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布组件自动粘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6131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胶布粘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胶布组件自动粘合装置。其为了解决现有的由操作人员人工操作完成的胶布组件粘合存在定位偏差大且易产生气泡的问题,故提供了一种胶布组件自动粘合装置。包括大片定位工位、自动压合工位、小片定位工位、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控制器;大片定位工位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一U型导向板;小片定位工位包括第二传送带、第二U型导向板;自动压合工位的底座包括用于吸附大片胶布的第一吸附板,第二机械手的吸附板由多个真空吸附腔控制吸附小片胶布且第二机械手的吸附板的一侧设有被驱动且可升降的压块。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粘合位置定位困难的问题以及易产生气泡的问题,提高了粘合效率。提高了粘合效率。提高了粘合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布组件自动粘合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胶布粘合
,具体为一种胶布组件自动粘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胶布组件粘合是橡胶胶布制品成型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其粘合质量直接影响后续的制品成型质量。粘合主体材料为双面涂胶且未硫化的的柔性胶布,粘合过程需要对粘合胶布的单面喷/涂助粘溶剂,待溶剂挥发后再将两片胶布中心重合成45
°
布置粘合在一起成为胶布组件,如图1(无孔胶布组件)和图2(有孔胶布组件)。目前,胶布组件粘合过程由操作人员手工操作完成,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粘合位置定位困难、角度偏差大:现有粘合方式是下料时先在大片胶布上简单标记出小片胶布粘合外边缘位置,粘合时由操作人员根据印记沿着标记一边向另一边逐步压合的方式进行粘合。但是在实际粘合过程中,大片胶布喷/涂过助粘溶剂后印记会变淡,粘合时操作人员仅能通过主观感觉进行边缘找准及角度把控,很难实现精准对正,容易直接导致中心不对正及角度偏差大等质量问题。
[0003]2)粘合后胶布层间容易出现气泡:在助粘溶剂的作用下大小片胶布表面具有较强的粘合性,操作人员沿着一个边向一个方向粘合时为排除胶布层间气泡一般采用边粘边压的方式进行,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但即便这样,也会由于是柔性胶布手工粘合,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能排除的气泡。
[0004]3)粘合效率低:由于操作人员手法不同,溶剂的使用量也各有差别,其过程等待时间也会不同,不仅手工粘合效率低下,成品成型后的质量也会层次不齐。
[0005]4)影响制品成型质量:粘合过程中操作人员存在手工找准及角度把控偏差,也直接影响成品成型后的质量一致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由操作人员人工操作完成的胶布组件粘合存在定位偏差大且易产生气泡的问题,故提供了一种胶布组件自动粘合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胶布组件自动粘合装置,包括大片定位工位、自动压合工位、小片定位工位、用于将大片胶布从大片定位工位吸附后移动至自动压合工位的第一机械手、用于将小片胶布从小片定位工位吸附后移动至自动压合工位且能转动角度以及能升降的第二机械手、控制器;大片定位工位包括用于传送大片胶布的第一传送带、垂直布置于第一传送带上表面(该处的垂直布置于第一传送带上表面指的是第一U型导向板的开口向左或向右布置,非向上向下布置)且其底部与第一传送带上表面的间隙小于大片胶布厚度的第一U型导向板(本领域人员公知:按照本处的描述,间隙肯定要有,目的就是第一U型导向板不能与第一传送带固定在一起即第一U型导向板不能随着第一传送带移动,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常规手段可以将第一U型导向板固定,如可将第一U型导向板固定在第一传送带的支架上或者固定在其它可固定位置)、用于检测大片胶布相对第一U型导
向板(本领域人员公知,U型导向板由两侧板与底板组成)的底板位置的第一传感器,控制器的输入与第一传感器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用于控制第一传送带的启停(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当控制器通过判断第一传感器发出的位置信息时,若判断得出大片胶布已完成定位时,控制器控制第一传送带停止);小片定位工位包括用于传送小片胶布的第二传送带、垂直布置于第二传送带上表面且其底部与第二传送带上表面的间隙小于小片胶布厚度的第二U型导向板、用于检测小片胶布相对第二U型板的底板位置的第二传感器,控制器的输入还与第二传感器连接,控制器的输出还用于控制第二传送带的启停(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当控制器通过判断第二传感器发出的位置信息时,若判断得出小片胶布已完成定位时,控制器控制第二传送带停止);自动压合工位的底座包括用于吸附大片胶布的第一吸附板,第二机械手的吸附板由多个真空吸附腔控制吸附小片胶布且第二机械手的吸附板的一侧设有被驱动(本驱动即可人工驱动也可液压、气压或者其它驱动)且可升降的压块(具体实施时,压块底部为半圆柱状,压块下压时使得小片胶布的一端与大片胶布的相应位置线性压合在一起,增加压合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压合质量)。
