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粒径石灰石焙烧用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231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粒径石灰石焙烧用竖炉。该小粒径石灰石焙烧用竖炉包括炉体、第一料仓以及粉料收集单元,所述炉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预热部、焙烧部以及冷却部,所述预热部的上端中心位置设有燃烧器以及若干个环绕所述燃烧器布置的进料管,所述焙烧部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周向均匀间隔布置的加热器,所述冷却部的下端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部的上端设有连通所述冷却部上段和焙烧部上段的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上设有循环风机,所述第一料仓固定连接在所述炉体的下端,所述粉料收集单元与所述第一料仓上侧连通。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石灰石焙烧用竖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小粒径石灰石焙烧用竖炉避免了能源浪费和原料浪费。焙烧用竖炉避免了能源浪费和原料浪费。焙烧用竖炉避免了能源浪费和原料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粒径石灰石焙烧用竖炉


[0001]本技术属于焙烧竖炉
,具体涉及一种小粒径石灰石焙烧用竖炉。

技术介绍

[0002]石灰是在建筑、冶金、石油、化工、制药、食品、电子等行业广泛应用的工业原料,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钙。石灰的生产主要由石灰石在高温下焙烧而得,常用的焙烧炉有土窑、机械竖窑、沸腾炉、转炉等。以上炉窑焙烧时均以石灰石与燃料混合燃烧,最后分离燃料灰渣得到块状或粉状石灰成品,上述方法生产的石灰杂质较多,只适用于建筑等行业。
[0003]焙烧竖炉是一种按逆流原则工作的热交换设备,其特点是在炉顶通过布料设备将生球装入炉内,生球以均匀速度连续下降,燃烧区的热气从喷火口进入炉内。自下而上的热气与自上而下的生球进行热交换。生球经过干燥、预热进入焙烧区,在焙烧区进行高温固结反应,然后在炉子下部进行冷却和排料,整个过程在焙烧竖炉中一次完成。现有的焙烧竖炉通常将焙烧产生的热气直接排出炉体外,热气中难免会夹杂较多石灰石粉末,造成能源浪费和原料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粒径石灰石焙烧用竖炉,该小粒径石灰石焙烧用竖炉避免了能源浪费和原料浪费。
[0005]本技术的一种小粒径石灰石焙烧用竖炉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小粒径石灰石焙烧用竖炉,包括炉体、第一料仓以及粉料收集单元,所述炉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预热部、焙烧部以及冷却部,所述预热部的上端中心位置设有燃烧器以及若干个环绕所述燃烧器布置的进料管,所述焙烧部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周向均匀间隔布置的加热器,所述冷却部的下端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部的上端设有连通所述冷却部上段和焙烧部上段的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上设有循环风机,所述第一料仓固定连接在所述炉体的下端,所述粉料收集单元与所述第一料仓上侧连通。
[0007]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粉料收集单元包括旋风分离器、除尘器、引风机以及第二料仓,所述旋风分离器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料仓上侧固定连通,所述第二料仓固定连接在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出料口下侧,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出风口与所述除尘器的进风口固定连接,所述除尘器的出风口与所述引风机的进风口固定连接。
[0008]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热部包括圆锥段以及一体连接在所述圆锥段下侧的柱形段,所述燃烧器固定连接在所述圆锥段的上端中心位置,若干个所述进料管固定连接在所述圆锥段的外壁上且与所述圆锥段垂直布置。
[0009]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焙烧部包括一体式结构的上圆台段、上圆柱段、下圆台段以及下圆柱段,所述上圆台段为上小下大式结构,所述上圆台段上端与所述柱形段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圆柱段上端与所述上圆台段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圆台段为上大下小式结构,所述下圆台段上端与所述上圆柱段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圆台段下
端与所述下圆柱段固定连接。
[0010]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部包括上圆筒段、上大下小的锥筒段以及下圆筒段,所述上圆筒段的外径大于所述下圆柱段的外径,所述下圆柱段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圆筒段的中心位置,所述锥筒段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圆筒段、下圆筒段固定连接。
[0011]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循环管具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循环管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圆筒段上、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圆柱段上,若干个所述循环管沿所述圆筒段周向均匀间隔布置。
