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既有公路独柱墩桥梁减震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4212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既有公路独柱墩桥梁减震加固结构,包括钢抱箍、悬臂和支撑机构,钢抱箍包裹桥墩顶部侧面,沿桥梁横向在钢抱箍的两侧对称设置悬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对称设置在悬臂上,所述支撑机构的上部与主梁的变截面侧面固定,下部通过滑轨能在相应位置的悬臂上沿桥梁横向滑动;所述滑轨沿桥梁横向设置在悬臂上表面,所述悬臂上表面具有水平段和翘曲段,水平段一侧与相应侧的钢抱箍上表面平齐固定在一起,翘曲段连接水平段的另一侧,二者平滑过渡。该加固结构不仅可以避免偏移荷载作用下可能产生的落梁,也对地震产生的水平作用力起到了抵御作用。用力起到了抵御作用。用力起到了抵御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既有公路独柱墩桥梁减震加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抗震加固领域,具体是一种既有公路独柱墩桥梁减震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地震频发,地震灾害严重威胁了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而作为生命线工程之一的桥梁工程,一旦破坏,将严重影响灾区救援和灾后重建,加重次生灾害程度。
[0003]桥梁结构随服役时间的增长性能逐渐退化,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此外,很大一部分在役桥梁是按照《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YJ 004

89)采用单一的设防标准设计建造,不满足现行规范抗震需求,存在不同程度的抗震隐患,危及交通安全。近年来抗震研究相关工作多围绕新桥的设计建造,集中于新兴材料、新式结构、大跨径、柔性桥梁等方面,其研究成果大多无法直接应用于在役的中小跨径梁桥的减震改造,其适用性也有待考证。
[0004]国内目前众多公路桥梁采用了独柱墩的形式,因其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的特点应用广泛。然而大多数独柱墩桥梁在横桥向因空间受限,在受到地震较大横向力或者较大偏载作用时,易产生落梁倾覆,进而对周围人员的安全和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公路独柱墩桥梁减震加固结构,包括钢抱箍、悬臂和支撑机构,钢抱箍包裹桥墩顶部侧面,沿桥梁横向在钢抱箍的两侧对称设置悬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对称设置在悬臂上,所述支撑机构的上部与主梁的变截面侧面固定,下部通过滑轨能在相应位置的悬臂上沿桥梁横向滑动;所述滑轨沿桥梁横向设置在悬臂上表面,所述悬臂上表面具有水平段和翘曲段,水平段一侧与相应侧的钢抱箍上表面平齐固定在一起,翘曲段连接水平段的另一侧,二者平滑过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公路独柱墩桥梁减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悬臂上的支撑机构对称设置,每个悬臂上支撑机构的数量与滑轨的数量相同,每个支撑机构均包括竖向滑腿、侧向滑腿和滑脚,竖向滑腿和侧向滑腿的上部与主梁的变截面侧面固定,下部相交与同一个滑脚固定在一起,所述滑脚能在悬臂上的相应滑轨上滑动;每个滑腿上均设置有高强弹簧和速度锁定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既有公路独柱墩桥梁减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竖向滑腿和侧向滑腿的结构相同,侧向滑腿与主梁的固定点位于竖向滑腿与主梁的固定点下方,且两个固定点都位于主梁的变截面侧面上;滑腿包括上钢板、钢板连接件、上连接件、速度锁定器、高强弹簧、下连接件;所述上钢板通过化学螺栓固定于主梁变截面侧面;所述钢板连接件焊接在所述上钢板表面;上连接件与钢板连接件通过销铰固定在一起,所述速度锁定器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上连接件、下连接件上;所述高强弹簧压缩后,套置在所述速度锁定器外侧;竖向滑腿的下连接件和侧向滑腿的下连接件与一个滑脚连接件通过一个销铰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滑脚连接件通过焊接与一个滑脚固定在一起;所述滑脚通过化学粘结剂与聚四氟乙烯板粘贴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公路独柱墩桥梁减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抱箍由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寿山樊平杜骁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