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机废纱导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3630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织机废纱导出机构,包括废纱导板,废纱导板上设有废纱出口及导纱轮;废纱导板的一侧连接有竖直设置的防护侧板;防护侧板上设有导纱链条;导纱链条上固设多个拽纱夹;拽纱夹包括固定爪及弹性爪;固定爪及弹性爪的根部贴合固接,且二者的端部分别设置一夹持片;防护侧板上还设有两夹持片相互贴合或分离的开合条;开合条具有平滑段,平滑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一倾斜段。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导纱链条上设置多个拽纱夹,在随导纱链条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拽纱夹夹住废纱条并将其下拽,促进废纱导出;在换向前,拽纱夹弹性松开与废纱条脱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拉拽的方式导出废纱,避免出现废纱条缠绕的情况。缠绕的情况。缠绕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织机废纱导出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纺织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织机废纱导出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喷水织机的废纱导引需要采用人工操作,效率低。中国专利CN213266898U中公开了一种织机,使用相对转动的导纱齿轮及摩擦套的方式导纱。虽然该方案替代了人工操作,但为了提供足够的导纱摩擦力,其摩擦套的外表面为毛面。在转动导纱时,容易出现因废纱贴合在摩擦套上而造成的缠绕现象,给实际使用造成较多的不便。
[0003]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替代人工导纱,同时避免出现废纱缠绕的问题。通过在导纱链条上设置多个拽纱夹,在随导纱链条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拽纱夹夹住废纱条并将其下拽,促进废纱导出;在换向前,拽纱夹弹性松开与废纱条脱离。本技术采用拉拽的方式导出废纱,避免出现废纱条缠绕的情况。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织机废纱导出机构,包括废纱导板,所述废纱导板上设有废纱出口及导纱轮;所述废纱导板的一侧连接有竖直设置的防护侧板;
[0006]所述防护侧板上设有两个位于同一垂直平面内的驱动链轮,两驱动链轮之间绕接有导纱链条;导纱链条上等间距固设多个拽纱夹;
[0007]所述拽纱夹包括固定爪及弹性爪;所述固定爪及弹性爪的根部贴合固接,且二者的端部分别设置一夹持片;
[0008]所述防护侧板上还竖直设有用于实现拽纱夹的两夹持片相互贴合或分离的开合条;所述开合条具有平滑段,平滑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一倾斜段。
[0009]根据本技术的织机废纱导出机构,所述夹持片为橡胶或硅胶材质。
[0010]根据本技术的织机废纱导出机构,所述导纱链条上的拽纱夹的数量为6

10个。
[0011]根据本技术的织机废纱导出机构,所述拽纱夹可拆卸的固定在爪体固定座上,爪体固定座固定在导纱链条上。
[0012]根据本技术的织机废纱导出机构,所述开合条的平滑段上开设有调整凹槽。
[0013]根据本技术的织机废纱导出机构,所述调整凹槽的数量为3

5个。
[0014]根据本技术的织机废纱导出机构,所述调整凹槽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
[0015]综上,本技术通过在导纱链条上设置多个拽纱夹,在随导纱链条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拽纱夹夹住废纱条并将其下拽,促进废纱导出;在换向前,拽纱夹弹性松开与废纱条脱离。本技术采用拉拽的方式导出废纱,避免出现废纱条缠绕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2中B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的爪体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图2中C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

