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层结构芯层无捻包芯纱的纺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9082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层结构芯层无捻包芯纱的纺制方法,分层结构为短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层结构芯层无捻包芯纱的纺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纱线及其制造
,涉及一种分层结构芯层无捻包芯纱的纺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分层结构纱线是一种具有芯鞘型的复合纱线,其优点为通过外包缠纤维与芯纱的结合,可以发挥各自的优点,弥补双方的不足,扬长避短,优化成纱的结构和特性,可以使纺织面料表现出单一材料无法表现的新风格及特殊功能。
[0003]环锭纺作为当今在纺织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纺纱方法,具有机构简单、适纺线密度覆盖面广、适应产品范围广、成纱质量好等诸多优点。在环锭细纱机上采用包芯纱的成纱机理,纺制内外捻系数不同的分层结构纱线,可以通过分析利用纱线内外层的捻系数变化规律,开发出具有实际使用意义的新型纱线。
[0004]现阶段对环锭纺分层结构纱线的研究,特别是涉及短纤

短纤横截面分层结构纱线芯表捻系数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大部分的研究都集中为研究芯纱有捻、表层低捻或无捻的纱线产品,使纱线的柔软性、手感等性能满足开发柔软织物的需求。
[0005]现有技术中纺制芯层无捻结构包芯纱所采用的方法为加捻

反向加捻的方式,具体方法为采用捻度为N1的有捻纱作为芯纱,纺制包芯纱时,在包芯细纱机上纺纱工艺设置为捻度N1+n1,捻向与芯纱的捻向相反,n1为一定的捻度补偿,从而使芯纱的捻度或捻系数为0或接近为0。此方法纺制芯层无捻结构包芯纱时,由于纱线内部内外层纤维加捻时受力情况不同,不能简单的用一定的捻度补偿来达到芯层无捻的效果。这是因为作为芯纱的短纤纱内部的纤维在纱线中的位置与在包芯纱内部的位置区别较大,因此捻度补偿n1随着纱线支数以及芯纱在包芯纱中所占的比例的变化而变化很大,不能达到准确纺制芯层无捻结构包芯纱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芯层无捻结构包芯纱的纺制方法不能达到准确纺制芯层无捻结构包芯纱的问题,提供一种分层结构芯层无捻包芯纱的纺制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表层纱的公制捻系数以及芯层纱在包芯纱中的质量比例,可以准确完成芯层无捻的目的;所制得的包芯纱为短纤

短纤横截面分层结构,其中芯层纱结构为无捻结构,表层纱的公制捻系数较高,芯层纱在纱线内部呈无捻排列,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包芯纱纱线较为柔软,且纱线表面光滑,毛羽较少,纱线导湿性能好,保暖性能好。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分层结构芯层无捻包芯纱的纺制方法,分层结构为短纤

短纤横截面分层结构,纺制采用加捻

反向加捻的方式;芯纱的初始公制捻系数为y,包芯细纱工序的公制捻系数为N+δ,δ为捻系数修正系数;分层结构芯层无捻包芯纱的英制支数为Ne,芯层纱质量与包芯纱质量的比值为x,表层纱的公制捻系数为N,芯层纱的公制捻系数为n;
[0009]y、Ne、x满足:10≤Ne≤20,y=

400x+300,0.2≤x≤0.3;20<Ne≤30,y=

500x+375,0.15≤x≤0.25;30<Ne≤40,y=

800x+400,0.1≤x≤0.15;
[0010]δ、y满足:180≤y≤230,1≤δ≤2;230<y≤280,2<δ≤4;280<y≤320,4<δ≤5;
[0011]N=300,n为0~2。
[0012]传统方法仅是通过经验判断给出一定的捻度补偿,与实际纺纱效果有一定的差距,准确性不是很足。本专利技术的分层结构芯层无捻包芯纱的纺制方法,通过控制表层纱的公制捻系数以及芯层纱在包芯纱中的质量比例可以准确完成芯层无捻的目的,为本行业技术人员纺制芯层无捻结构包芯纱提供了规律,缩短了实验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纺纱时,纤维在纱线内部的加捻程度与纤维在纱线内部的内外分布有关,在相同的捻系数设置下,纱线内部不同位置的捻系数是不同的,这是因为纤维在纱线内外受力不同导致的,因此,纺纱时不能仅通过给与一定捻度补偿的方法来精确制得芯层无捻包芯纱,本专利技术通过实验探索,对不同的公制捻系数、质量比例关系进行了探索及分析,得出了纺芯层无捻包芯纱的规律。本专利技术的分层结构芯层无捻包芯纱的纺制方法其纺纱规律随纺纱支数的变化而变化,适用于现在常用10~40英支内的包芯纱的纺制,摆脱了以凭经验判断时随着纱线支数变化要不断变化捻度补偿带来的不确定性。
[00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14]如上述的一种分层结构芯层无捻包芯纱的纺制方法,具体过程为:首先确定要纺制的包芯纱的英制支数Ne和表层纱的公制捻系数N(即Ne和N的值为设定值),然后选定初始公制捻系数为y的芯纱(即y的取值为选择值),根据Ne和y计算要纺制的包芯纱的芯层纱质量与包芯纱质量的比值x(即根据Ne找到x和y的关系式,将y代入关系式后计算得到x),同时根据y确定捻系数修正系数δ(即根据y找到δ的取值区间,在该取值区间内任取一值),接着选定组成表层纱的纤维(即在现有技术公开的组成表层纱的纤维中随机选取),根据Ne和x结合纺制表层纱的粗纱定量计算出纺制包芯纱时的牵伸倍数,最后采用加捻

