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溴素汽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4118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化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溴素汽化装置,包括汽化釜釜体,釜体内部由隔离板分割成上半部和下半部;釜体内自上而下设有穿过隔离板的螺旋管,螺旋管的上端为穿出釜体顶部的顶盖的溴气出口,下端为穿出釜体底部侧壁的液溴进口;釜体内还设有电加热装置,电加热装置包括上加热组件和下加热组件,上加热组件和下加热组件分别从釜体顶部和底部伸入到螺旋管形成的圈体内;隔离板和釜体底部上表面一侧釜体的侧壁分别设有出水口;螺旋管的溴气出口和液溴进口的管壁内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釜体上半部和下半部的腔体内也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受热均匀,汽化效率高、质量好,安全性能高。能高。能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溴素汽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化工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溴素汽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2,4,6

三溴苯酚的生产工艺是把纯水加入主反应釜中(比例为苯酚:水=1:2.66重量比);开启真空,加入投料量的苯酚,边加边搅拌;溴汽化釜加入投料量的溴素(苯酚:溴素=1:5.115);开启溴汽化釜蒸汽阀门,慢慢加热,至汽化釜里有红褐色溴气冒出,反应开始;至温度上升到40℃,打开反应釜冷却水阀门,保持反应釜温度不超过90℃,通过控制溴汽化釜的温度来控制反应釜的温度,防止反应过于剧烈而导致温度上升很快,超过工艺要求的温度范围而影响产品质量,观察玻璃冷凝器里生成的酸的颜色至玫瑰红色,表示反应终点已到,停止通溴,开始熟化;熟化30分钟,观察酸的颜色,如果颜色退至很浅或消失,则说明反应终点没有到,需要继续通溴,直至熟化后酸的颜色不再变化或者变化很小为止;开始放料。
[0003]采用溴气与苯酚反应可以减少耗能,并消除了液态溴中的杂质给反应带来的影响,因此成为现有技术常用的工艺,通常的溴素汽化釜是外部设有夹套,夹套连通有蒸汽管道,汽化后通溴管道的其中一端与溴素汽化釜的上端连通,另一端插入到化学反应釜的底部;生产时将溴素汽化釜内加入液溴,然后通过蒸汽管道使溴素汽化釜的夹套内通入蒸汽,把液溴加热进行气化,气化后的溴气体通过汽化后通溴管道进入化学反应釜进行溴化反应。但是,现有的汽化装置存在反应釜内空间较大,液溴加热不均匀,反应完后不易清洗反应釜等问题,并且,只设置一级汽化反应过程,耗能大,还容易出现汽化量不足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溴素汽化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陷,结构简单,受热均匀,汽化效率高、质量好,安全性能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溴素汽化装置,包括汽化釜釜体,釜体内部由隔离板分割成上半部和下半部;釜体内自上而下设有穿过隔离板的螺旋管,螺旋管的上端为穿出釜体顶部的顶盖的溴气出口,下端为穿出釜体底部侧壁的液溴进口;釜体内还设有电加热装置,电加热装置包括上加热组件和下加热组件,上加热组件和下加热组件分别从釜体顶部和底部伸入到螺旋管形成的圈体内;隔离板和釜体底部上表面一侧釜体的侧壁分别设有出水口;螺旋管的溴气出口和液溴进口的管壁内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釜体上半部和下半部的腔体内也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电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电连接到自动控制系统。
[0007]优选的,所述的釜体下部设有支撑装置。起到支撑釜体的作用。
[0008]优选的,所述的隔离板分别与螺旋管体外侧、釜体内侧壁密封连接。使釜体上半部和下半部呈独立的腔室,可以对螺旋管提供不同温度的加热。
[0009]优选的,所述顶盖上设有安全阀,隔离板下部釜体侧壁上也设有安全阀。保证两个
腔体内的压力不会过高而引起安全事故。
[0010]优选的,所述的隔离板上侧和釜体底部的板面上均设有输水凹槽,出水口连通到输水凹槽。将釜体内产生的冷凝水输送到釜体外。
[0011]优选的,所述的液溴进口通过管道连通到溴素储罐,靠近液溴进口的管道上设有计量泵,计量泵电连接到自动控制系统。通过自动控制检测到的螺旋管内的温度和压力来调整液溴的流量。
[0012]优选的,所述的溴气出口通过管道连通到反应釜。参加后面工序的反应。
[0013]优选的,所述的上加热组件和下加热组件分别设有若干根电加热管,并行排列在螺旋管形成的圈体内。保证对螺旋管迅速、均匀的进行加热。
