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淬火油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6133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淬火油槽装置,包括油槽本体,液态二氧化碳储罐和控制系统,油槽本体内设有用于放置淬火油的容置腔,容置腔内设有温度感应器。液态二氧化碳储罐和油槽本体的容置腔通过进液管道连通,进液管道上设有用于控制液态二氧化碳从液态二氧化碳储罐流向油槽本体开关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进液管道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单向阀设置在第一管路上,第二单向阀设置在第二管路上。控制系统分别与温度感应器和第二单向阀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淬火油槽装置,使得淬火油槽小型化,减小成本和危险源,防止淬火过程发生火灾,减少对人员身体健康损害和环境污染,还能减少工件淬火过程中表面氧化,提高工件淬火后的表面质量。后的表面质量。后的表面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淬火油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淬火油槽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淬火油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对钢铁工件进行热处理时,经常会采用油冷的淬火方式,即是工件加热保温一定时间之后,将热的工件浸入油槽当中使其在油中快速冷却,在冷却过程当中,工件的金相组织发生变化,使其在硬度、强度或其它性能方面满足其使用要求。然而,现有油槽使用过程当中存在以下缺点:
[0003]由于淬火工件的温度非常高,一般钢种淬火温度通常为800

1000℃,模具钢类要超过1000℃,所以工件浸入油槽冷却过程中,油槽表面的油温会迅速升高,甚至超过淬火油的燃点,使油面燃烧,发生火灾的可能性非常大;同时冷却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油烟,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0004]淬火油的温度对工件组织转变影响非常大,随着淬火工件的冷却,淬火槽内的油温不断升高,通常油温超过60℃就不利于金属工件的组织转变,对质量影响非常大。为防止油槽表面油温过高,发生火灾的危险,同时不断降低油温保证工件淬火质量,传统油槽通常与一个大的淬火油储存池相连通,通过油泵使淬火油槽中的油与储存池中的油不停交换,降低淬火油槽中油的温度。这种储存池往往要储存最少十几吨甚至几十吨的淬火油,这样的成本很高而且也是一个很大的火灾危险源。另外如果油泵突然发生故障,导致发生火灾的可能性非常大。
[0005]工件淬火过程中,油的流动性对淬火质量的影响也很大,流动性越大越有利于带走工件的热量。为了保证工件的有足够的冷却速度,传统的做法是在油槽底部安装电动搅拌装置,通过使淬火油快速流动增加冷却速度。如果搅拌装置发生故障,维修起来相当不便,会造成停工停产。
[0006]此外,高温工件淬火过程中与油中溶解的空气接触会造成工件表面的氧化,影响产品表面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淬火油槽装置,能够有效使得淬火油槽小型化,减小成本和危险源,还能够解决工件淬火过程中产生油烟的问题,防止工件淬火过程发生火灾,减少对人员身体健康和环境污染,还有利于减少工件淬火过程中表面氧化,提高工件淬火后的表面质量。
[0008]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淬火油槽装置,包括:
[0010]油槽本体,所述油槽本体内设有用于放置淬火油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温度感应器;
[0011]液态二氧化碳储罐,所述液态二氧化碳储罐和所述油槽本体的所述容置腔通过进
液管道连通,所述进液管道上设有用于控制液态二氧化碳从所述液态二氧化碳储罐流向所述油槽本体开关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进液管道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上;
[0012]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温度感应器和所述第二单向阀电连接。
[0013]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放置工件的工件筛,所述工件筛置于所述油槽本体的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工件筛顶部敞口设置,所述工件筛的侧壁和底部镂空设置。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件筛的侧壁上设有取件门,所述取件门上设有锁紧构件。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槽底部设有若干支撑柱,所述工件筛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件筛的顶部设有若干吊耳。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槽顶部设有悬挂卡口,所述悬挂卡口上设有悬挂杆,所述悬挂杆上设有用于悬挂所述工件的挂钩。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液管道位于所述油槽本体内的一端设有进液端,所述进液端上设有若干进液孔。