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建模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4599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维建模方法及系统,包括初步离散模型构建方法包括补充残缺的离散数值方法包括确认初步离散模型的残缺区域、对残缺区域进行平面剖视和采集平面剖视处离散数值,主要针对于较为复杂的初步离散模型,在进行初步模型的基础下,通过确认初步离散模型的残缺区域,对相关初步离散模型的离散数值进行补充,使初步离散模型成型更加完整,此外对于部分无法进行补充的模型处,可采用平面剖视的方式,对残缺区域进行分离,以及特殊待建模物内的中空处,或者其他多个测距识别点无法进行标识的位置处,进行切割剖视,从平面的方向上,采集平面剖视处离散数值对初始状态下的初步离散模型进行充分的补充完善。步离散模型进行充分的补充完善。步离散模型进行充分的补充完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维建模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三维建模
,具体为一种三维建模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今三维扫描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建模工作。最突出的好处就是获得外形而又不会因为接触而破坏物体原有的面貌,这对于很多珍贵的文物、比较脆弱的物体,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有很多物体原件体积非常庞大,只有借助三维扫描仪才能实现计算机的数字化建模。三维扫描仪的原理非常简单:在被扫描物体表面取一些点,计算这些点与扫描仪之间的距离,当测量的点足够多,就能得到被扫描物体的轮廓,把这些点相邻的之间建立联系,就是三维立体的模型。在三维建模领域,不管是基于内视点的物体假三维展示,还是基于图像建模的真三维数据合成都需要物体的全角度照片。
[0003]当某个实物商品需要进行三维物体建模时,目前通用做法是通过扫描物体表面,记录坐标点信息,之后再根据坐标点信息,将相应的坐标点连接形成平面,重复计算后通过多块平面图拼接形成三维物体轮廓,通过三维制作软件通过虚拟三维空间构建出具有三维数据的模型。通常情况根据行业需求的不同可以分为:多边形建模、参数化建模、逆向建模、曲面建模等,不同建模方式特点不同,作用也不同,三维建模图像采集是指利用一系列照明设备、投影设备和图像采集装置等对三维立体的待测物体进行图像采集,同时利用计算机对采集的信息和图像进行三维模型建设的过程,其中图像采集过程通常会利用多个工业相机对物体轨迹和形状等细节进行捕捉,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计算机三维建模的准确性。
[0004]现有的三维建模方法依靠记录坐标点的方式,计算出的三维物体轮廓容易出现残缺部分,在进行建模时,会致使三维建模模型容易出现残缺,甚至对于待建模物中空处以及凹陷处,无法进行精确坐标记录,需要人工进行后续的修缮,建模过程误差较大,精确性较低,在整个流程较为复杂的基础上,无法根据待建模物的复杂程度进行针对性流程旋转,还会导致成型后的三维建模和原待建模物之间的差异较大,对于一些细节部分,无法进行精确的体现,严重致使三维建模的成品无法使用,需要再次进行建模,严重影响到工作效率,浪费工作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建模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三维建模方法依靠记录坐标点的方式,计算出的三维物体轮廓容易出现残缺部分,在进行建模时,会致使三维建模模型容易出现残缺,甚至对于待建模物中空处以及凹陷处,无法进行精确坐标记录,需要人工进行后续的修缮,建模过程误差较大,精确性较低,在整个流程较为复杂的基础上,无法根据待建模物的复杂程度进行针对性流程旋转,还会导致成型后的三维建模和原待建模物之间的差异较大,对于一些细节部分,无法进行精确的体现,严重致使三维建模的成品无法使用,需要再次进行建模,严重影响到工作效率,浪费工
作资源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维建模方法及系统,包括操作步骤:
[0007]S1、将待建模物置于三维扫描平台上;
[0008]S2、将多个测距识别点放置于建模物的表层外壁处;
[0009]S3、采集多个测距识别点的三维坐标位置;
[0010]S4、将多个测距识别点录入三维坐标系;
[0011]S5、在三维坐标系内呈现待建模物的大致轮廓;
[0012]S6、在三维坐标系内引入待建模物各平面数据,补充待建模物数据;
