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确定齿面微观粗糙度与齿轮宏观振动匹配关系的方法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5715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确定齿面微观粗糙度与齿轮宏观振动匹配关系的方法与装置。方法如下:(1)利用三维轮廓仪,测量齿轮齿面的轮廓高度数据,以空间频率与功率谱密度分别为横、纵坐标,将高度数据绘制在双对数图中,利用最小二乘线性回归法进行拟合,根据拟合函数的斜率和截距计算齿面分形参数;(2)采集给定转速、负载信号以及齿轮传动系统的振动加速度信号;然后,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与时频域分析,提取啮合频率对应的加速度幅值;(3)更换具有不同微观形貌的齿轮,改变转速、负载条件,重复上述操作,获得不同工况下齿面微观形貌与宏观振动响应的定量匹配关系。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齿面微观形貌特征与齿轮宏观振动响应的定量匹配。微观形貌特征与齿轮宏观振动响应的定量匹配。微观形貌特征与齿轮宏观振动响应的定量匹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确定齿面微观粗糙度与齿轮宏观振动匹配关系的方法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齿轮传动
,具体为一种确定齿面微观粗糙度与齿轮宏观振动匹配关系的方法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齿轮传动作为机械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生产中广泛运用,而齿轮传动过程中的振动会影响齿轮传动精度和稳定性,因此关于齿轮传动动态响应的研究尤为重要。齿面微观几何形貌受啮合过程中外载荷的作用而产生弹、塑性变形,并以应变能的形式存储和耗散外部激励能,具有明显的阻尼特性,对齿轮传动的振动特性会造成影响。探究齿面形貌对齿轮动态响应的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0003]目前齿轮
的装置与方法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类是利用各种类型的齿轮传动实验台,通过传感器采集不同工况下的振动信号,提取并处理各类需要分析的信号特征,分析动态响应规律,进而通过齿轮传动的振动信号来监测齿轮运行状态。然而,这类研究的关注点集中在点蚀,断齿等故障因素上,忽略了齿轮粗糙度这一微观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对于齿轮微观粗糙度的技术研究,目前聚焦于获取齿面形貌数据的测量方法与装置上,例如对齿面三维形貌的重构,齿面形貌的仿真模型,齿面粗糙度测量仪器的夹持装置等。然而,这类研究忽视了齿轮微观粗糙度对齿轮宏观振动的影响规律。
[0004]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可以实现齿面微观分形参数与齿轮宏观振动响应定量匹配的方法并设计相应装置,确定齿面微观粗糙形貌特征与齿轮宏观振动响应的匹配关系,有助于提高齿轮传动系统的精度,改善系统动态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定齿面微观粗糙度与齿轮宏观振动匹配关系的方法与装置,以确定在给定工况下,齿面微观粗糙形貌特征与齿轮宏观振动响应之间的匹配关系。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确定齿面微观粗糙度与齿轮宏观振动匹配关系的装置,包括依次轴连接的主动异步电机(1)、输入端转速转矩传感器(2)、输入轴(3)、主动轮(4)和输入轴轴承座(6),变频器(13)以及
[0008]依次轴连接的磁粉制动器(9)、输出端转速转矩传感器(7)、从动轮(10)和输出轴轴承座(12),制动器张力控制器(8),加速传感器(11);
[0009]所述主动轮(4)和从动轮(10)啮合;
[0010]所述变频器(13)连接到三相异步电机(1),以控制转速;
[0011]所述制动器张力控制器(8)连接到磁粉制动器(9);
[0012]所述加速传感器(11)吸附于输出轴轴承座(12)上。
[0013]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确定齿面微观粗糙度与齿轮宏观振动匹配关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S1.利用三维轮廓仪,测量齿轮齿面的轮廓高度数据,以空间频率与功率谱密度分别为横、纵坐标,将高度数据绘制在双对数图中,利用最小二乘线性回归方法进行拟合,根据拟合函数的斜率和截距计算齿面分形参数D、G;
[0015]S2.安装主动轮(4)、从动轮(10),将磁吸式加速度传感器(11)吸附在输出轴轴承座(12)上;启动装置,保存输入端转速转矩传感器(2)和输出端转速转矩传感器(7)到的转速、负载信号,记录下加速度传感器(11)采集到的振动加速度信号A(t);对滤波后的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频域信号A(f);
[0016]S3.更换具有不同微观形貌的齿轮,重复步骤S1,获取不同微观形貌齿轮的分形参数D、G;重复步骤S2,在保证转速与负载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取具有不同微观形貌下,齿轮振动加速度信号中啮合频率对应的加速度幅值;
[0017]S4.绘制齿面微观分形参数与宏观齿轮啮合频率对应加速度幅值的定量匹配图,得到齿面微观粗糙形貌特征与齿轮宏观振动响应的匹配关系。
[0018]进一步,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子步骤:
