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方法及装置、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3368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烹饪方法及装置、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其中,烹饪方法包括:在烹饪原料加入目标液体的情况下,在第一功率下对烹饪原料进行第一微波处理;在第一时长后,在第二功率下对烹饪原料进行第二微波处理;在第二时长后,在第三功率下对烹饪原料进行第三微波处理并持续第三时长;其中,第一功率大于等于第三功率,且第三功率大于等于第二功率。且第三功率大于等于第二功率。且第三功率大于等于第二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方法及装置、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烹饪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方法及装置、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通过干银耳、干鱼翅、燕窝、鱼胶、干海参等需要泡发烹饪的食材制作食物时,在对上述食材进行烹饪之前,通过会将上述食材原料在水中浸泡较长一段时间,进而再对泡发的食材进行炖煮蒸等操作以得到相应的食物。例如,在通过干银耳制作银耳羹时,通常需要将干银耳浸泡至少2个小时后,再进行长时间的炖煮得到银耳羹。这样,食材的烹饪过程较为复杂,且烹饪耗费的时间较长,降低了烹饪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烹饪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烹饪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烹饪装置。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烹饪设备。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0009]有鉴于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方法,该烹饪方法包括:在烹饪原料加入目标液体的情况下,在第一功率下对烹饪原料进行第一微波处理;在第一时长后,在第二功率下对烹饪原料进行第二微波处理;在第二时长后,在第三功率下对烹饪原料进行第三微波处理并持续第三时长;其中,第一功率大于等于第三功率,且第三功率大于等于第二功率。
[0010]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烹饪方法中,在对需要长时间泡发的食材原料进行烹饪的过程中,在将食材原料加入目标液体之后,在高功率即第一功率下对食材原料进行第一阶段的微波处理,并持续第一时长。在该阶段内,微波处理的功率较高,在单位时间内,微波能够提供较多的能量,以通过微波提供的能量使得食材原料快速泡发变软。
[0011]在此基础上,在低功率即第二功率下对食材原料继续进行第二阶段的微波处理,并持续第二时长。该阶段为加热缓冲阶段,在该阶段内,微波处理的功率较低,微波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提供的能量较少,从而为食材原料的加热提供一个缓冲时间,避免因长时间微波加热而出现水沸腾溢出的现象。
[0012]进一步地,在中功率即第三功率下对食材原料继续进行第三阶段的微波处理,并持续第三时长。在该阶段内,微波处理的功率位于上述第一阶段以及第二阶段的微波处理功率之间,以为食材原料持续提供能量进行加热,从而制作得到目标食物。另外,在该阶段内,除了通过外部微波提供的能量对食材原料进行加热之外,水分子在微波场中的高频振动还可积累一定的热量,该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在食材之间进行传递,从而使得食材受
热均匀,快速制成目标食物。
[0013]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烹饪方法中,在对需要长时间泡发的食材原料进行烹饪的过程中,在将食材原料即烹饪原料加入目标液体之后,直接分阶段对食材原料进行微波加热,即先后通过高功率微波、低功率微波以及中功率微波对原料食材进行加热。这样,在烹饪过程中,去除长时间浸泡食材这一流程,简化了烹饪流程,从而大大减少了烹饪所耗费的时间,提升了烹饪效率。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烹饪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三时长大于第二时长,且第二时长大于等于第一时长。
[0016]在该技术方案中,上述第一微波处理的处理时长即第一时长,小于等于上述第二微波处理的处理时长即第二时长,并且,上述第二时长小于上述第三微波处理的处理时长即第三时长。
[0017]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所述提出的烹饪方法中,在对需要长时间泡发的食材原料进行烹饪的过程中,在将食材原料加入目标液体之后,首先在高功率即第一功率下对食材原料进行短时微波加热,进而在低功率即第二功率下对食材原料进行中间时长的微波加热,进而在中功率即第三功率下对食材原料继续进行长时微波加热。这样,通过对各个微波处理阶段的微波功率以及处理时长进行合理配置,无需长时间浸泡食材原料,通过对加入目标液体的食材原料分阶段进行微波加热,即可快速制得目标食物,减少了烹饪所耗费的时间,提升了烹饪效率。
