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摩托车的发动机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5235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摩托车的发动机安装结构,包括发动机,发动机具有缸体、曲轴箱以及传动箱和变速箱,该传动箱位于曲轴箱的左侧,该变速箱位于曲轴箱的右侧;缸体上可拆卸地安装有气缸头盖,该气缸头盖的内壁上设置有能够将油气进行分离处理的排气通道,避免机油流出缸体影响其它设备;曲轴箱的底部设置有机油抽取通道,传动箱中安装有机油循环机构,该机油循环机构将曲轴箱中的机油泵送至传动箱中,从而能够确保曲轴箱中不会产生机油沉淀;变速箱中安装有无级变速器,无级变速器包括经传动带传动的动力轮和传动轮,传动轮通过传动减速机构与链轮链条传动机构配合传动,从而用于驱使摩托车的后轮转动,以便缩短动力轮与传动轮之间的间距。动轮之间的间距。动轮之间的间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摩托车的发动机安装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摩托车发动机的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摩托车的发动机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摩托车发动机具体包括曲轴箱、传动箱、变速箱以及缸体,其中的安装结构作为发动机领域过于成熟的技术,能够良好地匹配其中的传动机构将动力传递至车轮上,而现有技术中还存在着部分缺陷:缸体中缺乏功能性要求更高的油气分离通道,当发动机运转时部分机油从缸体排气管中流出,从而影响其它设备的正常运行;容易在曲轴箱中沉淀多余的机油,当曲轴箱中沉淀的机油与杂质混合后附着到曲轴上,大概率地会使得曲轴抱死的情况发生;将传动箱设置在曲轴箱的右侧,变速箱设置在曲轴箱的左侧,从而避免无级变速器的结构与其它结构产生冲突,延长无级变速器中动力轮和传动轮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得从动轮靠近摩托车后轮,并且该从动轮与摩托车后轮通过传动减速机构配合传动,以驱动摩托车,当延长动力轮和传动轮之间的间距时,也就需要加长传动带的长度,加长后的传动带在传动时无可避免地会在运转时产生抖动,并且延长动力轮和传动轮之间的间距也使得发动机的安装结构过于庞大,明显地降低了通用性。
[0003]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内置抽取曲轴箱机油的机油循环机构以及具有油气分离通道的发动机安装结构成为了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摩托车的发动机安装结构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具有油气分离功能的排气通道将缸体中的气体与机油分离,并且利用机油循环机构将曲轴箱内的机油泵送至传动箱,避免造成曲轴箱中沉淀多余机油;将变速箱设置在曲轴箱的右侧后通过无级变速器与链轮链条传动机构配合驱动摩托车后轮,能够合理地缩短动力轮和传动轮之间的间距,以使得发动机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0005]根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出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摩托车的发动机安装结构,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具有缸体、位于缸体下方的曲轴箱以及设置在曲轴箱左右两侧的传动箱和变速箱,所述曲轴箱中的曲轴分别可转动地穿入传动箱中与变速箱中,其中,该传动箱位于曲轴箱的左侧,该变速箱位于曲轴箱的右侧;
[0007]所述缸体自下而上向骑行的正前方倾斜设置,该缸体上可拆卸地安装有气缸头盖,该气缸头盖的内壁上设置有能够将油气进行分离处理的排气通道;
[0008]所述曲轴箱的底部设置有分别连通曲轴箱与传动箱的机油抽取通道,所述传动箱中安装有机油循环机构,该机油循环机构通过机油抽取通道可将曲轴箱底部沉淀的机油泵送至传动箱中;
[0009]所述变速箱中安装有无级变速器,该无级变速器包括通过传动带传动的动力轮和
传动轮,所述动力轮同步转动地套设在曲轴的右端上,所述传动轮通过传动减速机构与链轮链条传动机构配合传动,该链轮链条传动机构用于驱使摩托车的后轮转动;
[0010]采用上述结构,该缸体倾斜设置能够更加地匹配车架的整体结构,排气通道能够避免机油通过缸体排气管流出影响其它机构的正常运行;机油循环机构能够确保曲轴箱中不会产生机油沉淀;而将无级变速器安装在位于曲轴箱右侧的变速箱中能够避免与其它机构发生结构冲突,同时与链轮链条传动机构配合能够合理地缩短无级变速器中动力轮和传动轮之间的间距,从而构成一个结构紧凑的发动机安装结构,以及性能稳定地无级变速器。
[0011]进一步地,所述气缸头盖的内壁上具有两条相对设置的挡壁,两条所述挡壁远离气缸头盖的一侧可拆卸地盖合有盖板,所述排气通道由气缸头盖内壁、两条挡壁以及盖板合围构成,并且该排气通道中分别开设有进气口与排气口;
[0012]所述排气通道中沿长度方向布置有若干挡油板,各挡油板分别错位地固定在两条挡壁上,每相邻的两块挡油板分别在排气通道中分隔形成油气分离室,且各挡油板的外端均朝靠近进气口的方向倾斜,从而使各挡油板远离排气口的一侧侧面与相邻的挡壁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0013]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油气分离室中的挡油板阻挡机油与气体一同排出排气口,并且其外端朝进气口倾斜的挡油板能够避免被收集的机油沿挡油板的外表面继续向排气口的方向流动,从而提高了排气通道的油气分离性能。
[0014]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均开设在其中一个挡壁上,该排气口上安装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外端向外穿出气缸头盖;