[0014]优选的,所述的自动控制系统为PLC自动控制系统,PLC自动控制系统设有PLC触摸控制屏。用以检测和控制生产工艺。
[00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通过设置不同的腔室,对液溴汽化和溴气进行不同的加热处理,在降低耗能的情况下,保证汽化效果;采用螺旋管进行溴素汽化,汽化效率高,清洗管壁容易,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0017]2.本技术采用电加热装置从螺旋管形成的的圈内进行加热,加热均匀,并且与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一起通过自动控制,可以更好的控制溴素汽化状态,并保证了生产安全。
[0018]因此,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陷,结构简单,受热均匀,汽化效率高、质量好,安全性能高。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釜体;2、隔离板;3、螺旋管;4、顶盖;5、电加热装置;6、出水口;7、计量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2]如图1所示,本技术中,一种溴素汽化装置,包括汽化釜釜体1,釜体1内部由隔离板2分割成上半部和下半部;釜体1内自上而下设有穿过隔离板2的螺旋管3,螺旋管3的上端为穿出釜体1顶部的顶盖4的溴气出口(未标出),下端为穿出釜体1底部侧壁的液溴进口(未标出);釜体1内还设有电加热装置5,电加热装置5包括上加热组件(未标出)和下加热组件(未标出),上加热组件和下加热组件分别从釜体1顶部和底部伸入到螺旋管3形成的圈体内;隔离板2和釜体1底部上表面一侧釜体1的侧壁分别设有出水口6;螺旋管3的溴气出口和液溴进口的管壁内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未标出)和压力传感器(未标出),釜体1上半部和下半部的腔体内也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电加热装置5、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电连接到自动控制系统(未标出)。
[0023]液溴进口通过管道(未标出)连通到溴素储罐(未标出),靠近液溴进口的管道上设有计量泵7。
[0024]实际生产时,先通过电加热装置5将汽化釜釜体1的下半部腔体预热到75℃,上半
部腔体预热到85℃;然后开启计量泵7从溴素储罐中向汽化釜内输入液体溴素,因为溴素的沸点为58.78℃,因此,在75℃的外部温度下,循环向上移动过程中会迅速沸腾、汽化,汽化后的溴气继续向上进入到85℃的上半部的腔体中,因为温度远高于沸点,所以,溴气不会冷凝,继续上升从溴气出口输送到反应釜进行反应,因为溴气的温度控制在85℃以下,所以可以保证后续反应的温度不会过高;生产期间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对螺旋管3内的溴素或溴气的温度,以及螺旋管3内的压力进行监控,并通过调整计量泵7中的溴素的流量和电加热装置的开关,来控制螺旋管3内温度和压力,保证汽化的效率和生产的安全性。釜体1上半部和下半部的腔体空间内因为温差等产生的冷凝水下落后会通过出水口6导出到釜体1外。生产完毕后,从溴气出口导入清洗剂即可对螺旋管3进行清洗,清洗过程简单而有效,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0025]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溴素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汽化釜釜体,所述釜体内部由隔离板分割成上半部和下半部;所述釜体内自上而下设有穿过隔离板的螺旋管,螺旋管的上端为穿出釜体顶部的顶盖的溴气出口,下端为穿出釜体底部侧壁的液溴进口;所述釜体内还设有电加热装置,电加热装置包括上加热组件和下加热组件,上加热组件和下加热组件分别从釜体顶部和底部伸入到螺旋管形成的圈体内;所述隔离板和釜体底部上表面一侧釜体的侧壁分别设有出水口;所述螺旋管的溴气出口和液溴进口的管壁内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釜体上半部和下半部的腔体内也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电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电连接到自动控制系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溴素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下部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剑伟韦兰星花现牛玉霞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汇韬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