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火炉用内热循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5735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退火炉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退火炉用内热循环设备,包括:退火炉;以及保温储气箱,其设置于所述退火炉的右侧;热气循环装置,其与所述退火炉相互连接,并延伸至所述退火炉的内部;电磁阀,其一端与所述热气循环装置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保温储气箱相连接;储气管,其一端与所述热气循环装置相连接。该退火炉用内热循环设备,当退火炉通电工作时,通过控制动力电机通电工作,从而使得退火炉内部的空气被吸入至热气循环装置的内部,并从再次从退火炉的顶部排入退火炉的内部,使得退火炉内部的热气循环,在需要降温时,通过控制热气循环装置使得热气通过储气管进入保温储气箱的内部,从而起到了存储热气的作用。从而起到了存储热气的作用。从而起到了存储热气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退火炉用内热循环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退火炉
,具体为一种退火炉用内热循环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退火是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指的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降低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准确的说,退火是一种对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
[0003]退火炉是退火工艺中使用到的一种设备,其根据体积大小分为小中大三种,小型和中型退火炉一般是箱式退火炉,这种退火炉在使用时需要将工件放置于设备内部,然后通过加热使得工件温度升高并保持一段时间,加热过程完成后会将热气排出,并且逐渐通入冷气,对工件进行冷却处理;
[0004]在整个退火过程中由于热气会直接排出,再对下一批工件进行退火处理时需要重新加热,这会造成电力的浪费,对企业来说电力的浪费则代表在加工过程中电力成本的浪费,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支出成本,而且直接排出热气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污染环境;
[0005]故此提出一种退火炉用内热循环设备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退火炉用内热循环设备,具备充分利用余热等优点,解决了余热浪费的问题。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退火炉用内热循环设备,包括:
[0010]退火炉;以及<br/>[0011]保温储气箱,其设置于所述退火炉的右侧;
[0012]热气循环装置,其与所述退火炉相互连接,并延伸至所述退火炉的内部;
[0013]电磁阀,其一端与所述热气循环装置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保温储气箱相连接;
[0014]储气管,其一端与所述热气循环装置相连接,且与所述保温储气箱相连接;
[0015]电气控制器,其设置于所述保温储气箱的顶部;
[0016]温度传感器,其插接至所述保温储气箱的内部,且与所述电气控制器相互信号连接;
[0017]动力电机,其与所述热气循环装置相互连接,且与所述电气控制器相互信号连接。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该退火炉用内热循环设备,当退火炉通电工作时,其内部产生热气,此时通过控制动力电机通电工作,从而使得退火炉内部的空气被吸入至热气循环装置的内部,并从再次
从退火炉的顶部排入退火炉的内部,使得退火炉内部的热气循环,使得加热效果更加均匀,在需要降温时,通过控制热气循环装置使得热气通过储气管进入保温储气箱的内部,并且通过控制电磁阀使得保温储气箱的出气端被封闭,从而起到了存储热气的作用,在下次加热时,可以将保温储气箱内部的热气通入退火炉的内部,有效的避免热气的浪费。
[002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21]进一步,所述热气循环装置包括:
[0022]安装壳体,其通过螺钉与所述退火炉固定连接;
[0023]扇叶块,其设置于所述安装壳体的内部,且与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0024]三通电磁阀,其与所述安装壳体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0025]顶管,其与所述三通电磁阀相互连通;
[0026]底管,其与所述安装壳体相互连通。
[0027]进一步,所述安装壳体包括:
[0028]中空安装块,其设置于所述退火炉的左侧;
[0029]两个安装板,其分别与所述中空安装块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且通过螺钉与所述退火炉固定连接;
[0030]四个输出管,其设置于所述中空安装块的顶部,且与中空安装块相互连通。
[0031]进一步,所述底管和顶管分别设有四个,四个所述底管呈等距分布,四个所述顶管也呈等距分布。
[0032]进一步,所述底管由主管道和支管组成,其中:
[0033]主管,其一端与所述安装壳体的输出端相互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电磁阀相连通;
[0034]九个支管,其与所述主管相互连通,并呈等距分布,且延伸至所述退火炉的内部。
[0035]进一步,所述顶管由主气管和支气管组成,其中:
[0036]主气管,其一端与所述三通电磁阀相连通;
[0037]九个支气管,其与所述主气管相连通,并呈等距分布,且延伸至所述退火炉的内部。
[0038]进一步,所述电气控制器由PLC控制器和变送器组成,其中PLC控制器与变送器直接为信号连接,且变送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之间为信号连接。
[0039]进一步,所述电气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三通电磁阀、电磁阀、温度传感器以及动力电机信号连接,使得电气控制器能够对三通电磁阀、电磁阀以及动力电机进行状态控制。
附图说明
[0040]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41]图2为本技术结构正视剖视图。
[0042]图中:1、退火炉;2、保温储气箱;3、热气循环装置;301、安装壳体; 302、扇叶块;303、三通电磁阀;304、顶管;305、底管;4、电磁阀;5、储气管;6、电气控制器;7、温度传感器;8、动力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4]实施例中,由图1

2给出,一种退火炉用内热循环设备,包括:
[0045]退火炉1;以及
[0046]保温储气箱2,其设置于所述退火炉1的右侧;
[0047]热气循环装置3,其与所述退火炉1相互连接,并延伸至所述退火炉1的内部;
[0048]电磁阀4,其一端与所述热气循环装置3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保温储气箱2相连接;
[0049]储气管5,其一端与所述热气循环装置3相连接,且与所述保温储气箱2 相连接;
[0050]电气控制器6,其设置于所述保温储气箱2的顶部;
[0051]温度传感器7,其插接至所述保温储气箱2的内部,且与所述电气控制器 6相互信号连接;
[0052]动力电机8,其与所述热气循环装置3相互连接,且与所述电气控制器6 相互信号连接。
[0053]优选的,所述热气循环装置3包括:
[0054]安装壳体301,其通过螺钉与所述退火炉1固定连接;
[0055]扇叶块302,其设置于所述安装壳体301的内部,且与所述动力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0056]三通电磁阀303,其与所述安装壳体3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0057]顶管304,其与所述三通电磁阀303相互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退火炉用内热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退火炉(1);以及保温储气箱(2),其设置于所述退火炉(1)的右侧;热气循环装置(3),其与所述退火炉(1)相互连接,并延伸至所述退火炉(1)的内部;电磁阀(4),其一端与所述热气循环装置(3)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保温储气箱(2)相连接;储气管(5),其一端与所述热气循环装置(3)相连接,且与所述保温储气箱(2)相连接;电气控制器(6),其设置于所述保温储气箱(2)的顶部;温度传感器(7),其插接至所述保温储气箱(2)的内部,且与所述电气控制器(6)相互信号连接;动力电机(8),其与所述热气循环装置(3)相互连接,且与所述电气控制器(6)相互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火炉用内热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气循环装置(3)包括:安装壳体(301),其通过螺钉与所述退火炉(1)固定连接;扇叶块(302),其设置于所述安装壳体(301)的内部,且与所述动力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三通电磁阀(303),其与所述安装壳体(3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顶管(304),其与所述三通电磁阀(303)相互连通;底管(305),其与所述安装壳体(301)相互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退火炉用内热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301)包括:中空安装块,其设置于所述退火炉(1)的左侧;两个安装板,其分别与所述中空安装块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且通过螺钉与所述退火炉(1)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游李姣英刘宏玉商光敏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时力模具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