合金粉料、第二磁性合金粉料和粘结剂混合造粒后进行压制处理,将压制处理后的胚料经烘烤固化处理后得到磁性中柱;
[0009](2)将步骤(1)得到的磁性中柱与线圈组合后置于模穴,注入包覆粉浆料后进行烘烤处理得到半成品组件;
[0010](3)将绝缘层涂覆在步骤(2)得到的半成品组件表面,经剥漆处理后电镀形成电极层,得到所述电感组件。
[0011]本专利技术所述电感组件的制备过程中,所述磁性中柱采用冷压成型后低温烧结方式成型,烧结后的磁性中柱有优越的磁性能及强度,尤其是磁性材料内应力小(低温烧结起到去应力功效),降低了产品直流阻抗,提升产品工作电流。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电感组件中的线圈、磁性中柱以及线圈外层包覆磁材均采用独立工艺加工,解决了现有一体成型电感线圈变形量大,降低产品直流阻抗大,提升工作电流问题,同时解决了小产品生产难度大的问题。
[0013]优选地,步骤(1)所述第一磁性合金粉料包括非晶合金粉和/或纳米晶粉。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磁性合金粉料的中值粒径D50为20~40μm,例如:20μm、25μm、30μm、35μm或40μm等。
[0015]优选地,所述第二磁性合金粉料包括铁镍粉、铁硅铝粉或铁硅铬粉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16]优选地,所述第二磁性合金粉料的中值粒径D50为1~5μm,例如:1μm、2μm、3μm、4μm或5μm等。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磁性合金粉料和第二磁性合金粉料的级配比例为2:8~8:2,例如:2:8、3:7、4:6、5:5、6:4、7:3或8:2等。
[0018]优选地,所述粘结剂包括环氧型胶水。
[0019]优选地,所述第一磁性合金粉料和第二磁性合金粉料的总质量与所述粘结剂的质量比为100:1~3.5,例如:100:1、100:2、100:3或100:3.5等。
[0020]优选地,步骤(1)所述混合造粒处理的目数为60~250目,例如:60目、80目、100目、150目或250目等。
[0021]优选地,所述压制处理的压力为3~10T/cm2,例如:3T/cm2、5T/cm2、7T/cm2、8T/cm2或10T/cm2等。
[0022]优选地,所述压制处理的温度为20~200℃,例如:20℃、50℃、80℃、100℃或200℃等。
[0023]优选地,所述压制处理的时间为1~180s,例如:1s、5s、10s、50s、100s或180s等。
[0024]优选地,步骤(1)所述烘干固化处理的气氛包括惰性气氛。
[0025]优选地,所述烘烤固化处理的升温方式为阶梯式升温。
[0026]所述阶梯式升温包括一步升温、二步升温、三步升温和四步升温。
[0027]优选地,所述一步升温后的温度为90~110℃,例如:90℃、95℃、100℃、105℃或110℃等。
[0028]优选地,所述一步升温后的保温时间为20~40min,例如:20min、25min、30min、35min或40min等。
[0029]优选地,所述二步升温后的温度为120~150℃,例如:120℃、125℃、1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感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第一磁性合金粉料、第二磁性合金粉料和粘结剂混合造粒后进行压制处理,将压制处理后的胚料经烘烤固化处理后得到磁性中柱;(2)将步骤(1)得到的磁性中柱与线圈组合后置于模穴,注入包覆粉浆料后进行烘烤处理得到半成品组件;(3)将绝缘层涂覆在步骤(2)得到的半成品组件表面,经剥漆处理后电镀形成电极层,得到所述电感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第一磁性合金粉料包括非晶合金粉和/或纳米晶粉;优选地,所述第一磁性合金粉料的中值粒径D50为20~40μm;优选地,所述第二磁性合金粉料包括铁镍粉、铁硅铝粉或铁硅铬粉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第二磁性合金粉料的中值粒径D50为1~5μm;优选地,所述第一磁性合金粉料和第二磁性合金粉料的级配比例为2:8~8:2;优选地,所述粘结剂包括环氧型胶水;优选地,所述第一磁性合金粉料和第二磁性合金粉料的总质量与所述粘结剂的质量比为100:1~3.5。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混合造粒处理的目数为60~250目;优选地,所述压制处理的压力为3~10T/cm2;优选地,所述压制处理的温度为20~200℃;优选地,所述压制处理的时间为1~180s。4.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烘干固化处理的气氛包括惰性气氛;优选地,所述烘烤固化处理的升温方式为阶梯式升温;所述阶梯式升温包括一步升温、二步升温、三步升温和四步升温;优选地,所述一步升温后的温度为90~110℃;优选地,所述一步升温后的保温时间为20~40min;优选地,所述二步升温后的温度为120~150℃;优选地,所述二步升温后的保温时间为20~40min;优选地,所述三步升温后的温度为180~200℃;优选地,所述三步升温后的保温时间为50~70min;优选地,所述四步升温后的温度为350~380℃;优选地,所述四步升温后的保温时间为100~140min;优选地,所述磁性中柱的形状包括圆形、椭圆形、方形、锥形、工字型或T形;优选地,所述磁性中柱预留0.02~0.06mm配合间隙。5.如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胜齐娄海飞金崭凡胡江豪
申请(专利权)人: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