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玻璃结冰的温度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297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玻璃结冰的温度控制器,包括控制器主体,所述控制器主体外设有防护壳体,所述控制器主体下端和防护壳体内底壁之间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防护壳体内底壁上的若干个滑槽,且若干个所述滑槽分成两排,每个所述滑槽内部皆滑动有滑块,所述滑块和控制器主体下端之间铰接有连杆,所述滑块一侧和滑槽内壁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本实用伴随着汽车的运动,会使得防护壳体震动,通过减震弹簧形变产生的力和震动力相抵,从而实现减震,同时会让驱动轴转动,驱动轴带动驱动扇叶转动,扇叶驱动空气流动,从而实现防护壳体内部的散热,增加控制器主体的散热效果,在实现减震的同时,利用震动力实现散热。利用震动力实现散热。利用震动力实现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玻璃结冰的温度控制器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车载温控器的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玻璃结冰的温度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现如今大部分家庭都拥有小汽车。汽车在冬天使用时,车窗玻璃上容易结冰,其原因是:驾驶员熄火后车内还残留着热气,这些热气会使车辆玻璃的温度比车外高,同时雪花落在玻璃上时会先被融化,但是在环境温度过低时,融化后的雪水会在车辆的玻璃上结冰。这样的冰会在车主需要用车时非常困扰车主,主要原因是去除这些冰通常需要花费车主很多时间,不然会影响车主正常驾驶车辆。传统的除冰方法包括人工铲除、用开水烫化等,这些方法均是事后的补救措施仍然会耽误车主的大量时间,如此也使得用户的用车体验较差。
[0003]随着科技的发展,上述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例如在车内安装智能温控器,通过车辆外部的温度传感器和车辆内部的温度传感器,采集得到室内温度和环境温度,降低这两个温度之间的温差,从而防止车辆的玻璃上结冰,但是在实际使用时,温度控制器安装在汽车上,伴随着汽车的运动,从而可能导致温控器内部的电器元件松动,长久以往会造成电器元件的损坏,且现有的温控器散热能力较差,温控器内部的热量不易散发,容易积聚在温控器的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主要提供了一种防止玻璃结冰的温度控制器,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防止玻璃结冰的温度控制器,包括控制器主体,所述控制器主体外设有防护壳体,所述控制器主体下端和防护壳体内底壁之间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防护壳体内底壁上的若干个滑槽,且若干个所述滑槽分成两排,每个所述滑槽内部皆滑动有滑块,所述滑块和控制器主体下端之间铰接有连杆,所述滑块一侧和滑槽内壁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每排所述滑槽上皆设有两个齿条,每个所述齿条皆滑动在防护壳体内底壁上,且和相邻的滑块连接;所述防护壳体内部下端两侧分别设有转动安装的轴杆和固定安装的安装板,每个所述轴杆上皆安装有两个动力齿轮和若干个第一锥齿轮,所述动力齿轮和齿条啮合,每个所述第一锥齿轮一侧皆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且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另一侧转动安装有若干个驱动轴,且所述驱动轴和第二锥齿轮轴心连接,每个所述驱动轴另一端皆安装有扇叶。
[0007]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主体电信连接有车外温度传感器、车内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鼓风机和车机中控。
[0008]优选的,所述防护壳体内顶壁和控制器主体上端之间连接有若干个缓冲弹簧,所述防护壳体内侧壁上安装有若干个和控制器主体内侧壁接触的软胶杆。
[0009]优选的,所述防护壳体两侧安装有滤网,且所述扇叶正对于滤网。
[0010]优选的,每个所述驱动轴上皆转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安装在防护壳体内底壁上。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1)当车辆在行驶时,伴随着汽车的运动,会使得防护壳体震动,让控制器主体朝向防护壳体内底壁移动,通过连杆使得滑块在滑槽内部移动,使得减震弹簧收缩,通过减震弹簧形变产生的力和震动力相抵,从而实现减震,在滑块移动的同时,会带动齿条移动,齿条驱动动力齿轮转动,带动轴杆转动,轴杆通过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让驱动轴转动,驱动轴带动驱动扇叶转动,扇叶驱动空气流动,从而实现防护壳体内部的散热,增加控制器主体的散热效果,在实现减震的同时,利用震动力实现散热;