驱动链轮,11

导纱链条;2

开合条,21

调整凹槽;3

拽纱夹,31

固定爪,32

弹性爪,33

夹持片,34

爪体固定座;100

废纱导板,101

废纱出口,102

导纱轮;200

防护侧板,300

废纱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织机废纱导出机构,包括废纱导板100,所述废纱导板100上设有废纱出口101及导纱轮102;所述废纱导板100的一侧连接有竖直设置的防护侧板200;结合图2,废纱从废纱出口101导出,导纱轮102将其导向防护侧板200的外侧,在重力作用下,废纱条300呈垂直状态下落。
[0023]所述防护侧板200上设有两个位于同一垂直平面内的驱动链轮1,两驱动链轮1之间绕接有导纱链条11;导纱链条11上等间距固设多个拽纱夹3;
[0024]参见图3,所述拽纱夹3包括固定爪31及弹性爪32;所述固定爪31及弹性爪32的根部贴合固接,且二者的端部分别设置一夹持片33;
[0025]参见图5,所述防护侧板200还竖直设有用于实现拽纱夹3的两夹持片33相互贴合或分离的开合条2;所述开合条2具有平滑段,平滑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一倾斜段;
[0026]在松弛状态下,固定爪31与弹性爪32的夹持片33呈分离状态;随导纱链条11移动至开合条2位置时,废纱条300进入到两夹持片33之间;之后弹性爪32抵接到位于开合条2上端的倾斜段上,并随导纱链条11的移动逐渐向固定爪31靠近。直到其移动到平滑段上,弹性爪32的夹持片33紧紧贴合在固定爪31的夹持片33上,从而将废纱条300夹住。随着导纱链条11的传动,将废纱条300下拽促进其导出。继续移动到开合条2下端的倾斜段上,弹性爪32弹性回复到初始状态,两夹持片33与废纱条300脱离。
[0027]为了保持对废纱条300足够的拉拽力,夹持片33优选橡胶或硅胶材质。
[0028]根据设备规格的不同,本技术的导纱链条11上的拽纱夹3可适应性的设置为6

10个;
[0029]本技术的拽纱夹3可以采用焊接或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导纱链条11上,如将固定爪31焊在导纱链条11上。
[0030]在实际使用情境下,弹性爪32及夹持片33属于易损件。为了便于更换,参见图4,本技术的拽纱夹3可拆卸的固定在爪体固定座34上,爪体固定座34固定在导纱链条11上。
[0031]更好的,所述爪体固定座34具有固定插槽,固定爪31及弹性爪32的根部插设在固定插槽中;通过螺栓或螺钉穿接实现拽纱夹3的固定。
[0032]本技术的爪体固定座34可预先焊接在导纱链条11上,在现场组装调试时,将拽纱夹3固定在爪体固定座34中,方便了制造及安装工作,同时便于维修时的拆卸更换。
[0033]由于废纱条300的导出速度与拽纱夹3拉拽速度难免存在差值。差值较小时,废纱
条300弹性形变足以补偿;当差值较大时,废纱条300有拽断的风险,造成出纱不连续。
[0034]作为一种优选方式,为避免上述情形出现,所述开合条2的平滑段上开设有调整凹槽21;弹性爪32行进至调整凹槽21时,两夹持片33暂时分开,拉紧的废纱条300弹性回缩,避免其拉断。之后移动到平滑段上再次夹紧。优选的,调整凹槽21的数量根据平滑段的长度设置为3

5个。进一步的,调整凹槽21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使松开及夹紧动作平稳顺畅。
[0035]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织机废纱导出机构,通过在导纱链条上设置多个拽纱夹,在随导纱链条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拽纱夹夹住废纱条并将其下拽,促进废纱导出;在换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机废纱导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废纱导板,所述废纱导板上设有废纱出口及导纱轮;所述废纱导板的一侧连接有竖直设置的防护侧板;所述防护侧板上设有两个位于同一垂直平面内的驱动链轮,两驱动链轮之间绕接有导纱链条;导纱链条上等间距固设多个拽纱夹;所述拽纱夹包括固定爪及弹性爪;所述固定爪及弹性爪的根部贴合固接,且二者的端部分别设置一夹持片;所述防护侧板上还竖直设有用于实现拽纱夹的两夹持片相互贴合或分离的开合条;所述开合条具有平滑段,平滑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一倾斜段。2.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绪德胡文华高帆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金华龙塑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