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用新型焊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3520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用新型焊带,包括带状的基材,在所述基材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反光层,在所述基材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第一焊料槽,在所述基材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第二焊料槽,焊料层填设于所述第一焊料槽和第二焊料槽内,其中凸出与第一焊料槽内的焊料层呈圆弧形,第二焊料槽内的焊料层和第二焊料槽的端口处齐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下凹槽藏锡结构与侧面非焊接位置反光层设置,提升了光学利用效果:电池片正面的凹槽反光结构变为弧形反射结构,反射面积增大,表面镀层使得反射率提高;提升了焊接性能,通过给上下部设置藏锡结构,其锡在不影响反光效果的情况下,可实现有效焊接。可实现有效焊接。可实现有效焊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组件用新型焊带


[0001]本技术涉及太阳能
,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汇流带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市场上对高功率组件需求的日益增长,当前组件技术方面的研究基本集中在MBB(多主栅)、半片、双面技术,并且这些技术的研究主要围绕在光学和电学方面。
[0003]一般为在保证电学的情况下,在正面设置反光结构,反面降低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型正面半圆,顶部凹槽反光结构,反面铜包铝结构的新型焊带开始应用。但上述结构的焊带,对焊接光学利用率考虑和焊接可靠性考虑不足。
[0004]基于以上原因,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用新型焊带。
[0006]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光伏组件用新型焊带,包括:
[0007]带状的基材,在所述基材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反光层,在所述基材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第一焊料槽,在所述基材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第二焊料槽,焊料层填设于所述第一焊料槽和第二焊料槽内,其中凸出与第一焊料槽内的焊料层呈圆弧形,第二焊料槽内的焊料层和第二焊料槽的端口处齐平。
[0008]其中,所述第一焊料槽的截面呈倒梯形。
[0009]其中,填设于第一焊料槽内的焊料层最厚处厚度为10

50微米,
[0010]其中,所述第一焊料槽内的焊料层最厚处厚度为25微米。
[0011]其中,左右两侧设置的反光层表面所涂覆的焊料最厚处厚度为0

10微米。
[0012]其中,所述反光层表面所涂覆的焊料最厚处厚度为5微米或以下。
[0013]其中,所述反光层采用铝结构,反光层的反射率≥85%,其通过电镀或离子镀的方式镀到基材左右两侧。
[0014]其中,第二焊料槽凹结构凹槽高度10

100um,凹槽截面形状可为圆弧、梯形、竖直线或其组合形。
[0015]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上下凹槽藏锡结构与侧面非焊接位置反光层设置,有益效果如下:1)提升光学利用效果:电池片正面的凹槽反光结构变为弧形反射结构,反射面积增大,表面镀层使得反射率提高;2)提升焊接性能,通过给上下部设置藏锡结构,其锡在不影响反光效果的情况下,可实现有效焊接。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一种光伏组件用新型焊带,包括带状的基材1,在所述基材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反光层2,在所述基材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第一焊料槽11,在所述基材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第二焊料槽12,焊料层填设于所述第一焊料槽11和第二焊料槽12内,其中凸出与第一焊料槽11内的焊料层呈圆弧形,第二焊料槽12内的焊料层和第二焊料槽的端口处齐平。
[0018]上述结构中,该焊带上表面包含左右反射层加中间的锡槽内的焊锡,此结构使焊带上表面变为圆弧型结构,该圆弧性结构使太阳光反射面积增大,无论是垂直入射光还是斜射光,最终都会通过反射或反射过程被电池片吸收,大大提高了电池片转换效率。焊带左右两测分别设置有反光层,同时左右反光层表面所涂覆的焊料最厚处厚度为0

10微米,最佳厚度为5微米或以下,较优的左反光层和右反光层的焊料厚度在确保反射太阳光效果的基础上,最大化的节约了焊料用量,进而节约了成本。
[0019]具体的,所述第一焊料槽11的截面呈倒梯形。填设于第一焊料槽11内的焊料层最厚处厚度为10

50微米,其中,所述第一焊料槽11内的焊料层最厚处厚度为25微米。最佳焊料厚度为25微米,上述的焊料厚度在保证圆弧型状的反光作用下也可保证上下表面均可进行有效焊接。
[0020]其中,左右两侧设置的反光层2表面所涂覆的焊料最厚处厚度为0

10微米。
[0021]其中,所述反光层2表面所涂覆的焊料最厚处厚度为5微米或以下。
[0022]其中,所述反光层采用铝结构,反光层2的反射率≥85%,其通过电镀或离子镀的方式镀到基材1左右两侧。
[0023]其中,第二焊料槽12凹结构凹槽高度10

100um,凹槽截面形状可为圆弧、梯形、竖直线或其组合形。光伏焊带平面结构在焊接至电池片经高温加热时受自身金属特性所影响会导致表面锡层受热内陷进而导致与电池片接触面积变小,焊接不牢靠。该第二焊料槽12设内凹弧状结构,内凹弧状结构内藏有充分的焊料,焊带在经高温焊接时能与电池片充分接触,大大提高了焊带与电池片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焊接牢靠性。
[00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本申请中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上述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用新型焊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带状的基材(1),在所述基材(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反光层(2),在所述基材(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第一焊料槽(11),在所述基材(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第二焊料槽(12),焊料层填设于所述第一焊料槽(11)和第二焊料槽(12)内,其中凸出与第一焊料槽(11)内的焊料层呈圆弧形,第二焊料槽(12)内的焊料层和第二焊料槽的端口处齐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用新型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料槽(11)的截面呈倒梯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用新型焊带,其特征在于:填设于第一焊料槽(11)内的焊料层最厚处厚度为10

50微米。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用新型焊带,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晶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