[0019]S1.1,根据如下傅里叶变换公式:
[0020][0021]将测量得到离散的齿面轮廓数据h(x)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齿面轮廓高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P(ω);e为自然常数,j为虚数单位,ω为空间频率,x为采样长度。
[0022]S1.2,以空间频率对数lgω为横坐标,功率谱密度对数lgP(ω)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绘制功率谱密度对数图;
[0023]S1.3,采用最小二乘线性回归法拟合对数图,其拟合函数斜率k与截距b公式如下:
[0024][0025]式中N表示齿面轮廓高度数据的采样个数;为空间频率对数的数学期望值,为功率谱密度对数的数学期望值;
[0026]S1.4,利用拟合函数的斜率与截距计算齿面的分形参数D、G,公式如下:
[0027][0028]式中,γ为尺度参数,通常取1.5;其中,D是分形维数,它反映了复杂形体占有空间的有效性,是复杂形体不规则性的量度;G是分形粗糙度,它反映了微观尺度下,粗糙面轮廓
的幅值大小。
[0029]进一步,输入端转速转矩传感器,输出端转速转矩传感器采集系统转速n、负载T信号;由磁吸式加速度传感器采集齿轮振动响应加速度信号。
[0030]进一步,所述步骤S2中,将磁吸式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到的齿轮振动加速度信号A(t)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频域信号A(f),公式如下:
[0031][0032]式中,e为自然常数,j为虚数单位,ω为频率,t为采样时间;
[0033]啮合频率f
m
计算公式如下:
[0034][0035]式中n为齿轮转速,z为齿轮齿数;提取齿轮啮合频率对应的加速度幅值作为齿轮振动的动态响应。
[0036]进一步,所述步骤S3中,以分形维数D为横轴,分形粗糙度G为纵轴,啮合频率对应的加速度幅值A
GMF
为竖轴建立空间坐标系,标记出给定转速和负载条件下,齿面微观分形参数与宏观齿轮啮合频率对应加速度幅值的定量匹配坐标点;进而可以近似拟合出在给定转速和负载条件下,齿面微观形貌参数与齿轮宏观振动响应量的匹配图。
[003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8]1.本专利技术考虑了齿面粗糙形貌在不同尺度下具有自相似分形特征,克服了粗糙形貌的统计学参数受仪器分辨率和取样长度限制的缺陷。利用最小二乘线性回归法拟合功率密度函数对数图,得到表征齿面微观粗糙形貌特征的分形参数。
[0039]2.本专利技术考虑了齿面微观粗糙形貌特征对齿轮动态响应的影响,通过绘制齿面微观分形参数与齿轮啮合频率对应加速度幅值的匹配关系图,实现了齿面微观形貌特征与齿轮宏观振动响应的定量匹配。
[0040]3.本专利技术齿轮与轴采用螺钉紧固连接,避免了键槽对轴强度削弱的缺陷,减少了轴的跳动对齿轮振动的影响。
[004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用于确定齿面微观粗糙度与齿轮宏观振动匹配关系的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易安装和操作,可实现整套测试,利于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0042]图1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确定齿面微观粗糙度与齿轮宏观振动匹配关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轴连接的主动异步电机(1)、输入端转速转矩传感器(2)、输入轴(3)、主动轮(4)和输入轴轴承座(6),变频器(13)以及依次轴连接的磁粉制动器(9)、输出端转速转矩传感器(7)、从动轮(10)和轴承座(12),制动器张力控制器(8),加速传感器(11);所述主动轮(4)和从动轮(10)啮合;所述变频器(13)连接到三相异步电机(1),以控制转速;所述制动器张力控制器(8)连接到磁粉制动器(9);所述加速传感器(11)吸附于输出轴轴承座(12)上。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确定齿面微观粗糙度与齿轮宏观振动匹配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三维轮廓仪,测量齿轮齿面的轮廓高度数据,以空间频率与功率谱密度分别为横、纵坐标,将高度数据绘制在双对数图中,利用最小二乘线性回归方法进行拟合,根据拟合函数的斜率和截距计算齿面分形参数D、G;S2.安装主动轮(4)、从动轮(10),将磁吸式加速度传感器(11)吸附在输出轴轴承座(12)上;启动装置,保存输入端转速转矩传感器(2)和输出端转速转矩传感器(7)到的转速、负载信号,记录下加速度传感器(11)采集到的振动加速度信号A(t);对滤波后的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频域信号A(f);S3.更换具有不同微观形貌的齿轮,重复步骤S1,获取不同微观形貌齿轮的分形参数D、G;重复步骤S2,在保证转速与负载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取具有不同微观形貌下,齿轮振动加速度信号中啮合频率对应的加速度幅值;S4.绘制齿面微观分形参数与宏观齿轮啮合频率对应加速度幅值的定量匹配图,得到齿面微观粗糙形貌特征与齿轮宏观振动响应的匹配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子步骤:S1.1,利用三维轮廓仪,测量齿轮齿面的轮廓高度数据;S1.2,根据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韵韵雷淇奥袁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