[0013]S7、构建出待建模物的储层参数化分布模型;
[0014]S8、将储层参数化分布模型导入三维软件;
[0015]S9、通过三维软件对将储层参数化分布模型进行可视化渲染。
[0016]进一步的,所述初步离散模型构建方法包括将待建模物置于三维扫描平台上、将多个测距识别点放置于建模物的表层外壁处、采集多个测距识别点的三维坐标位置、将多个测距识别点录入三维坐标系、在三维坐标系内呈现待建模物的大致轮廓和在三维坐标系内引入待建模物各平面数据,补充待建模物数据。
[0017]进一步的,所述待建模物模型构建流程包括建立构建初步离散模型、补充残缺的离散数值和构建储层参数化分布模型。
[0018]进一步的,所述补充残缺的离散数值方法包括确认初步离散模型的残缺区域、对残缺区域进行平面剖视和采集平面剖视处离散数值。
[0019]进一步的,所述残缺的离散数值包括初步离散模型的残缺部分和建模内部中空区域部分。
[0020]进一步的,所述初步离散模型的残缺部分包括测距识别点的缺少部和待建模表层凹陷部。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三维建模方法及系统:
[0022]1.本专利技术,该三维建模方法及系统通过将待建模物置于三维扫描平台上,将多个测距识别点放置于建模物的表层外壁处,采用传感信号的布置,将测距识别点均匀分布在待建模物的表层上,而测距识别点的分布规则,可先通过均匀的定点定距的布置,达到每处区域内的均匀分布,并根据待建模物的特征形状,在进行特征位置上的补充,例如坡面、下沉槽内,以便三维建模图像采集通过照明设备、投影设备和图像采集装置等对三维立体的待测物体进行图像采集,采集多个测距识别点的三维坐标位置,将多个测距识别点录入三维坐标系,便于计算机对采集的信息和图像进行相对精确的三维模型建设,在三维坐标系内呈现待建模物的大致轮廓。
[0023]2.本专利技术,该三维建模方法及系统中,在三维坐标系内引入待建模物各平面数据,补充待建模物数据,构建出待建模物的储层参数化分布模型,将储层参数化分布模型导入三维软件,通过三维软件对将储层参数化分布模型进行可视化渲染,在待建模物的大致轮廓的基础上,使待建模物模型成具更加真实。
[0024]3.本专利技术,该三维建模方法及系统中,初步离散模型构建方法包括将待建模物置于三维扫描平台上、将多个测距识别点放置于建模物的表层外壁处、采集多个测距识别点
的三维坐标位置、将多个测距识别点录入三维坐标系、在三维坐标系内呈现待建模物的大致轮廓和在三维坐标系内引入待建模物各平面数据,补充待建模物数据,可以根据待建模物的复杂程度,选择性的对该三维建模方法及系统的操作流程进行针对性选择,更好的节约整个三维建模的操作流程,节省资源的损耗。
[0025]4.本专利技术,该三维建模方法及系统中,在三维坐标系内引入待建模物各平面数据,补充待建模物数据,构建出待建模物的储层参数化分布模型,初步离散模型构建方法包括待建模物模型构建流程包括建立构建初步离散模型、补充残缺的离散数值和构建储层参数化分布模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阶段的建立构建初步离散模型,将大概轮廓进行构建,之后通过第二阶段的补充残缺的离散数值,可以对大概轮廓进行补充,从而使待建模物模型构建的更加充分,整个三维建模方法更加便捷,操作更加简易,能够适应各种待建模物的三维构建。
[0026]5.本专利技术,该三维建模方法及系统中,在三维坐标系内引入待建模物各平面数据,补充待建模物数据,构建出待建模物的储层参数化分布模型,初步离散模型构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建模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步骤:S1、将待建模物置于三维扫描平台上;S2、将多个测距识别点放置于建模物的表层外壁处;S3、采集多个测距识别点的三维坐标位置;S4、将多个测距识别点录入三维坐标系;S5、在三维坐标系内呈现待建模物的大致轮廓;S6、在三维坐标系内引入待建模物各平面数据,补充待建模物数据;S7、构建出待建模物的储层参数化分布模型;S8、将储层参数化分布模型导入三维软件;S9、通过三维软件对将储层参数化分布模型进行可视化渲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建模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步离散模型构建方法包括将待建模物置于三维扫描平台上、将多个测距识别点放置于建模物的表层外壁处、采集多个测距识别点的三维坐标位置、将多个测距识别点录入三维坐标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伟路鹏任文韬陈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捷翔天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