[0012]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管为L形管,所述冷却管的水平段固定连接在所述锥筒段上,所述冷却管的竖直段与所述锥筒段同轴布置,所述冷却管的竖直段上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导气罩。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粒径石灰石焙烧用竖炉,相比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在于:
[0014]本技术的小粒径石灰石焙烧用竖炉使用时,小粒径石灰石从进料管进入炉体内,首先进入预热段内,预热段上端的燃烧器对小粒径石灰石进行加热,小粒径石灰石被预热。预热后的小粒径石灰石进入焙烧段内,焙烧段上的加热器使焙烧段内维持高温,小粒径石灰石在焙烧段内充分氧化。焙烧后的小粒径石灰石进入冷却段内,冷却管内吹出的冷风自下而上流动,与焙烧后的小粒径石灰石充分接触换热,对焙烧后的小粒径石灰石进行冷却降温。与高温的焙烧后的小粒径石灰石换热后的气体温度升高,循环泵将高温气体循环至焙烧段内,有利于焙烧部保持高温环境,节约了能源,避免高温气体直接排出炉体造成的能源浪费。焙烧后的小粒径石灰石进入第一料仓内,粉体收集单元通过引风机提供吸力把粉体和气体混合体依次通过旋风分离器和除尘器,大量粗粉经过旋风分离器后进入第二料仓,少量细粉被除尘器捕获,气体达标后部分可作为冷却气体循环利用,第二料仓能够将原料收集,避免了原料浪费。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小粒径石灰石焙烧用竖炉避免了能源浪费和原料浪费。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小粒径石灰石焙烧用竖炉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小粒径石灰石焙烧用竖炉中炉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预热部;2、焙烧部;3、冷却部;4、第一料仓;5、旋风分离器;6、第二料仓;7、除尘器;8、引风机;9、燃烧器;10、进料管;11、加热器;12、循环管;13、循环泵;14、冷却管;15、导气罩;16、圆锥段;17、柱形段;18、上圆台段;19、上圆柱段;20、下圆台段;21、下圆柱段;22、上圆筒段;23、锥筒段;24、下圆筒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9]本技术的小粒径石灰石焙烧用竖炉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包括炉体、第一料仓4以及粉料收集单元,炉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预热部1、焙烧部2以及冷却部3,预热部1的上端中心位置设有燃烧器9以及若干个环绕燃烧器9布置的进料管10,焙
烧部2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周向均匀间隔布置的加热器11,冷却部3的下端设有冷却管14,冷却部3的上端设有连通冷却部3上段和焙烧部2上段的循环管12,循环管12上设有循环风机,第一料仓4固定连接在炉体的下端,粉料收集单元与第一料仓4上侧连通。
[0020]本实施例中,粉料收集单元包括旋风分离器5、除尘器7、引风机8以及第二料仓6,旋风分离器5的进风口与第一料仓4上侧固定连通,第二料仓6固定连接在旋风分离器5的出料口下侧,旋风分离器5的出风口与除尘器7的进风口固定连接,除尘器7的出风口与引风机8的进风口固定连接。
[0021]本实施例中,预热部1包括圆锥段16以及一体连接在圆锥段16下侧的柱形段17,燃烧器9固定连接在圆锥段16的上端中心位置,若干个进料管10固定连接在圆锥段16的外壁上且与圆锥段16垂直布置。
[0022]本实施例中,焙烧部2包括一体式结构的上圆台段18、上圆柱段19、下圆台段20以及下圆柱段21,上圆台段18为上小下大式结构,上圆台段18上端与柱形段17下端固定连接,上圆柱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粒径石灰石焙烧用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第一料仓以及粉料收集单元,所述炉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预热部、焙烧部以及冷却部,所述预热部的上端中心位置设有燃烧器以及若干个环绕所述燃烧器布置的进料管,所述焙烧部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周向均匀间隔布置的加热器,所述冷却部的下端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部的上端设有连通所述冷却部上段和焙烧部上段的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上设有循环风机,所述第一料仓固定连接在所述炉体的下端,所述粉料收集单元与所述第一料仓上侧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粒径石灰石焙烧用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收集单元包括旋风分离器、除尘器、引风机以及第二料仓,所述旋风分离器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料仓上侧固定连通,所述第二料仓固定连接在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出料口下侧,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出风口与所述除尘器的进风口固定连接,所述除尘器的出风口与所述引风机的进风口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粒径石灰石焙烧用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部包括圆锥段以及一体连接在所述圆锥段下侧的柱形段,所述燃烧器固定连接在所述圆锥段的上端中心位置,若干个所述进料管固定连接在所述圆锥段的外壁上且与所述圆锥段垂直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世勇张运胜郭永涛孙胜徐小云王庆刚
申请(专利权)人:安钢集团冶金炉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