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式光学模组及使用其的照明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6221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射式光学模组及使用其的照明装置及车辆,包括:光源以及沿光路方向依次设有的至少一个第一反射镜、光学透镜和至少一个第二反射镜;其中第一反射镜布置为能够反射光源发出的光线且使其进入光学透镜;第二反射镜具有沿水平方向的直线焦点或弧线焦点;光学透镜具有沿竖直方向的直线焦点或弧线焦点;且第二反射镜的焦距大于光学透镜的焦距;光学透镜的入光面为平端面或曲面;且光学透镜包括至少一个出光面;出光面由其在水平方向的截线沿竖直平面内的截线扫掠而成或者为其在水平方向的截线沿竖直方向拉伸成形。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兼顾光型扁平化以及明暗截止线的成像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射式光学模组及使用其的照明装置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反射式光学模组及使用其的照明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逐渐成熟和稳定,车灯造型越来越多样化。远近光模组不再是传统的半圆球型,外观越来越纤细,扁平化已是汽车车灯设计的主要趋势之一,对于扁平化的汽车车灯来说,对应的是上下照明角度小,左右照明角度大的照明特点。具体来说,对透镜出光面的尺寸进行限定,透镜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小于等于20mm,左右方向的尺寸为40mm~120mm。然而,由于现有技术的透镜的出光面尺寸较大,若是直接将其透镜缩小或者结合光学元件的缩小,不能满足光形、光学性能和光学效率等方面的要求。
[0003]对此,公告号CN 215372307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照明模组、照明装置及车辆,其可以独立调节入光面和出光部两个光学面的面型,简化配光过程中的调光步骤,在保证相同光效的前提下,有效减小光学透镜的上下尺寸。但是其采用的是双焦距透镜,对于透镜的出光部或外透镜而言,焦距只能有一个,并且其中的透镜与光轴方向的偏转角度对于光学设计的影响较大,因此相应的设计难度也大。此外,该照明装置中的近光明暗截止线,是通过带有截止线形状的部件配合透镜来折射形成的,因此所采用的部件数量多,且整体结构比较复杂,并且通过透镜成像获得的截止线,由于透镜出光面具有一定曲率,那么光线通过透镜后一定会出现棱镜效应,发生不同程度的颜色偏析,也就是说明暗截止线颜色还存在容易发彩的问题。故而针对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照明装置来说,在实现光型扁平化的基础上还需要兼顾优化明暗截止线的成像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射式光学模组,以解决兼顾光型扁平化以及明暗截止线的成像效果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照明装置,以解决兼顾光型扁平化以及明暗截止线的成像效果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以解决使得车辆上的照明装置兼顾光型扁平化以及明暗截止线的成像效果的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反射式光学模组是这样实现的:
[0008]一种反射式光学模组,包括:光源以及沿光路方向依次设有的至少一个第一反射镜、光学透镜和至少一个第二反射镜;其中
[0009]所述第一反射镜布置为能够反射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且使其进入所述光学透镜;
[0010]所述第二反射镜具有沿水平方向的直线焦点或弧线焦点;所述光学透镜具有沿竖直方向的直线焦点或弧线焦点;且所述第二反射镜的焦距大于光学透镜的焦距;
[0011]所述光学透镜的入光面为平端面或曲面;且所述光学透镜包括至少一个出光面;
所述出光面由其在水平方向的截线沿竖直平面内的截线扫掠而成或者为其在水平方向的截线沿竖直方向拉伸成形面。
[0012]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反射镜的焦线与光学透镜的焦线共同构成反射式光学模组的焦点区域。
[0013]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镜为自由曲面反射镜或抛物线反射镜;以及
[0014]所述第一反射镜的焦距小于等于3mm。
[0015]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透镜在水平方向上的截线为平凸曲线或凸平曲线;以及
[0016]所述光学透镜在竖直方向上的截线为平凸曲线或平凹曲线
[0017]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透镜包括至少两个出光面;以及
[0018]至少两个所述出光面的弧线焦点相同或者不尽相同。
[0019]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反射镜由焦点在反射式光学模组的焦点区域的抛物线沿水平方向拉伸形成。
[0020]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面适于形成浴缸形状的明暗截止线的侧壁;以及
[0021]所述光学透镜适于形成所述明暗截止线的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底壁。
[0022]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光源、至少一个第一反射镜、光学透镜和至少一个第二反射镜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排列分布。
[0023]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光源、至少一个第一反射镜、光学透镜和至少一个第二反射镜绕垂直于光轴的方向旋转排列;以及
[0024]所述光学透镜和至少一个第二反射镜之间还设有一个平面反射镜。
[0025]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0026]一种照明装置,包括:所述反射式光学模组。
[0027]本专利技术的车辆是这样实现的:
[0028]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照明装置。
[0029]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反射式光学模组及使用其的照明装置及车辆,第二反射镜具有沿水平方向的直线焦点或弧线焦点;而光学透镜具有沿竖直方向的直线焦点或弧线焦点;且第二反射镜的焦距大于光学透镜的焦距。如此结构下,一方面,由于第二反射镜的焦距大于光学透镜的焦距,使光源通过该第二反射镜即可形成矩形的照明光型,不需要额外的反射式光学模组特别设计,使得车灯照明系统结构简单,例如允许反射式光学模组在上下方向的尺寸小于等于15mm,从而满足扁平化造型的车灯的需求。
[0030]此外,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面适于形成浴缸形状的明暗截止线的侧壁,其颜色接近白色,而不会出现发彩的现象。
[0031]再者,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多个第二反射镜的配合来实现沿水平方向的的不同的焦距,从而实现不同的上下宽度。且通过多个第二反射镜的不同空间布置结构对于整体的反射式光学模组的随形造型更有利。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反射式光学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反射式光学模组的光源、第一反射镜、光学透镜和第二反射镜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排列分布的示意图;
[003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反射式光学模组的光源、第一反射镜、光学透镜和第二反射镜绕垂直于光轴的方向旋转排列分布的示意图;
[0035]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反射式光学模组的抛物线c及第二反射镜的示意图;
[0036]图5为竖直单方向校直的透镜2

