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门防水膜压紧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1556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门防水膜压紧输送装置,属于汽车防水膜技术领域,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支撑架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垫板,且若干个垫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密封箱,对应两个密封箱的相对面通过导管相连通,所述密封箱的正面与滑管背面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滑管内滑动连接有滑杆;该汽车车门防水膜压紧输送装置,通过设置卷簧、密封盖、密封壳、握把和密封箱,与现有技术相比,支持多片防水膜同时放置,且无需过多的放置步骤,从而降低了该输送装置的使用难度,使得该输送装置对防水膜起到了保护效果的同时,提高了该输送装置对防水膜的输送效率,同时对防水膜的质量起到了保障的效果。同时对防水膜的质量起到了保障的效果。同时对防水膜的质量起到了保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车门防水膜压紧输送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防水膜
,具体为一种汽车车门防水膜压紧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部分的汽车的车门钣金会做防水处理,在车门钣金和防水膜之间设置黏贴胶进行固定,目前在对汽车车门防水膜加工完毕后则需要对其进行输送,由于防水膜自身的特殊性,导致其在运输时需要对其进行压紧,从而避免在运输的过程汇总防水膜由于震动而出现变形的情况,但同时运输多个防水膜时则难以避免其发生相互贴附的情况,且若强行将贴附的防水膜取下不仅容易导致防水膜破裂,且运输过程繁琐,难以对运输的效率进行保障,且难以保障防水膜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车门防水膜压紧输送装置,解决了在对汽车车门防水膜加工完毕后则需要对其进行输送,由于防水膜自身的特殊性,导致其在运输时需要对其进行压紧,避免由于外界因素而沾灰或掉落,同时,若采用多片防水膜同步压紧的方式则容易导致多片相互粘合的情况发生,不仅容易导致防水膜在取下时出现撕裂的情况,且单片存放的放置方式繁琐,导致输送装置输送效率难以得到保障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车门防水膜压紧输送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支撑架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垫板,且若干个垫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密封箱,对应两个密封箱的相对面通过导管相连通,所述密封箱的正面与滑管背面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滑管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正面的一端与放置槽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且两个放置槽均开设在密封壳的背面,所述放置槽的内壁与滑管的外表面搭接,所述滑杆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垫,所述活塞垫的外表面与滑管的内壁搭接,所述垫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壁的下表面与密封壳的下表面滑动连接。
[000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密封壳下表面的形状与导向槽内壁下表面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密封壳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卡槽,且两个卡槽内均卡接有旋转装置。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密封壳的上表面通过旋转装置与密封盖的下表面铰接,所述旋转装置的外表面设置有卷簧,所述卷簧的两端分别与旋转装置的外表面和卡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密封壳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密封盖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贴合板,所述贴合板的形状与安装槽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旋转装置由轴承和转轴组成。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密封壳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握把的
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且四个支撑架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密封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位于上方的密封箱和位于下方的密封箱通过连接管相连通,且四个支撑架的相对面与同一个顶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位于底部的密封箱的背面设置有单向阀。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1、该汽车车门防水膜压紧输送装置,通过设置卷簧、密封盖、密封壳、握把和密封箱,在通过握把将密封壳取出后,密封壳上方的密封盖则会在卷簧弹力的作用下快速沿着旋转装置翻转,此时工作人员即可将需要存放转运的防水膜放置在安装槽内,由于密封壳在复位的过程中滑杆则会在滑管内滑动,且下方的密封壳处于被挤压的状态,使得气体会进入上方邻近的密封箱内,使得工作人员在对单个防水膜进行压紧收集完毕后,只需将防水膜放置在弹出的安装槽内并推动密封壳复位,相邻的密封壳就将会推出,降低了该输送装置的输送难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支持多片防水膜同时放置,且无需过多的放置步骤,从而降低了该输送装置的使用难度,使得该输送装置对防水膜起到了保护效果的同时,提高了该输送装置对防水膜的输送效率,同时对防水膜的质量起到了保障的效果。
[0012]2、该汽车车门防水膜压紧输送装置,通过设置安装槽、贴合板和卷簧,在通过握把将密封壳取出时,密封壳上方的密封盖则会在卷簧弹力的作用下向上翻转,且在密封壳完全脱离上方垫板的限制后,密封盖则会快速沿着旋转装置翻转,从而降低了该输送装置的使用难度,由于该输送装置使用时只需拉扯最下方的握把后对防水膜依次进行收集即可,从而避免了单片存放防水膜的繁琐过程,且提高了该输送装置的适用性。
[0013]3、该汽车车门防水膜压紧输送装置,通过设置活塞垫,使得在推动密封壳移动时,活塞垫会将滑管内部的气压传输至密封箱内,避免出现气压浪费的情况,保障了该输送装置在将下方密封壳推入后其上方的密封壳会在压力的作用下滑出,进而保障了该输送装置的实际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垫板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密封壳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图3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支撑架、2垫板、3密封箱、4导管、5滑管、6密封壳、7放置槽、8滑杆、9活塞垫、10导向槽、11卡槽、12旋转装置、13卷簧、14密封盖、15安装槽、16握把、17连接管、18万向轮、19贴合板、20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1]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车门防水膜压紧输送装置,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支撑架1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垫板2,且若干个垫板2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密封箱3,对应两个密封箱3的相对面通过导
管4相连通,密封箱3的正面与滑管5背面的一端相连通,滑管5内滑动连接有滑杆8,滑杆8正面的一端与放置槽7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且两个放置槽7均开设在密封壳6的背面,放置槽7的内壁与滑管5的外表面搭接,滑杆8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垫9,活塞垫9的外表面与滑管5的内壁搭接,垫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导向槽10,导向槽10内壁的下表面与密封壳6的下表面滑动连接,通过设置卷簧13、握把16和密封箱3,使得在压力的作用下,上方的密封壳6则会向外滑出,使得工作人员在对单个防水膜进行压紧收集完毕后,只需对其进行回收即可将邻近的密封壳6推出,降低了该输送装置的输送难度,在保障对防水膜单片收集的同时,降低了该输送装置的使用难度,使得该输送装置对防水膜起到了保护效果的同时,提高了该输送装置对防水膜的输送效率。
[0022]具体的,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密封壳6下表面的形状与导向槽10内壁下表面的形状相适配,密封壳6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卡槽11,且两个卡槽11内均卡接有旋转装置12,因设置有安装槽15、贴合板19和卷簧13,在密封壳6完全脱离上方垫板2的限制后,密封盖14则会快速沿着旋转装置12翻转,从而降低了该输送装置的使用难度,由于该输送装置使用时只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门防水膜压紧输送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支撑架(1)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垫板(2),若干个垫板(2)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密封箱(3),对应两个密封箱(3)的相对面通过导管(4)相连通,所述密封箱(3)的正面与滑管(5)背面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滑管(5)内滑动连接有滑杆(8);所述滑杆(8)正面的一端与放置槽(7)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且两个放置槽(7)均开设在密封壳(6)的背面,所述放置槽(7)的内壁与滑管(5)的外表面搭接,所述滑杆(8)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垫(9),所述活塞垫(9)的外表面与滑管(5)的内壁搭接,所述垫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导向槽(10),所述导向槽(10)内壁的下表面与密封壳(6)的下表面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门防水膜压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壳(6)下表面的形状与导向槽(10)内壁下表面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密封壳(6)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卡槽(11),且两个卡槽(11)内均卡接有旋转装置(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车门防水膜压紧输送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洋胡余友王厚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森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