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米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2339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原、辅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曲米的加工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粳米为原料接入味噌专用种曲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曲米的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于食品原、辅料的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曲米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水稻是我国粮食工业的支柱性产业之一,而大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我国每年生产的稻米85%左右只是单纯的走向了人们的餐桌,作为日常人们食用的主食之一,大米不仅富含优质的低过敏性蛋白质和给人体提供主要热量的淀粉,还富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发注意饮含结构的调理和膳食的质量,已经不再停留在单一吃饱的层面,而是在如何强化稻米的品质、营养、健康和安全属性方面越来越关注。
[0003]食品发酵技术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利用微生物发酵赋予食品新的营养价值和独特风味,并延长食品保存期的生物技术,我国传统发酵食品生产历史悠久,古代就有关于利用米饭发酵制作酒曲的记录。随着社会的发展,曲米已经在酿造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传统曲米(又称米曲)以大米为原料,经蒸煮晾凉后接入曲米霉,通过人工控制温湿度培养而成。大米经发酵技术转化后可获得新的功能因子,如:富含单糖、二塘、多糖和糖化酶,更加便于人体吸收,增加营养保健价值,提升产品附加值。
[0004]现代技术都是采用机械化的自动制曲工艺,优点在于机械制曲便于大规模生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曲的产量,质量也比较稳定,但是机械制曲不适合小规模商家曲米的生产,成本高,生产的曲质也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曲米的加工工艺,以解决现有机械制曲方法对于小规模商家生产曲米成本高、曲质差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曲米的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大米预处理:
[0009]S11选取:选取内蒙古兴安盟晚粳米,直链淀粉含量15左右%;
[0010]S12先将大米除杂、淘洗后冰柠檬酸溶液浸泡,再将浸泡后的大米用蒸馏水清洗,再用蒸汽处理,蒸煮至完全熟透;摊凉,备用;
[0011]S13大米粉制备:将摊凉后的蒸米加入蒸馏水进行打浆,再将浆液离心,除去上清液,将沉淀物干燥至恒重,粉碎至粗粉,灭菌,备用;
[0012]S2:培养菌种
[0013]S21:制曲菌种:选取味噌专用种曲W

20,日本原装进口种曲;
[0014]S22:菌种扩大培养:将扩大培养基装入无菌茄子瓶中,将种曲W

20接种于茄子瓶中的培养基上,培养,获得经茄子瓶扩大培养后的种曲W

20;
[0015]S23:种曲W

20孢子悬液制备:在无菌条件下,将无菌水转移至上述扩大培养种曲
W

20的茄子瓶中,以灭菌后的接种铲轻轻洗脱茄子瓶斜面上的种曲W

20孢子,再转入带有玻璃珠的无菌三角瓶中,制成终浓度为106CFU/mL的均一孢子悬液,备用;
[0016]S3拌种:将上述制备好的大米粉中接入种曲W

20孢子悬液,使得大米粉和孢子悬液混合均匀,然后添加藻粉翻拌均匀,大米粉堆积加盖纱布;
[0017]S4:曲米培养:具体分为初发酵和二次强曲发酵,发酵后得曲米发酵物;
[0018]初发酵:将上述添加孢子悬液和藻粉翻拌均匀的大米粉每隔10h,翻曲一次,每次翻曲后重新堆积,培养结束得曲米初发酵物;
[0019]二次强曲发酵:将曲米初发酵物接入丝状真菌的孢子菌悬液,摇匀后继续发酵,发酵时每隔24h翻曲一次,翻曲完毕进行超声处理,培养结束曲米发酵物;
[0020]S5:干燥:将曲米发酵物进行干燥即得曲米。
[0021]优选的,在上述步骤S12中柠檬酸溶液的浓度为4