和传统平凸透镜2”的示意图;
[0037]图6为透镜2

在水平方向的截线a的示意图;
[0038]图7为透镜2”在竖直方向的截线b的示意图;
[0039]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反射式光学模组的光学效果图。
[0040]图中:光源1、第一反射镜3、光学透镜2、入光面21、出光面22、竖直单方向校直的透镜2

、传统平凸透镜2”、透镜2

在水平方向的截线a、透镜2”在竖直方向的截线b、抛物线c、第二反射镜4、平面反射镜5。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42]实施例1:
[0043]请参阅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射式光学模组,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射式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以及沿光路方向依次设有的至少一个第一反射镜、光学透镜和至少一个第二反射镜;其中所述第一反射镜布置为能够反射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且使其进入所述光学透镜;所述第二反射镜具有沿水平方向的直线焦点或弧线焦点;所述光学透镜具有沿竖直方向的直线焦点或弧线焦点;且所述第二反射镜的焦距大于光学透镜的焦距;所述光学透镜的入光面为平端面或曲面;且所述光学透镜包括至少一个出光面;所述出光面由其在水平方向的截线沿竖直平面内的截线扫掠而成或者为其在水平方向的截线沿竖直方向拉伸成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式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焦线与光学透镜的焦线共同构成反射式光学模组的焦点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射式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镜为自由曲面反射镜或抛物线反射镜;以及所述第一反射镜的焦距小于等于3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式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透镜在水平方向上的截线为平凸曲线或凸平曲线;以及所述光学透镜在竖直方向上的截线为平凸曲线或平凹曲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岩修何箐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