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金属铸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中频电炉成型模脱模装置,包括底箱和下模具,所述底箱的表面与下模具固定连接,所述底箱的表面固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第二液压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端部固接有上模具,所述底箱的内部设有脱模装置。通过脱模装置中的第一液压缸带动齿条移动,齿条带动滑块在滑槽中滑动,齿条带动齿条转动从而带动销轴转动,销轴带动连接柱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带动立柱在底箱中滑动,立柱带动顶板将中频电炉本体顶出,完成脱模,设置连杆代替原有的弹簧来实现金属的脱模,不存在弹力减弱情况,也不会导致弹力不足,方便进行脱模。行脱模。行脱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中频电炉成型模脱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金属铸件制造
,具体为一种便于中频电炉成型模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金属铸造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在中频电炉的生产过程中,中频电炉大多通过铸造的进行制作出来的。
[0003]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4353620U的一种家电模具用脱模装置,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的一侧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脱模板,所述脱模板的外侧设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贯穿模具本体的一侧,虽然上述文件能够实现不借助外部工具的情况下完成脱模工作,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实用性好,但是在使用时,该装置通过弹簧的弹力将金属弹出模具中,再通过弹簧的回弹将脱模板回弹到初始的位置,完成金属的脱模,在长时间的对金属进行脱模的时候,弹簧被往复的进行压缩和回弹,使弹簧的抗疲劳性逐渐的变弱,同时弹簧的弹力也随之减弱,此时在对金属脱模时,弹簧的弹力不足以将脱模板回弹到初始的位置,导致不能在进行脱模,进行更换弹簧,不方便进行脱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方便进行脱模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便于中频电炉成型模脱模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设计一种便于中频电炉成型模脱模装置,包括底箱和下模具,所述底箱的表面与下模具固定连接,所述底箱的表面固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第二液压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端部固接有上模具,所述底箱与风箱固定连接,所述底箱的内部设有脱模装置。
[0007]优选的,所述脱模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齿条和齿轮,所述第一液压缸固接在底箱的内部,所述第一液压缸的端部固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相啮合,所述齿轮固接在销轴的外壁上,所述销轴的外壁上固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端部通过销轴与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端部通过销轴与立柱转动连接,所述立柱与底箱滑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齿条的外壁固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槽开设在底箱的内部,立柱的端部固接有顶板。
[0009]优选的,所述立柱和顶板均与下模具间隙配合,所述底箱的内部固接有竖柱,所述竖柱与销轴转动连接,所述风箱的内部安装有风扇,所述风箱与管道相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管道与底箱相连接,所述顶板与中频电炉本体相贴合,所述管道的端部与喷头相连接。
[001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中频电炉成型模脱模装置,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脱模装置中的第一液压缸带动齿条移动,齿条带动滑块在滑槽中滑动,齿条带动齿条转动从而带动销轴转动,销轴带动连接柱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带动立柱在底箱中滑动,立柱带动顶板将中频电炉本体顶出,完成脱模,设置连杆代替原有的弹簧来实现金属的脱模,不存在弹力减弱情况,也不会导致弹力不足,方便进行脱模。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图2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底箱,2、脱模装置,201、第一液压缸,202、齿条,203、齿轮,204、连接柱,205、连接杆,206、立柱,2a1、第一连接块,2a2、第二连接块,2a3、螺栓,3、竖柱,4、滑块,5、滑槽,6、顶板,7、中频电炉本体,8、下模具,9、上模具,10、支撑架,11、第二液压缸,12、风箱,13、风扇,14、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参照附图1
‑
5:本实施例中,一种便于中频电炉成型模脱模装置,包括底箱1和下模具8,底箱1的表面与下模具8固定连接,底箱1的表面固接有支撑架10,支撑架10与第二液压缸11固定连接,第二液压缸11型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满足工作即可,第二液压缸11的端部固接有上模具9,通过上模具9中的注塑口将中频电炉本体7的原料倒进,启动第二液压缸11,第二液压缸11带动上模具9下降,与下模具8接触,底箱1与风箱12固定连接,底箱1的内部设有脱模装置2,当中频电炉本体7铸造完毕后,第二液压缸11带动上模具9上升回到初始位置,启动脱模装置2,将下模具8中的中频电炉本体7进行脱模,脱模装置2包括第一液压缸201、齿条202和齿轮203,第一液压缸201型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满足工作即可,第一液压缸201固接在底箱1的内部,第一液压缸201的端部固接有齿条202,第一液压缸201带动齿条202移动,齿条202与齿轮203相啮合,齿条202带动齿条203转动从而带动销轴转动,齿轮203固接在销轴的外壁上,销轴的外壁上固接有连接柱204,连接柱204的端部通过销轴与连接杆205转动连接,销轴带动连接柱204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杆205转动,连接杆205的端部通过销轴与立柱206转动连接,连接杆205带动立柱206在底箱1中滑动,立柱206带动顶板6将中频电炉本体7顶出,完成脱模,立柱206与底箱1滑动连接,因为立柱206和顶板6均与下模具8是间隙配合,由于立柱206和顶板6与下模具8之间的间隙要比中频电炉本体7原料融化后的溢边值要小,所以中频电炉本体7的原料融化后不会通过立柱206和顶板6与下模具8之间的间隙流出来,正常的成型模具也会有排气孔,跟这个原理是一样的,因此为现有技术,不在此过多说明;
[0021]通过脱模装置2中的第一液压缸201带动齿条202移动,齿条202带动滑块4在滑槽5
中滑动,齿条202带动齿条203转动从而带动销轴转动,销轴带动连接柱204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杆205转动,连接杆205带动立柱206在底箱1中滑动,立柱206带动顶板6将中频电炉本体7顶出,完成脱模,设置连杆代替原有的弹簧来实现金属的脱模,不存在弹力减弱情况,也不会导致弹力不足,方便进行脱模。
[0022]参照附图1
‑
5:本实施例中,齿条202的外壁固接有滑块4,齿条202带动滑块4在滑槽5中滑动,滑块4与滑槽5滑动连接,滑槽5开设在底箱1的内部,立柱206的端部固接有顶板6,立柱206和顶板6均与下模具8间隙配合,底箱1的内部固接有竖柱3,竖柱3与销轴转动连接,风箱12的内部安装有风扇13,风扇13的电机带动风扇13转动,将外部的风通过管道14从喷头中吹出,对上模具9和下模具8进行降温成型,风箱12与管道14相连接,风箱12为现有技术,因此不在过多说明,管道14与底箱1相连接,顶板6与中频电炉本体7相贴合,中频电炉本体7为现有技术,因此不在过多说明管道14的端部与喷头相连接。
[0023]工作原理:
[0024]首先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中频电炉成型模脱模装置,包括底箱(1)和下模具(8),所述底箱(1)的表面与下模具(8)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1)的表面固接有支撑架(10),所述支撑架(10)与第二液压缸(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11)的端部固接有上模具(9),所述底箱(1)与风箱(12)固定连接,所述底箱(1)的内部设有脱模装置(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中频电炉成型模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装置(2)包括第一液压缸(201)、齿条(202)和齿轮(203),所述第一液压缸(201)固接在底箱(1)的内部,所述第一液压缸(201)的端部固接有齿条(202),所述齿条(202)与齿轮(203)相啮合,所述齿轮(203)固接在销轴的外壁上,所述销轴的外壁上固接有连接柱(204),所述连接柱(204)的端部通过销轴与连接杆(205)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希存,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信诚精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