[001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在第三功率下对烹饪原料进行第三微波处理并持续第三时长后,烹饪方法还包括:将第二微波处理和第三微波处理作为一个微波处理流程,继续对烹饪原料进行目标次数的微波处理流程;其中,目标次数与烹饪原料的重量和/或用户设置的烹饪强度相关,烹饪强度与用户对食物软硬程度的偏好相关。
[0019]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对上述食材原料进行第三微波处理之后,可以将上述第三微波处理以及第二微波处理作为一个完整的微波处理流程,进而继续对食材原料进行目标次数的上述微波处理流程。这样,能够对制得的目标食物的软糯程度进行调整,得到符合用户喜好的目标食物,满足了用户需求。
[0020]其中,上述目标次数的具体数值与上述食材原料的重量即第一预设重量相关,第一预设重量与目标液体的第二预设重量相对应,因此,上述目标次数同样与目标液体的重量相关。这样,能够避免对食材原料加热过度,以在对目标食物的软糯程度进行调整的同时,保证制得的目标食物的风味以及口感。
[0021]进一步地,上述目标次数的具体数值还可与用户设置的烹饪强度相关,该烹饪强度为用户根据自身对食物软硬程度的偏好信息设置的。例如,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上述烹饪强度可包括“软糯”、“适中”、“嚼劲”等选项。在用户选择“软糯”选项时,烹饪器具适当增加上述目标次数的数值,使得食材原料加热更长时间;而在用户选择“嚼劲”这一选项时,烹饪器具则可减少上述目标次数的数值,以保证目标食物的嚼劲,满足用户自身的偏好需求。
[002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目标液体的温度范围为50℃至60℃。
[0023]在该技术方案中,上述目标液体的温度范围为50摄氏度至60摄氏度。
[0024]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烹饪方法中,在将食材原料即烹饪原料加入具备一定温度的目标液体如温水之后,再对食材原料进行分阶段微波加热。这样,一方面,避免目
标液体的温度过低,减少了微波加热所需提升的温度值,提升了微波加热的效率,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微波加热的时间;另一方面,避免目标液体的温度过高,从而避免因目标液体迅速沸腾而导致食材原料软化不足的现象,保证制得的食物的口感。
[002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功率的范围为700W至1000W;和/或第二功率的范围为300W至500W;和/或第三功率的范围为500W至700W。
[0026]在该技术方案中,上述第一功率具体可在700瓦至1000瓦的范围之内,上述第二功率具体可在300瓦至500瓦的范围之内,上述第三功率具体可在500瓦至700瓦的范围之内。
[0027]也即,在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烹饪方法中,在对需要长时间泡发的食材原料进行烹饪的过程中,在将食材原料加入目标液体之后,先通过高功率对食材原料进行微波加热,再通过低功率对食材原料进行微波加热,进而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烹饪原料加入目标液体的情况下,在第一功率下对所述烹饪原料进行第一微波处理;在第一时长后,在第二功率下对所述烹饪原料进行第二微波处理;在第二时长后,在第三功率下对所述烹饪原料进行第三微波处理并持续第三时长;其中,所述第一功率大于等于所述第三功率,且所述第三功率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功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时长大于所述第二时长,且所述第二时长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时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三功率下对所述烹饪原料进行第三微波处理并持续第三时长后,所述烹饪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二微波处理和所述第三微波处理作为一个微波处理流程,继续对所述烹饪原料进行目标次数的所述微波处理流程;其中,所述目标次数与所述烹饪原料的重量和/或用户设置的烹饪强度相关,所述烹饪强度与用户对食物软硬程度的偏好相关。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液体的温度范围为50℃至60℃。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的范围为700W至1000W;和/或所述第二功率的范围为300W至500W;和/或所述第三功率的范围为500W至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鹿旭刘天毅位天意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