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型电动助力转向的动力单元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4560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紧凑型电动助力转向的动力单元结构。一种紧凑型电动助力转向的动力单元结构,包括电机组件、ECU组件、盖板,其特征在于:电机组件的一侧连接设有ECU组件,电机组件及ECU组件通过盖板密封。同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一种紧凑型电动助力转向的动力单元结构,主要目的是减小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的Powerpack(动力单元)的空间尺寸,简化设计结构,提高其制造工艺性;同时提高动力单元散热能力,提供的冗余空间也可作为高功率(大型号)转向系统动力单元的解决方案。转向系统动力单元的解决方案。转向系统动力单元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凑型电动助力转向的动力单元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电动助力转向
,具体地说是一种紧凑型电动助力转向的动力单元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电动助力转向装置中,动力单元中ECU的PCB板布置方式常采用两种结构;一种为单PCB板设计方式,此时PCB板尺寸较大,ECU整体径向空间尺寸随之变大,而实际尺寸往往受到整车安装空间限制;B种为多层PCB板且采用上下结构设计方式,此时PCB板尺寸受到电机直径尺寸约束,只能设计很小,导致往往需要3块及以上的PCB板,产品成本较高,且ECU内部电连接方式复杂,整体制造工序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紧凑型电动助力转向的动力单元结构,主要目的是减小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的Powerpack(动力单元)的空间尺寸,简化设计结构,提高其制造工艺性;同时提高动力单元散热能力,提供的冗余空间也可作为高功率(大型号)转向系统动力单元的解决方案。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紧凑型电动助力转向的动力单元结构,包括电机组件、ECU组件、盖板,其特征在于:电机组件的一侧连接设有ECU组件,电机组件及ECU组件通过盖板密封。
[0005]所述的ECU组件位于电机组件的顶部位置或者电机组件的侧面位置。
[0006]所述的电机组件的顶部采用导热胶A及粘接胶A连接ECU组件A;所述的电机组件的侧面采用密封胶A与盖板A连接,位于盖板A与电机组件的侧面之间设有主PCB板A,主PCB板A的四周分别采用固定螺钉与电机组件连接,所述的主PCB板A与电机组件之间设有导热脂A。
[0007]所述的ECU组件A包括ECU壳体A、副PCB板A、RPS芯片A、外部连接器接口A、三相转接端子A、接口Pin针A、连接器A、直角Pin针A、主定位柱A、副定位柱A,位于ECU壳体A的顶部一侧设有若干外部连接器接口A,外部连接器接口A内设有若干接口Pin针A,位于外部连接器接口A下方的ECU壳体A内壁上连接设有连接器A的上端,位于ECU壳体A的顶部另一侧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三相转接端子A,ECU壳体A的下方采用安装螺钉连接设有副PCB板A,所述的连接器A的下端连接直角Pin针A的上端,直角Pin针A的下端贯穿副PCB板A;所述的副PCB板A的底部连接RPS芯片A。
[0008]所述的ECU壳体A内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副定位柱A,ECU壳体A的侧面设有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主定位柱A。
[0009]所述的ECU壳体A的结构与电机组件的顶部的结构相匹配。
[0010]所述的盖板A及主PCB板A为矩形面板结构,盖板A的外缘设有若干卡槽。
[0011]所述的密封胶A为矩形框架结构。
[0012]所述的电机组件的侧面采用导热脂B及粘接胶B连接ECU组件B;所述的电机组件的
顶部采用密封胶B与盖板B连接,位于盖板B与电机组件的顶部之间设有主PCB板B,主PCB板B的四周分别采用固定螺钉与电机组件连接,所述的主PCB板B与电机组件之间设有导热胶B,主PCB板B的底部连接RPS芯片B。
[0013]所述的ECU组件B包括ECU壳体B、副PCB板B、外部连接器接口B、三相转接端子B、接口Pin针B、连接器B、直角Pin针B、主定位柱B、副定位柱B,位于ECU壳体B的顶部一侧设有若干外部连接器接口B,外部连接器接口B内设有若干接口Pin针B,位于外部连接器接口B一侧下方的ECU壳体B内壁上连接设有连接器B的上端, ECU壳体B的下方采用安装螺钉连接设有副PCB板B,所述的连接器B的下端连接直角Pin针B的上端,直角Pin针B的下端贯穿副PCB板B。
[0014]所述的ECU壳体B内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副定位柱B, ECU壳体B的侧面设有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主定位柱B。
[0015]所述的ECU壳体B的结构与电机组件的侧面的结构相匹配。
[0016]所述的盖板B及主PCB板B为矩形面板的一侧设有圆弧结构,盖板B的外缘设有若干卡槽。
[0017]所述的粘接胶B为U型框架结构。
[0018]所述的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壳体、导热板、电机轴、转子、定子、三相电源Pin针、磁铁组件,电机壳体的顶部连接设有导热板,位于电机壳体内部设有电机轴,电机轴的中部套设有转子,转子的外侧套设有定子,位于定子的上端设有三相电源Pin针;所述的电机轴的顶部贯穿导热板并采用连接件连接磁铁组件;位于磁铁组件一侧的导热板上设有扇形凸台。
[0019]位于电机壳体的侧面设有若干矩形凸台。
[0020]位于磁铁组件另一侧的导热板上设有腰型凹槽。
[0021]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一种紧凑型电动助力转向的动力单元结构,主要目的是减小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的Powerpack(动力单元)的空间尺寸,简化设计结构,提高其制造工艺性;同时提高动力单元散热能力,提供的冗余空间也可作为高功率(大型号)转向系统动力单元的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应用本技术的一例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框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1的紧凑型电动助力转向动力单元的轴测图。
[0024]图3是本技术实施方式1的紧凑型电动助力转向动力单元的爆炸图。
[0025]图4是本技术实施方式1的紧凑型电动助力转向动力单元的剖视图1。
[0026]图5是本技术实施方式1的紧凑型电动助力转向动力单元的剖视图2。
[0027]图6是本技术实施方式1中涉及的ECU组件的轴测图。
[0028]图7是本技术实施方式1中涉及的ECU壳体的轴测图。
[0029]图8是本技术实施方式1中涉及的电机组件的轴测图。
[0030]图9是本技术实施方式1中涉及的盖板的轴测图。
[0031]图10是本技术实施方式2的紧凑型电动助力转向动力单元的轴测图。
[0032]图1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2的紧凑型电动助力转向动力单元的爆炸图。
[0033]图1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2的紧凑型电动助力转向动力单元的剖视图1。
[0034]图13是本技术实施方式2的紧凑型电动助力转向动力单元的剖视图2。
[0035]图14是本技术实施方式2中涉及的ECU组件的轴测图。
[0036]图15是本技术实施方式2中涉及的ECU壳体的轴测图。
[0037]图16是本技术实施方式2中涉及的电机组件的轴测图。
[0038]图17是本技术实施方式2中涉及的盖板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40]如图2至图17所示,电机组件71的一侧连接设有ECU组件,电机组件71及ECU组件通过盖板密封。
[0041]ECU组件位于电机组件71的顶部位置或者电机组件71的侧面位置。
[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型电动助力转向的动力单元结构,包括电机组件、ECU组件、盖板,其特征在于:电机组件(71)的一侧连接设有ECU组件,电机组件(71)及ECU组件通过盖板密封;所述的ECU组件位于电机组件(71)的顶部位置或者电机组件(71)的侧面位置;ECU组件A(72a)包括ECU壳体A、副PCB板A、RPS芯片A、外部连接器接口A、三相转接端子A、接口Pin针A、连接器A、直角Pin针A、主定位柱A、副定位柱A,位于ECU壳体A(72a