[0015]各挡油板均呈条状结构,每两个相邻的挡油板之间在排气通道中预留有相互错位的缺口,从而使得排气通道呈S形结构;
[0016]采用上述结构,将进气口和排气口设置在同一侧,以将进气方向和出气方向截然相反,从而能够良好地避免气体中油直接经排气口排出头盖结构外侧,同时S形结构的排气通道能够使得气体全面地接触各个挡油板远离排气口的一端端面,从经提高排气通道的油气分离性能。
[0017]进一步地,其中一个离进气口最近的挡油板固定在与进气口相对设置的挡壁上,并且该挡油板的外端朝靠近进气口的方向延伸,从而使得该挡油板将排气通道靠近进气口的一端分隔形成一个油气分离室;
[0018]采用上述结构,最接近于进气口的一个挡油板外端朝进气口方向延伸,则该挡油板能够与相邻的挡壁围合形成一个油气分离室,由于进气口设置在排气通道的一侧,从而进气口方向与挡油板和相邻挡壁之间夹角相对应,从而在气体进入排气通道后依次通过各个挡油板分隔形成的油气分离室进行油气分离。
[0019]进一步地,所述机油循环机构包括设置在传动箱内壁上的油泵安装座以及可拆卸地安装在油泵安装座上的双转子油泵,所述油泵安装座开设有机油接收通道,该机油接收通道通过双转子油泵中的抽油转子将机油抽取通道中的机油泵送至传动箱中;
[0020]采用上述结构,曲轴箱中所沉淀的机油通过双转子油泵由机油抽取通道泵送至机油接收通道,最后存储在传动箱中,有效地避免曲轴箱中沉淀多余机油与杂质混合后对曲轴造成不良的影响。
[0021]进一步地,所述机油循环机构还包括粗滤器和机油滤芯器,所述粗滤器可拆卸地
安装在传动箱内壁上形成的抽油通道中,所述抽油通道的入口与粗滤器的进油口均朝向传动箱的底部,所述粗滤器的出油口与双转子油泵中的排油通道通过排油通道进口连通,所述排油通道的中部安装有用于将机油泵送至机油滤芯器内部的排油转子,所述传动箱的内壁上还开设有分别连通机油滤芯器内部与排油通道中排油通道出口的机油输送通道;
[0022]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粗滤器、排油转子以及排油通道的配合,将传动箱中多余的机油泵送至机油滤芯器中,从而通过机油滤芯器将机油送至其他机构中作为润滑剂。
[0023]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箱内还安装有泄压阀,所述泄压阀与机油输送通道连通;
[0024]采用上述结构,当机油滤芯器与机油输送通道中的压力过大时,可以打开泄压阀进行减压。
[0025]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减速机构包括均与曲轴平行的传动轴和动力输出轴以及配合传动地安装在传动轴和动力输出轴之间的减速组件;
[0026]所述传动轮同步转动地套设在传动轴的右端上,该传动轴通过减速组件将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摩托车的发动机安装结构,包括发动机(1),所述发动机(1)具有缸体(10)、位于缸体(10)下方的曲轴箱(11)以及设置在曲轴箱(11)左右两侧的传动箱(12)和变速箱(13),所述曲轴箱(11)中的曲轴(110)分别可转动地穿入传动箱(12)中与变速箱(13)中,其特征在于:该传动箱(12)位于曲轴箱(11)的左侧,该变速箱(13)位于曲轴箱(11)的右侧;所述缸体(10)自下而上向骑行的正前方倾斜设置,该缸体(10)上可拆卸地安装有气缸头盖(100),该气缸头盖(100)的内壁上设置有能够将油气进行分离处理的排气通道(10a);所述曲轴箱(11)的底部设置有分别连通曲轴箱(11)与传动箱(12)的机油抽取通道(11a),所述传动箱(12)中安装有机油循环机构,该机油循环机构通过机油抽取通道(11a)可将曲轴箱(11)底部沉淀的机油泵送至传动箱(12)中;所述变速箱(13)中安装有无级变速器(2),该无级变速器(2)包括通过传动带(23)传动的动力轮(21)和传动轮(22),所述动力轮(21)同步转动地套设在曲轴(110)的右端上,所述传动轮(22)通过传动减速机构与链轮链条传动机构配合传动,该链轮链条传动机构用于驱使摩托车的后轮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摩托车的发动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头盖(100)的内壁上具有两条相对设置的挡壁(101),两条所述挡壁(101)远离气缸头盖(100)的一侧可拆卸地盖合有盖板(102),所述排气通道(10a)由气缸头盖(100)内壁、两条挡壁(101)以及盖板(102)合围构成,并且该排气通道(10a)中分别开设有进气口(10a1)与排气口(10a2);所述排气通道(10a)中沿长度方向布置有若干挡油板(103),各挡油板(103)分别错位地固定在两条挡壁(101)上,每相邻的两块挡油板(103)分别在排气通道(10a)中分隔形成油气分离室(104),且各挡油板(103)的外端均朝靠近进气口(10a1)的方向倾斜,从而使各挡油板(103)远离排气口(10a2)的一侧侧面与相邻的挡壁(101)之间的夹角为锐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摩托车的发动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0a1)和排气口(10a2)均开设在其中一个挡壁(101)上,该排气口(10a2)上安装有排气管(105),所述排气管(105)的外端向外穿出气缸头盖(100);各挡油板(103)均呈条状结构,每两个相邻的挡油板(103)之间在排气通道(10a)中预留有相互错位的缺口(106),从而使得排气通道(10a)呈S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缸外壳的头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离进气口(10a1)最近的挡油板(103)固定在与进气口(10a1)相对设置的挡壁(101)上,并且该挡油板(103)的外端朝靠近进气口(10a1)的方向延伸,从而使得该挡油板(103)将排气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勇周松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