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单向阀功能的加油循环管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3682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汽车油箱加油装置领域内的带单向阀功能的加油循环管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接头本体上设有中空的筒形支撑部和用于连接加油循环管的连接管,筒形支撑部内腔形成的阀腔与连接管中心的通气通道相连,在阀腔与通气通道的交界处设有阀座面,阀腔内设有与阀座面匹配的阀球,筒形支撑部的口部设有将阀球限制在阀腔内的挡板;所述筒形支撑部外周设有用于将接头本体连接固定在加油口侧面的连接部。在正常加油时,燃油蒸汽通过循环管进入碳罐被吸附。当遇到加油跳枪时,燃油会直接从阀腔进入,推动阀球与阀座面配合形成密封,阻止燃油进一步进入碳罐,防止碳罐过载。该装置应用在燃油车上,可保证燃油车使用更加可靠。可保证燃油车使用更加可靠。可保证燃油车使用更加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单向阀功能的加油循环管接头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油箱加油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加油循环管接头。

技术介绍

[0002]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一种一体式加油管扩口结构,其公开号为:
[0003]CN112172513A;公开日为:20210105,该装置包括加油口、一体式扩口结构、加油循环管;加油口装配在所述一体式扩口结构上部并且与一体式扩口结构焊接,加油循环管位于一体式扩口结构外侧,加油循环管的一端与一体式扩口结构连通并且与一体式扩口结构焊接,所述加油循环管的另一端与碳罐连通。其中的循环管作用是平衡碳罐内的压力,同时使得碳罐能够不断吸附油蒸汽,加油循环管为直通管。其不足之处在于:在加油时,由于油枪的插入深度不够,有可能使得燃油通过加油循环管而直接加入碳罐内,超出了碳罐的吸附能力,导致碳罐过载,影响碳罐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单向阀功能的加油循环管接头,可以避免燃油直接加入碳罐造成碳罐过载,使得燃油车使用可靠性更高。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带单向阀功能的加油循环管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接头本体上设有中空的筒形支撑部和用于连接加油循环管的连接管,筒形支撑部内腔形成的阀腔与连接管中心的通气通道相连,在阀腔与通气通道的交界处设有阀座面,阀腔内设有与阀座面匹配的阀球,筒形支撑部的口部设有将阀球限制在阀腔内的挡板;所述筒形支撑部外周设有用于将接头本体连接固定在加油口侧面的连接部。
[0006]该装置工作时,通过连接部将整个装置固定在加油口侧面,同时将连接管与加油循环管相连,加油循环管与碳罐相连。在正常加油时,燃油通过加油口直通油箱,燃油中的蒸汽通过加油循环管被碳罐吸附,此时,燃油蒸汽的推力不足以将阀球推向阀座面,从而保证了碳罐能正常吸附燃油蒸汽。当遇到加油跳枪时,燃油会直接从阀腔进入,燃油推动阀球运动到阀座面,阀球与阀座面配合形成密封,阻止燃油直接进入碳罐,避免碳罐超出其吸附能力而过载。该装置应用在燃油车上,可保证燃油车使用更加可靠。
[000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嵌装在接头本体上。连接部与接头本体一体嵌装制造,两者之间连接可靠。连接部可采用螺纹连接或者焊接连接在加油口侧面。
[0008]为便于固定挡板,筒形支撑部的内侧设有卡槽,卡槽内设有卡接孔,挡板边缘设有卡接臂,卡接臂上设有卡接轴,所述卡接轴插入卡接孔中,卡接臂同时卡接在卡槽内。该结构可以保证挡板能深入到阀腔内,缩小阀球的运动空间,保证阀球与阀座面配合的响应速度。
[0009]为进一步保证密封可靠,所述阀座面为锥面。锥面与阀球的球面之间形成线接触,其密封性好,当阀球与阀座面脱离时,能形成较大的气流通道,保证碳罐排气通畅。
[0010]为进一步保证碳罐排气通畅,所述挡板中心设有通流孔,挡板侧面与筒形支撑部
的内壁之间留有气流通道。
[0011]为连接可靠,不易脱落且密封良好,所述连接管外设有多道止逆锥面。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图2的A

A向视图。
[0015]图4为隐藏接头本体的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接头本体,101连接管,102筒形支撑部,103卡槽,104卡接孔,105阀座面,106通气通道,107阀腔,2连接部,201焊接安装面,3挡板,301卡接臂,302卡接轴,4阀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

4所示,为带单向阀功能的加油循环管接头,包括接头本体1,接头本体1上设有中空的筒形支撑部102和用于连接加油循环管的连接管101,筒形支撑部102内腔形成的阀腔107与连接管101中心的通气通道106相连,在阀腔107与通气通道106的交界处设有阀座面105,阀腔107内设有与阀座面105匹配的阀球4,筒形支撑部102的口部设有将阀球4限制在阀腔107内的挡板3;筒形支撑部102外周设有用于将接头本体1连接固定在加油口侧面的连接部2。
[0018]连接部2嵌装在接头本体1上,使得连着之间连为一体。连接部2可采用螺纹连接在加油口侧面,也可以通过焊接安装面201焊接连接在加油口侧面。
[0019]为便于固定挡板3,筒形支撑部102的内侧设有卡槽103,卡槽103内设有卡接孔104,挡板3边缘设有卡接臂301,卡接臂301上设有卡接轴302,卡接轴302插入卡接孔104中,卡接臂301同时卡接在卡槽103内。该结构可以保证挡板3能深入到阀腔107内,缩小阀球4的运动空间,保证阀球4与阀座面105配合的响应速度。
[0020]为进一步保证密封可靠,阀座面105为锥面。锥面与阀球4的球面之间形成线接触,其密封性好,当阀球4与阀座面105脱离时,能形成较大的气流通道,保证碳罐排气通畅。
[0021]为进一步保证碳罐排气通畅,挡板3中心设有通流孔,挡板3侧面与筒形支撑部102的内壁之间留有气流通道。
[0022]为连接可靠,不易脱落且密封良好,连接管101外设有多道止逆锥面。
[0023]该装置工作时,通过连接部2将整个装置固定在加油口侧面,同时将连接管101与加油循环管相连,加油循环管与碳罐相连,其状态如图2所示,连接管101的管口向下,筒形支撑部102的口部朝向侧面,阀球4在阀腔107内处于自然下落位置,与阀座面105相脱离。在正常加油时,燃油通过加油口直通油箱,燃油中的蒸汽通过加油循环管被碳罐吸附,此时,燃油蒸汽的推力不足以将阀球4推向阀座面105,从而保证了碳罐能正常吸附燃油蒸汽。当遇到加油跳枪时,或遇到其他特殊情况,燃油直接从阀腔107进入,燃油推动阀球4运动到阀座面105,阀球4与阀座面105配合形成密封,阻止燃油直接进入碳罐,避免碳罐超出其吸附能力而过载。该装置应用在燃油车上,可保证燃油车使用更加可靠。
[0024]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
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带单向阀功能的加油循环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本体,接头本体上设有中空的筒形支撑部和用于连接加油循环管的连接管,筒形支撑部内腔形成的阀腔与连接管中心的通气通道相连,在阀腔与通气通道的交界处设有阀座面,阀腔内设有与阀座面匹配的阀球,筒形支撑部的口部设有将阀球限制在阀腔内的挡板;所述筒形支撑部外周设有用于将接头本体连接固定在加油口侧面的连接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单向阀功能的加油循环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嵌装在接头本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单向阀功能的加油循环管接头,其特征在于:筒形支撑部的内侧设有卡槽,卡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双全许祥龙李冬梅马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奥力威传感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