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液端呈圆环状,若干所述进液孔均匀分布在圆环状的所述进液端上。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液管道上还设有压力表和压力调节阀。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液管道上还设有安全阀。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淬火油槽装置,通过在油槽本体的容置腔内放置淬火油,用于工件的淬火,此外,还在容置腔内设置温度感应器,能够实时监测容置腔内淬火油的温度。当淬火油由于工件的加热达到一定温度时,通过液态二氧化碳储罐向油槽本体的容置腔内输入液态二氧化碳,液态二氧化碳的沸点为

78.5℃,液态二氧化碳蒸发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即液态二氧化碳会吸收淬火油中大量的热量,以起到对淬火油降温的效果,使得淬火油保持在一定温度下实现对工件的淬火。
[0025]因此,可以不设置如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淬火油存储池、循环油泵和池底的油搅拌装置等设备,能够有效使得淬火油槽小型化,减小了大量购买淬火油和设备的成本,还能够有效减少火灾危险源以及维修油泵及油搅拌装置等设备时停工停产的成本。
[0026]而且,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产生大量气泡,大量气泡带动油槽内的油向上流动,油槽中的淬火油与热的工件接触后也会产生向上的流动,二者流动方向相同,提高淬火油流动速率,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工件冷却速度,保证工件淬火质量。
[0027]进一步地,二氧化碳的比重比空气重,气化之后的二氧化碳气体积聚在油槽本体的上方,隔绝油槽本体表面与空气接触,从而即使是油槽本体表面的淬火油温度超过淬火油的燃点也不会着火,避免发生火灾。同时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使得油槽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非常高,淬火油对气体的溶解度有限,二氧化碳气体长时间不断置换油中的氧气,可使油中的氧气非常少,甚至没有,高温的工件浸入油中就不会产生大量油烟,有利于减小淬火油挥发、节约大量成本也可以减少对人身健康和环境危害。而且由于
油中没有氧气,避免了工件表面在淬火油中淬火时发生氧化,提高工件表面淬火质量,同时还可以避免淬火油氧化,提高油品的使用寿命。
[0028]具体地,第一单向阀为手动阀门,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手动操作打开第一单向阀,以将液态二氧化碳储罐内的液态二氧化碳,通过第一管路单向输送到油槽本体的容置腔内,实现对淬火油的降温。进一步地,第二单向阀通过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温度感应器监测淬火油的温度并传递到控制系统中,当温度感应器监测到淬火油的温度达到一定数值,控制系统则控制第二单向阀打开,以使得液态二氧化碳储罐内的液态二氧化碳通过第二管路单向输送至油槽本体的容置腔内,实现对淬火油的降温。通过自动监测和控制,能够减少人工的操作强度和避免人工操作的失误,保证淬火作业的流程性,有利于保证工件淬火作业的稳定性及淬火质量。
附图说明
[0029]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淬火油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槽本体(100),所述油槽本体(100)内设有用于放置淬火油的容置腔(110),所述容置腔(110)内设有温度感应器(400);液态二氧化碳储罐(200),所述液态二氧化碳储罐(200)和所述油槽本体(100)的所述容置腔(110)通过进液管道(500)连通,所述进液管道(500)上设有用于控制液态二氧化碳从所述液态二氧化碳储罐(200)流向所述油槽本体(100)开关的第一单向阀(510)和第二单向阀(520),所述进液管道(500)包括第一管路(530)和第二管路(540),所述第一单向阀(510)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530)上,所述第二单向阀(520)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540)上;控制系统(300),所述控制系统(300)分别与所述温度感应器(400)和所述第二单向阀(520)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淬火油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放置工件(700)的工件筛(600),所述工件筛(600)置于所述油槽本体(100)的所述容置腔(110)内,所述工件筛(600)顶部敞口设置,所述工件筛(600)的侧壁和底部镂空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淬火油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筛(600)的侧壁上设有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国祥陈国辉余荣杰梁楚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广智机电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