1)的顶部一侧设有若干外部连接器接口A(72a

4),外部连接器接口A(72a

4)内设有若干接口Pin针A(72a

6),位于外部连接器接口A(72a

4)下方的ECU壳体A(72a

1)内壁上连接设有连接器A(72a

7)的上端,位于ECU壳体A(72a

1)的顶部另一侧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三相转接端子A(72a

5),ECU壳体A(72a

1)的下方采用安装螺钉连接设有副PCB板A(72a

2),所述的连接器A(72a

7)的下端连接直角Pin针A(72a

8)的上端,直角Pin针A(72a

8)的下端贯穿副PCB板A(72a

2);所述的副PCB板A(72a

2)的底部连接RPS芯片A(72a

3);ECU组件B(72b)包括ECU壳体B、副PCB板B、外部连接器接口B、三相转接端子B、接口Pin针B、连接器B、直角Pin针B、主定位柱B、副定位柱B,位于ECU壳体B(72b

1)的顶部一侧设有若干外部连接器接口B(72b

4),外部连接器接口B(72b

4)内设有若干接口Pin针B(72b

6),位于外部连接器接口B(72b

4)一侧下方的ECU壳体B(72b

1)内壁上连接设有连接器B(72b

7)的上端,ECU壳体B(72b

1)的下方采用安装螺钉连接设有副PCB板B(72b

2),所述的连接器B(72b

7)的下端连接直角Pin针B(72b

8)的上端,直角Pin针B(72b

8)的下端贯穿副PCB板B(72b

2);所述的电机组件(71)的顶部采用导热胶A(74)及粘接胶A(75)连接ECU组件A(72a);所述的电机组件(71)的侧面采用密封胶A(76)与盖板A(73a)连接,位于盖板A(73a)与电机组件(71)的侧面之间设有主PCB板A(77),主PCB板A(77)的四周分别采用固定螺钉与电机组件(71)连接,所述的主PCB板A(77)与电机组件(71)之间设有导热脂A(78);所述的电机组件(71)的侧面采用导热脂B(79)及粘接胶B(710)连接ECU组件B(72b);所述的电机组件(71)的顶部采用密封胶B(711)与盖板B(73b)连接,位于盖板B(73b)与电机组件(71)的顶部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少雄陈海明钱结苗姜卓
申请(专利权)人: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