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温度感知集成的电/磁场混合驱动软体驱动器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3596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度感知集成的电/磁场混合驱动软体驱动器及制备方法,该驱动器由银纳米线层、纸张层、磁响应热膨胀层、温度感知变色热膨胀层构成。银纳米线层与外界电源连接导电,通电后迅速产生焦耳热;磁响应热膨胀层由磁性纳米颗粒和聚二甲基硅氧烷构成,在磁场控制下进行弯曲驱动,温度感知变色热膨胀层由感温变色复合物和聚二甲基硅氧烷构成,可对驱动器及操作目标的温度进行可视化传感。在电场和磁场控制下,热膨胀层通过加热膨胀与纸张层之间产生界面力和磁响应形变,使驱动器弯曲驱动,实现电/磁场混合驱动控制,在电/磁刺激响应驱动的同时可视化感知温度变化,实现驱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度感知集成的电/磁场混合驱动软体驱动器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软体驱动器领域,特别是一种温度感知集成的电/磁场混合驱动软体驱动器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材料的发展,软体机器人技术备受关注,它能突破传统刚性机器人固化与僵化的设计原则与应用场所,在人机交互、工业机器人夹持和驱动、狭小空间作业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其中,微型软体机器人更是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极广的应用前景。当前微型软体驱动器已经实现在外界能量场如气压、电场、磁场、光场、热场、湿度场和化学场等条件下的可控驱动与控制。在面向机械操作的应用方面,电驱动软体驱动器相较于其他几种控制方式应用较广泛,其可简单通过调节电流/电压输入进行可控操作,具有效率高,成本低以及控制精度高等优点。而磁控软体驱动器则具有可无线远程操控、响应快等优点。如何实现磁场驱动的有效结合,将能提高电驱动软体驱动器的可控性及可编程性。
[0003]此外,微型软体机器人由于受其尺寸限制,传感器件的集成以及实时的信号读取与分析较难实现,从而限制了其应用前景。目前提出的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度感知集成的电/磁场混合驱动软体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银纳米线层、纸张层、磁响应热膨胀层和温度感知变色热膨胀层,所述银纳米线层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可在电场的控制下进行弯曲驱动,所述磁响应热膨胀层采用磁性纳米颗粒和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混合物,可在磁场的控制下进行弯曲驱动,所述温度感知变色热膨胀层采用感温变色复合物和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混合物,可在温度变化过程中进行变色实现温度可视化感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感知集成的电/磁场混合驱动软体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纳米颗粒和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混合物中所述磁性纳米颗粒和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比例为1:5~1: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感知集成的电/磁场混合驱动软体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纳米颗粒和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混合物中所述磁性纳米颗粒和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比例为1: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感知集成的电/磁场混合驱动软体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变色复合物和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混合物中所述感温变色复合物和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比例为1:5~1:2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度感知集成的电/磁场混合驱动软体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变色复合物和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混合物中所述感温变色复合物和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比例为1:1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感知集成的电/磁场混合驱动软体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纸张层的厚度范围为0.02~0.06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感知集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媛媛崔曦月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