[0013](2)缓冲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抵消部分震动力,软胶杆形变产生的力抵消部分震动力,缓冲弹簧实现控制器主体顶部防护,软胶杆实现控制器主体侧面防护,从而提高减震效果,并保证对控制器主体的全面防护性。
[0014]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防护壳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防护壳体局部俯视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支撑架立体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控制器主体连接示意图。
[0019]图中:1、控制器主体;101、车外温度传感器;102、车内温度传感器;103、红外传感器;104、鼓风机;105、车机中控;2、防护壳体;201、缓冲弹簧;202、软胶杆;203、滤网;3、调节机构;301、滑槽;302、滑块;303、连杆;304、减震弹簧;305、齿条;306、轴杆;307、安装板;308、动力齿轮;309、第一锥齿轮;310、第二锥齿轮;311、驱动轴;312、扇叶;313、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1]请着重参照附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止玻璃结冰的温度控制器,包括控制器主体1,所述控制器主体1外设有防护壳体2,所述控制器主体1下端和防护壳体2内底壁之间设有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防护壳体2内底壁上的若干个滑槽301,且若干个所述滑槽301分成两排,每个所述滑槽301内部皆滑动有滑块302,所述滑块302和控制器主体1下端之间铰接有连杆303,所述滑块302一侧和滑槽301内壁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304,每排所述滑槽301上皆设有两个齿条305,每个所述齿条305皆滑动在防护壳体2内底壁上,且和相邻的滑块302连接,所述防护壳体2内部下端两侧分别设有转动安装的
轴杆306和固定安装的安装板307,每个所述轴杆306上皆安装有两个动力齿轮308和若干个第一锥齿轮309,所述动力齿轮308和齿条305啮合,每个所述第一锥齿轮309一侧皆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310,且所述第二锥齿轮310转动安装在安装板307上,所述安装板307另一侧转动安装有若干个驱动轴311,且所述驱动轴311和第二锥齿轮310轴心连接,每个所述驱动轴311另一端皆安装有扇叶312,扇叶312的具体设计可以参考离心叶轮和电吹风内部的扇叶,无论正反转,其风向都是朝一个方向。伴随着汽车的运动,使得防护壳体2震动,让控制器主体1朝向防护壳体2内底壁移动,通过连杆303使得滑块302在滑槽301内部移动,使得减震弹簧304收缩,通过减震弹簧304形变产生的力和震动力相抵,从而实现减震,在滑块302移动的同时,会带动齿条305移动,齿条305驱动动力齿轮308转动,带动轴杆306转动,轴杆306通过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309和第二锥齿轮310,让驱动轴311转动,驱动轴311带动驱动扇叶312转动,扇叶312驱动空气流动,从而实现防护壳体2内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玻璃结冰的温度控制器,包括控制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主体(1)外设有防护壳体(2),所述控制器主体(1)下端和防护壳体(2)内底壁之间设有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防护壳体(2)内底壁上的若干个滑槽(301),且若干个所述滑槽(301)分成两排,每个所述滑槽(301)内部皆滑动有滑块(302),所述滑块(302)和控制器主体(1)下端之间铰接有连杆(303),所述滑块(302)一侧和滑槽(301)内壁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304),每排所述滑槽(301)上皆设有两个齿条(305),每个所述齿条(305)皆滑动在防护壳体(2)内底壁上,且和相邻的滑块(302)连接;所述防护壳体(2)内部下端两侧分别设有转动安装的轴杆(306)和固定安装的安装板(307),每个所述轴杆(306)上皆安装有两个动力齿轮(308)和若干个第一锥齿轮(309),所述动力齿轮(308)和齿条(305)啮合,每个所述第一锥齿轮(309)一侧皆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310),且所述第二锥齿轮(310)转动安装在安装板(307)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力铭任海峰吴国盛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纳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