反向加捻的方式按包芯纱工艺进行纺制得到分层结构芯层无捻包芯纱,其中,组成芯层纱的纤维和组成表层纱的纤维都为短纤维。
[0015]如上述的一种分层结构芯层无捻包芯纱的纺制方法,具体过程为:首先确定要纺制的包芯纱的英制支数Ne、表层纱的公制捻系数N和芯层纱质量与包芯纱质量的比值x(即Ne、N和x的值为设定值),然后选定组成表层纱的纤维(即在现有技术公开的组成表层纱的纤维中随机选取),根据Ne和x结合纺制表层纱的粗纱定量计算出纺制包芯纱时的牵伸倍数,接着根据Ne和x计算符合条件的芯纱的初始公制捻系数y(即根据Ne找到x和y的关系式,将x代入关系式后计算得到y),按此选定芯纱,同时根据y确定捻系数修正系数δ(即根据y找到δ的取值区间,在该取值区间内任取一值),最后采用加捻

反向加捻的方式按包芯纱工艺进行纺制得到分层结构芯层无捻包芯纱,其中,组成芯层纱的纤维和组成表层纱的纤维都为短纤维。
[0016]如上述的一种分层结构芯层无捻包芯纱的纺制方法,芯纱为短纤维环锭纺细纱;短纤维环锭纺细纱作为芯纱是由于只有短纤维环锭纺细纱才能退捻,其他纺纱方式所纺纱不能退捻。
[0017]如上述的一种分层结构芯层无捻包芯纱的纺制方法,表层纱为粗纱经包芯细纱机牵伸(牵伸倍数与所用粗纱的定量、所纺纱线的英制支数以及芯纱所占的比例有关)加捻后
形成的包芯纱表层部分。
[0018]如上述的一种分层结构芯层无捻包芯纱的纺制方法,芯层纱和表层纱的纤维材质相同或不同。
[0019]如上述的一种分层结构芯层无捻包芯纱的纺制方法,包芯纱工艺为环锭纺包芯纱工艺。
[0020]如上述的一种分层结构芯层无捻包芯纱的纺制方法,包芯纱工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层结构芯层无捻包芯纱的纺制方法,分层结构为短纤

短纤横截面分层结构,纺制采用加捻

反向加捻的方式,其特征在于,芯纱的初始公制捻系数为y,包芯细纱工序的公制捻系数为N+δ,δ为捻系数修正系数;分层结构芯层无捻包芯纱的英制支数为Ne,芯层纱质量与包芯纱质量的比值为x,表层纱的公制捻系数为N,芯层纱的公制捻系数为n;y、Ne、x满足:10≤Ne≤20,y=

400x+300,0.2≤x≤0.3;20<Ne≤30,y=

500x+375,0.15≤x≤0.25;30<Ne≤40,y=

800x+400,0.1≤x≤0.15;δ、y满足:180≤y≤230,1≤δ≤2;230<y≤280,2<δ≤4;280<y≤320,4<δ≤5;N=300,n为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层结构芯层无捻包芯纱的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为:首先确定要纺制的包芯纱的英制支数Ne和表层纱的公制捻系数N,然后选定初始公制捻系数为y的芯纱,根据Ne和y计算要纺制的包芯纱的芯层纱质量与包芯纱质量的比值x,同时根据y确定捻系数修正系数δ,接着选定组成表层纱的纤维,根据Ne和x结合纺制表层纱的粗纱定量计算出纺制包芯纱时的牵伸倍数,最后采用加捻

反向加捻的方式按包芯纱工艺进行纺制得到分层结构芯层无捻包芯纱,其中,组成芯层纱的纤维和组成表层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良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柯桥区东纺纺织产业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