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车架纵梁多种厚度的夹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09393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车架纵梁多种厚度的夹紧结构,包括L形支座,其水平段上设有水平垫块,竖直段上设有竖直垫块,L形支座的下方设有油缸,油缸的活塞杆沿支座的水平段平行向外延伸设置,活塞杆的端部铰接有竖直方向设置的压臂,活塞杆铰接部上方的压臂上设有铰接孔、通过铰接座铰接于位于活塞杆上方的支座上构成杠杆支点,压臂的上部正对竖直垫块方向连接有压杆,压杆的前端设有球头,球头嵌装于压头中形成万向球面连接结构,压头与车架纵梁的抵接面为平面、与竖直垫块配合构成纵梁的夹紧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适应可自动适应不同板厚的纵梁,更换车型时不需要调整压头,并确保压头平面与纵梁内侧完整贴合。头平面与纵梁内侧完整贴合。头平面与纵梁内侧完整贴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车架纵梁多种厚度的夹紧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车架拼装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车架纵梁多种厚度的夹紧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商用车车架生产时,在总拼工位需要对纵梁进行定位并夹紧,以确保车架的装配尺寸,通常需要总拼夹具来进行车架拼装,总拼夹具多采用连杆结构对纵梁内腹面进行压紧,连杆夹紧机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夹紧力强,可靠性高。可在车架拼装过程中提供足够的夹紧力,保证车架装配尺寸。
[0003]但是连杆夹紧结构存在弊端是:针对一种车架调整压头到合适位置后,可使压头和车架纵梁内侧贴合,但当更换车型,纵梁板厚发生变化时,压头不能与纵梁内侧完全贴合,压头与纵梁内侧从面接触变成线接触、甚至点接触。压头会在纵梁内侧产生压痕,影响外观质量。若想达到较好的压紧效果,需要重新调整压头的位置,对于频繁更换车型的生产线来说,操作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不同车型的纵梁定位夹紧中频繁调整压头位置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车架纵梁多种厚度的夹紧结构,更换车型不用调整压头位置,操作方便、具有通用性。...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车架纵梁多种厚度的夹紧结构,包括L形支座,其特征在于:L形支座的水平段上设有水平垫块,竖直段上设有竖直垫块,水平垫块和竖直垫块构成槽型纵梁腹面外侧和下翼面的支撑限位部,L形支座的下方设有油缸,油缸的活塞杆沿支座的水平段平行向外延伸设置,活塞杆的端部铰接有竖直方向设置的压臂,活塞杆铰接部上方的压臂上设有铰接孔、通过铰接座铰接于位于活塞杆上方的支座上构成杠杆支点,压臂的上部正对竖直垫块方向连接有压杆,压杆的前端设有球头,球头嵌装于压头中形成万向球面连接结构,压头与车架纵梁的抵接面为平面、与竖直垫块配合构成纵梁的夹紧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车架纵梁多种厚度的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臂的上部正对竖直垫块方向连接有压杆,具体连接结构为,压臂上设有螺纹孔、压杆上设有对应的螺纹杆,压杆与压臂通过螺纹连接,并设有限制压杆周向转动的防松结构。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震徐书军毕亚球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汉唐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