~6

,温度为2~10℃,浸泡时间20~30min。
[0022]优选的,在上述步骤S12中浸泡的同时采用0.5~0.8MPa的高压处理15~30min。
[0023]优选的,在上述步骤S12中蒸汽温度为160~200℃,蒸汽处理时间为3~5min;
[0024]优选的,在上述步骤S12中蒸煮过程中,大米含水量控制在31~36%;
[0025]优选的,在上述步骤S12中,摊凉温度冬季控制在:38~40℃;夏季控制在32~38℃。
[0026]优选的,在上述步骤S13中灭菌采用高压锅进行灭菌,灭菌时间为15~20min,灭菌压力为0.1~0.5pam,高压锅放入量为每次8~10kg。
[0027]优选的,在上述步骤S13中蒸米与蒸馏水重量比为1:2~3。
[0028]优选的,藻粉选自钝顶螺旋藻粉、富油新绿藻粉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
[0029]优选的,在上述步骤S22中培养温度32~38℃,培养时间5~7d。
[0030]优选的,在上述步骤S22中扩大培养基为:玉米淀粉糖渣、麸皮、豆粕、藻粉和水按2:1:1:1~1.5:5比例混合,高温灭菌,即得。
[0031]优选的,在步骤S3中,以大米粉重量计,接入1%~10%种曲W~20孢子菌悬液1.0
×
105孢子/g。
[0032]优选的,在步骤S3中,拌种前,将大米粉升温至30~35℃后在进行拌种。
[0033]优选的,以大米粉重量计,藻粉添加量为3%~5%。
[0034]优选的,高温灭菌温度为121℃,时间为15~20min。
[0035]优选的,在步骤S5中,在温度55~60℃、湿度40~50%条件下干燥10~12h。
[0036]进一步,所述的初发酵和二次强曲发酵的具体步骤为:
[0037]初发酵:将上述添加孢子悬液和藻粉翻拌均匀的大米粉每隔10h,翻曲一次,每次翻曲后重新堆积,培养结束得曲米初发酵物;
[0038]二次强曲发酵:将曲米初发酵物接入丝状真菌的孢子菌悬液,摇匀后继续发酵,发酵时每隔24h翻曲一次,翻曲完毕进行超声处理,培养结束曲米发酵物。
[0039]优选的,在初发酵中发酵温度35~40℃、湿度90~95%,堆积培养时间36~48h。
[0040]优选的,在二次强曲发酵步骤中,发酵温度30~35℃、湿度90~95%,堆积培养时间20~30h。
[0041]优选的,在二次强曲发酵时,超声功率100~200W,超声时间10~15min;
[0042]优选的,在二次强曲发酵步骤中,丝状真菌选自分枝犁头霉FBKL3.0009、FBKL3.0005宛氏拟青霉、FBKL3.0011皮落青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43]优选的,在二次强曲发酵步骤中,以曲米初发酵物重量计,丝状真菌接入量为0.05~0.1%。
[0044]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曲米的加工工艺,不仅提高了大米的附加值,而且可以将制备的曲米广泛用于冲调即食、自治甜酒、饮料加工和烤焙食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米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大米预处理:S11选取:选取内蒙古兴安盟晚粳米,直链淀粉含量15左右%;S12先将大米除杂、淘洗后冰柠檬酸溶液浸泡,再将浸泡后的大米用蒸馏水清洗,再用蒸汽处理,蒸煮至完全熟透;摊凉,备用;S13大米粉制备:将摊凉后的蒸米加入蒸馏水进行打浆,再将浆液离心,除去上清液,将沉淀物干燥至恒重,粉碎至粗粉,灭菌,备用;S2:培养菌种S21:制曲菌种:选取味噌专用种曲W

20,日本原装进口种曲;S22:菌种扩大培养:将扩大培养基装入无菌茄子瓶中,将种曲W

20接种于茄子瓶中的培养基上,培养,获得经茄子瓶扩大培养后的种曲W

20;S23:种曲W

20孢子悬液制备:在无菌条件下,将无菌水转移至上述扩大培养种曲W

20的茄子瓶中,以灭菌后的接种铲轻轻洗脱茄子瓶斜面上的种曲W

20孢子,再转入带有玻璃珠的无菌三角瓶中,制成终浓度为106CFU/mL的均一孢子悬液,备用;S3拌种:将上述制备好的大米粉中接入种曲W

20孢子悬液,使得大米粉和孢子悬液混合均匀,然后添加藻粉翻拌均匀,大米粉堆积加盖纱布;S4:曲米培养:具体分为初发酵和二次强曲发酵,发酵后得曲米发酵物;初发酵:将上述添加孢子悬液和藻粉翻拌均匀的大米粉每隔10h,翻曲一次,每次翻曲后重新堆积,培养结束得曲米初发酵物;二次强曲发酵:将曲米初发酵物接入丝状真菌的孢子菌悬液,摇匀后继续发酵,发酵时每隔24h翻曲一次,翻曲完毕进行超声处理,培养结束曲米发酵物;S5:干燥:将曲米发酵物进行干燥即得曲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米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柠檬酸溶液的浓度为4

~6

,温度为2~10℃,浸泡时间20~30min;浸泡的同时采用0.5

0.8Mpa的高压处理15~3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米的加工工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国林乔晶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科沁万佳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