[0007]使用时,工艺步骤如下:1)根据生产安排,人工将裁切好的大片胶布和小片胶布分别投放到大片定位工位和小片定位工位上;2)利用第一传送带和第一U型导向板配合实现大片胶布定位,具体为当控制器通过第一传感器传输的数据判断得出大片胶布定位后,控制器控制第一传送带停止,等待第一机械手抓取;利用第二传送带和第二U型导向板配合实现小片胶布定位,具体为当控制器通过第二传感器传输的数据判断得出小片胶布定位后,控制器控制第二传送带停止,等待第二机械手抓取;3)第一机械手利用真空吸附将大片胶布从大片定位工位上移动至自动压合工位的第一吸附板上;4)对吸附于第一吸附板上的大片胶布进行喷涂(可进行人工喷涂或者外置机械手或者也可以再本装置中增加一个机械手进行喷涂);5)第二机械手利用真空吸附将小片胶布从第二传送带上取走,并按照工艺要求在设定区域喷/涂助粘溶剂后,移动至自动压合工位的设定位置;6)第二机械手倾斜平缓渐进地动作,使得小片胶布的一端与大片胶布的设定位置的一端线性接触后,压块下压使得小片胶布的一端与大片胶布的相应位置压合在一起,操作第二机械手向前移动,使得压块向前缓缓对胶布组件进行压合,同时在第二机械手向前移动时,缓慢依次释放第二机械手的真空腔的吸附力,使得小片胶布随着粘合进度缓慢脱落,直至粘合完成;7)将自动压合工位上的粘合完成的胶片组件取走。
[0008]本专利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1)采用定位工位上的传送带、U型定位板以及机械手和第一吸附板配合的结构解决了粘合位置定位困难的问题,结构简单、构思新颖;2)采用可转动、可升降的第二机械手以及压块结构,巧妙解决了胶布粘合后胶布层间容易出现气泡的难题,同时解放了操作人员的双手,提高了粘合效率。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无孔胶布组件;图2为有孔胶布组件;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为表示第二机械手在不同工位上的使用情况,画了两个第二机械手);图4为小片定位工位的第二机械手的局部A处放大图;
图5为自动压合工位的第二机械手的使用状态(倾斜角度后)的局部B放大示意图;图6为大片定位工位或小片定位工位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俯视图。
[0010]图中:1—大片定位工位,2—自动压合工位,3—小片定位工位,4—第一机械手,5—第二机械手,6—第一传送带,7—第一U型导向板,8—第一延伸部,9—第二传送带,10—第二U型导向板,11—第二延伸部,12—压块,13—压辊,14—弹簧,15—大片储料工位,16—小片储料工位,17—第三机械手,18—第四机械手,19—门型支架,20—第一滑轨,21—第二滑轨,22—第三滑轨,23—第四滑轨,24—大片胶布,25—小片胶布。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3至图7所示,一种胶布组件自动粘合装置,包括大片定位工位1、自动压合工位2、小片定位工位3、用于将大片胶布24从大片定位工位1吸附后移动至自动压合工位2的第一机械手4、用于将小片胶布25从小片定位工位3吸附后移动至自动压合工位2且能转动角度以及能升降的第二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布组件自动粘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大片定位工位(1)、自动压合工位(2)、小片定位工位(3)、用于将大片胶布(24)从大片定位工位(1)吸附后移动至自动压合工位(2)的第一机械手(4)、用于将小片胶布(25)从小片定位工位(3)吸附后移动至自动压合工位(2)且能转动角度以及能升降的第二机械手(5)、控制器;大片定位工位(1)包括用于传送大片胶布(24)的第一传送带(6)、垂直布置于第一传送带(6)上表面且其底部与第一传送带(6)上表面的间隙小于大片胶布(24)厚度的第一U型导向板(7)、用于检测大片胶布(24)相对第一U型导向板(7)的底板位置的第一传感器,控制器的输入与第一传感器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用于控制第一传送带(6)的启停;小片定位工位(3)包括用于传送小片胶布(25)的第二传送带(9)、垂直布置于第二传送带(9)上表面且其底部与第二传送带(9)上表面的间隙小于小片胶布(25)厚度的第二U型导向板(10)、用于检测小片胶布(25)相对第二U型板的底板位置的第二传感器,控制器的输入还与第二传感器连接,控制器的输出还用于控制第二传送带(9)的启停;自动压合工位(2)的底座包括用于吸附大片胶布(24)的第一吸附板,第二机械手(5)的吸附板由多个真空吸附腔控制吸附小片胶布(25)且第二机械手(5)的吸附板的一侧设有被驱动且可升降的压块(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布组件自动粘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U型导向板(7)的两侧板的端部均一体向外延伸有第一延伸部(8),第二U型导向板(10)的两侧板的端部均一体向外延伸有第二延伸部(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胶布组件自动粘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块(12)底部为半圆柱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胶布组件自动粘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机械手(5)的压块(12)的远离吸附板的一侧设有通过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兆芳王珊冯志军蔺凤英暴志菊何飞张权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新华防化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