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丙纶复合纱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5516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丙纶复合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纺织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湿排汗纱线,所述复合纱线包括内芯,以及包覆在内芯外面的中间层和外层,所述内芯为超细旦丙纶纤维,所述中间层为吸湿排汗纤维,外层为天然纤维素纤维;中间层和外层的包覆采用正反包覆两种方式,中间层吸湿排汗纤维采用正向包覆,外层天然纤维素纤维采用与之相反的反向包覆;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复合纱线,使含天然纤维素纤维的纱线也能实现快速吸湿、导湿功能,用于运动服装既能实现吸湿排汗的功能又可以保持天然纤维素纤维面料的舒适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丙纶复合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纱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丙纶复合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0002]近年来,运动休闲生活方式逐渐成为时尚,运动服装面料的市场日益庞大,人们对运动服装面料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要求也越来越高。吸湿排汗作为运动服装的主打功能,成为此类产品必备的基本功能。大部分的运动服装面料在人们大量活动出现汗流浃背后,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纯棉制品的服装只吸湿而不能及时排湿,皮肤会产生冷湿感;另一类是合成纤维制品,通透性好能排除汗液,但不能及时吸收皮肤表面的汗液,使皮肤舒适性差。于是对运动服装及其面料提出了吸湿排汗功能新要求。
[0003]为实现面料吸湿排汗的功能,现阶段的主要技术其一为:对合成纤维进行结构改造,如coolmax、cooldry、coolplus等合成纤维,此类纤维利用其表面微细沟槽的芯吸导湿作用,迅速吸收皮肤表面汗水,并快速排出体外;主要技术其二为:对面料进行吸湿速干整理。
[0004]天然纤维素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性,但其水分散发速度慢,纤维吸湿后横向溶胀,使纤维之间的空隙闭合,汗水和湿气无法向外扩散,要使以纤维素纤维为主要组分的纱线实现导湿一直是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含天然纤维素纤维,同时能实现快速吸湿、导湿功能的纱线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复合包芯纱结构,将芯吸性能优异的丙纶与吸湿排汗纤维及天然纤维素纤维相结合,使含有天然纤维素纤维的纱线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性能。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吸湿排汗丙纶复合纱线,所述复合纱线包括内芯,以及包覆在内芯外面的中间层和外层。所述内芯为超细旦丙纶纤维,所述中间层为吸湿排汗纤维,外层为天然纤维素纤维。
[0007]将吸湿排汗纤维纺制的粗纱进行牵伸,形成短纤维束;
[0008]在环锭花式纺纱机上,利用长丝喂入机构,将芯丝超细旦丙纶纤维由长丝喂入机构喂入,与所述吸湿排汗短纤维束经前罗拉输出后,加捻卷绕,得到正向包覆包芯纱;
[0009]将天然纤维素纤维纺制的粗纱进行牵伸,形成短纤维束;
[0010]将上述正向包覆包芯纱与天然纤维素短纤维束经前罗拉输出后,加捻卷绕,得到反向包覆包芯纱。
[0011]所述吸湿排汗纤维的截面为十字形、Y形、W形或骨头形;所述天然纤维素纤维为棉纤维。
[0012]所述超细旦丙纶细度为30D~150D,吸湿排汗纤维和天然棉纤维的重量比为(40

60%):(60

40%)。
[0013]所述复合包芯纱的纱支为10~40英支。
[0014]所述的一种吸湿排汗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5](1)吸湿排汗纤维经清花、梳理、并条、粗纱工序制备成粗纱条子,粗纱定量为5~10g/10m。
[0016](2)天然纤维素纤维经清花、梳理、并条、粗纱工序制备成粗纱条子,粗纱定量为5~10g/10m。
[0017](3)在环锭花式纺纱机上,利用长丝喂入机构,将芯丝超细旦丙纶纤维由长丝喂入机构喂入,与所述吸湿排汗短纤维束经前罗拉输出后,加捻卷绕,得到正向包覆包芯纱。包缠捻度为700~850捻/米,锭速为8000~12000rpm。
[0018](4)将步骤(3)制得的正向包覆包芯纱与天然纤维素短纤维束经前罗拉输出后,加捻卷绕,包缠方向与步骤(3)反向,得到吸湿排汗复合包芯纱。包缠捻度为800~950捻/米,锭速为8000~12000rpm。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吸湿排汗功能的复合包芯纱,利用超细旦丙纶的芯吸功能;中间层采用吸湿排汗纤维,捻度较低,结构偏松,利于汗水和湿气的扩散;最外层采用天然纤维素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在最外层有利于水分蒸发散湿,可保证面料的舒适性。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吸湿排汗复合包芯纱,将具有芯吸功能的超细旦丙纶丝、吸湿排汗纤维、天然纤维素纤维通过复合包芯纱结构相结合。丙纶的芯吸作用,中间层吸湿排汗较松散的结构,以及中间层与最外层异向的包覆结构,使汗水和湿气可以迅速的被吸收并排出,使含天然纤维素纤维的纱线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性能,使面料兼具吸湿排汗性能及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复合包芯纱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吸湿排汗复合包芯纱及其制备工艺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3](1)将横截面为十字形的吸湿排汗纤维经清花、梳理、并条、粗纱工序制备成粗纱条子,粗纱定量为6g/10m。
[0024](2)天然棉纤维经清花、梳理、并条、粗纱工序制备成粗纱条子,粗纱定量为6g/10m。
[0025](3)在环锭花式纺纱机上,利用长丝喂入机构,将50D芯丝超细旦丙纶纤维由长丝喂入机构喂入,与所述吸湿排汗短纤维束经前罗拉输出后,加捻卷绕,得到正向包覆包芯纱。包缠捻度为700捻/米,锭速为8000rpm,纱线支数为60英支。
[0026](4)将步骤(3)制得的正向包覆包芯纱与棉纤维短纤维束经前罗拉输出后,加捻卷绕,包缠方向与步骤(3)反向,得到吸湿排汗复合包芯纱。包缠捻度为900捻/米,锭速为8000rpm,纱线支数为40英支。
[00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和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湿排汗丙纶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纱线包括内芯,以及包覆在内芯外面的中间层和外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排汗丙纶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纱线的内芯为超细旦丙纶纤维,所述中间层为吸湿排汗纤维,外层为天然纤维素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排汗丙纶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中间层和外层的包覆采用正反包覆两种方式,中间层吸湿排汗纤维采用正向包覆,外层天然纤维素纤维采用与之相反的反向包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排汗丙纶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排汗纤维的截面为十字形、Y形、W形或骨头形;所述天然纤维素纤维为棉纤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湿排汗丙纶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林涛张丽娜黄伟伟张鲁燕邵礼滨柯志君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柯桥区东纺纺织产业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