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气中痕量组分分析切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44138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氢气中痕量组分分析切割系统,主要解决现有切割系统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的问题。该切割系统包括第一载气气路、第二载气气路、第三载气气路三路载气气路,切换阀VI、切换阀VII和切换阀VIII,切换阀VI与切换阀VII之间设有第一色谱柱,切换阀VII与切换阀VIII之间设有第二色谱柱,切换阀VI与切换阀VIII之间设有第三色谱柱。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仅保留第一切割中心用于氢气的切割,同时取消了二次反吹进样的设计,采用双定量管单次常规进样,使切割系统变得更简洁,操作也更方便了一些,同时减少了一个六通阀和一根色谱柱的使用,简化了管路,使制作成本得到了降低。因此,适宜推广应用。适宜推广应用。适宜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氢气中痕量组分分析切割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气相色谱仪检测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氢气中痕量组分分析切割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国际国内相关标准组织纷纷制定了FCV用氢气的质量标准,对氢气的纯度和杂质限值均做出了相应规定,对应的杂质分析方法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也在逐步更新。
[0003]气相色谱分析在多维色谱分离技术方案中,往往要求多达5

6支色谱分离柱子;而多维色谱柱子之间的气路联接又要专用切换阀来实现;特别是应用于气体分离色谱仪中,多气路独立控温柱箱的设计解决了不同柱温的要求。
[0004]中国专利CN102628846A公开了一种“超高纯气体中微量杂质气体分析的气相色谱检测系统及方法”,其中用于痕量组分切割的系统能对所有的痕量组分进行切割分离,避免底气的干扰,同时还能保证载气的稳定,避免基线波动,但是该系统仅作为氢气中痕量组分切割时,过多的色谱柱与切换阀让整个系统显得有些过于复杂,且增加了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氢气中痕量组分分析切割系统,主要解决现有切割系统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氢气中痕量组分分析切割系统,包括第一载气气路、第二载气气路、第三载气气路三路载气气路,切换阀VI、切换阀VII和切换阀VIII,切换阀VI与切换阀VII之间设有第一色谱柱,切换阀VII与切换阀VIII之间设有第二色谱柱,切换阀VI与切换阀VIII之间设有第三色谱柱。
[0008]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中,所述切换阀VI为十通吹扫气动切换阀,切换阀VII与切换阀VIII为六通吹扫气动切换阀。
[0009]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载气气路与切换阀VI的

口相连,所述第二载气气路与切换阀VI的

口相连,样品进气口与切换阀VI的

口相连,样品出气口与切换阀VI的

口相连,切换阀VI的

口与

口通过设有定量管的管路相连,切换阀VI的

口与

口通过设有定量管的管路相连,第一色谱柱的一端与切换阀VI的

口相连,第一色谱柱的另一端与切换阀VII的

口相连,第三色谱柱的一端与切换阀VI的

口相连,第三色谱柱的另一端与切换阀VIII的

口相连。
[0010]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三载气气路与切换阀VII的

口相连,切换阀VII的

口与

口通过管路相连,切换阀VII的

口连接有第一调节阀,第二色谱柱的一端与切换阀VII的

口相连,第二色谱柱的另一端与切换阀VIII的

口相连。
[0011]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中,所述切换阀VIII的

口与外部的PDHID检测器相连,切换阀VIII的

口连接有第二调节阀,切换阀VIII的

口与

口通过管路相连。
[0012]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载气气路、第二载气气路、第三载气气路的管路上均设有阻尼管。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的切割系统采用了三柱三阀单切割中心的构造,相对于现有技术减少了一个第二切割中心,仅保留第一切割中心用于氢气的切割,同时取消了二次反吹进样的设计,采用双定量管单次常规进样,使切割系统变得更简洁,操作也更方便了一些,同时减少了一个六通阀和一根色谱柱的使用,简化了管路,使制作成本得到了降低。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0017]1‑
第一载气气路,2

第二载气气路,3

第三载气气路,4

第一色谱柱,5

第二色谱柱,6

第三色谱柱,7

定量管,8

第一调节阀,9

第二调节阀,10

阻尼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9]实施例
[0020]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氢气中痕量组分分析切割系统,包括第一载气气路1、第二载气气路2、第三载气气路3三路载气气路,切换阀VI、切换阀VII和切换阀VIII,切换阀VI与切换阀VII之间设有第一色谱柱4,切换阀VII与切换阀VIII之间设有第二色谱柱5,切换阀VI与切换阀VIII之间设有第三色谱柱6。其中,所述切换阀VI为十通吹扫气动切换阀,切换阀VII与切换阀VIII为六通吹扫气动切换阀。
[00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气气路1与切换阀VI的

口相连,所述第二载气气路2与切换阀VI的

口相连,样品进气口与切换阀VI的

口相连,样品出气口与切换阀VI的

口相连,切换阀VI的

口与

口通过设有定量管7的管路相连,切换阀VI的

口与

口通过设有定量管的管路相连,第一色谱柱4的一端与切换阀VI的

口相连,第一色谱柱4的另一端与切换阀VII的

口相连,第三色谱柱6的一端与切换阀VI的

口相连,第三色谱柱6的另一端与切换阀VIII的

口相连。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载气气路3与切换阀VII的

口相连,切换阀VII的

口与

口通过管路相连,切换阀VII的

口连接有第一调节阀8,第二色谱柱5的一端与切换阀VII的

口相连,第二色谱柱5的另一端与切换阀VIII的

口相连。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切换阀VIII的

口与外部的PDHID检测器相连,切换阀VIII的

口连接有第二调节阀9,切换阀VIII的

口与

口通过管路相连。
[00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气气路1、第二载气气路2、第三载气气路3的管路上均设有阻尼管10。
[0025]该切割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如下步骤:
[0026]a、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气中痕量组分分析切割系统,包括第一载气气路(1)、第二载气气路(2)、第三载气气路(3)三路载气气路,切换阀VI、切换阀VII和切换阀VIII,其特征在于,切换阀VI与切换阀VII之间设有第一色谱柱(4),切换阀VII与切换阀VIII之间设有第二色谱柱(5),切换阀VI与切换阀VIII之间设有第三色谱柱(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气中痕量组分分析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VI为十通吹扫气动切换阀,切换阀VII与切换阀VIII为六通吹扫气动切换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氢气中痕量组分分析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气气路(1)与切换阀VI的

口相连,所述第二载气气路(2)与切换阀VI的

口相连,样品进气口与切换阀VI的

口相连,样品出气口与切换阀VI的

口相连,切换阀VI的

口与

口通过设有定量管(7)的管路相连,切换阀VI的

口与

口通过设有定量管的管路相连,第一色谱柱(4)的一端与切换阀VI的

口相连,第一色谱柱(4)的另一端与切换阀VII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博周子新李魏唐文颖付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拓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