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边NMOS浮地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0856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边NMOS浮地驱动电路,属于电子电路领域。浮地产生电路、高压浮地时钟产生电路和自适应三级电荷泵产生VIN+12V的电源VDD_chg,VDD_gate产生电路和GATE驱动电源产生电路产生自适应驱动电压GATE,GATE电压跟随输出OUT变化,避免在启动过程中栅源电压Vgs突变而产生很大的瞬态电流。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自举电荷泵原理,在不采用外部BOOST电容下,可轻松驱动高端NMOS功率管;功率管NMOS的栅极电压自适应跟随源端电压,从而避免了启动/工作过程中由于栅极/源极电压不同步造成的输出电流跳变。变。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边NMOS浮地驱动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电路
,特别涉及一种高边NMOS浮地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子保险丝应用电路如图1所示,应用于电源前端通路,当检测到输入过流或过压异常情况,会通过自发减小高端NMOS管栅源电压,增大导通阻抗,触发过温保护从而关断高端NMOS管,以保护连接设备不受损坏。
[0003]正常工作时,NMOS管常通,为了降低导通损耗,要求NMOS管导通阻抗足够小。高端NMOS管导通时要达到足够小的导通阻抗,要求栅源电压Vgs电压足够大(大于通常的NMOS的阈值电压Vth,通常2.5V)以及Vds(外置NMOS的漏源电压)以使NMOS管工作在线性区(满足Vgs>Vth,Vds<Vgs

Vth)。为了使NMOS管GATE电压大于电源VIN,需要设计内部charge

pump(电荷泵)电路,同时由于out端是动态的,所以亟需chargeup(充电)是自适应chargepump电路。
专利技术内容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边NMOS浮地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浮地产生电路、高压浮地时钟产生电路、自适应三级电荷泵、VDD_gate产生电路以及GATE驱动电源产生电路;其中所述浮地产生电路、所述高压浮地时钟产生电路和所述自适应三级电荷泵产生VIN+12V的电源VDD_chg,所述VDD_gate产生电路和所述GATE驱动电源产生电路产生自适应驱动电压GATE,GATE电压跟随输出OUT变化,避免在启动过程中栅源电压Vgs突变而产生很大的瞬态电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边NMOS浮地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地产生电路包括电阻(R31)、电阻(R32)、PMOS管(P30)、PMOS管(P31)、PMOS管(P32)、PMOS管(P33)和电流源(I31)、电流源(I32)、电流源(I33)、电流源(I34);电阻(R31)的第一端、电流源(I32)的输入端、电阻(R32)的第一端、电流源(I34)的输入端均连接电源VIN;电阻(R31)的第二端和电流源(I31)的输入端相连,电流源(I31)的输出端接地;PMOS管(P31)的栅端连接在电阻(R31)的第二端和电流源(I31)的输入端之间,源端连接电流源(I32)的输出端,漏端接地;PMOS管(P32)的源端连接电流源(I32)的输出端,栅端与自身漏端共同连接PMOS管(P33)的源端;电阻(R32)的第二端连接电流源(I33)的输入端,电流源(I33)的输出端接地;PMOS管(P33)的栅端和自身漏端、PMOS管(P30)的栅端共同连接在电阻(R32)的第二端和电流源(I33)的输入端之间,PMOS管(P30)的源端连接电流源(I34)的输出端,漏端接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边NMOS浮地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源(I32)>电流源(I33),所述PMOS管(MP31)、PMOS管(MP32)、PMOS管(MP33)、PMOS管(MP30)均为同类型的高压PMOS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边NMOS浮地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浮地时钟产生电路包括电流源(I41)、电流源(I42)、PMOS管(P41)、NMOS管(N41)、施密特非门电路(NOT41)、非门(NOT42)、非门(NOT43)、缓冲器(INV41)、缓冲器(INV42)和电容(C41);电流源(I41)的输入端连接电源VIN,输出端连接PMOS管(P41)的源端;PMOS管(P41)的漏端和NMOS管(N41)的漏端共同连接施密特非门电路(NOT41)的输入端,PMOS管(P41)的栅端和NMOS管(N41)的栅端共同连接非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妹雄王萌张明杰欧家茂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明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