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煤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0556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合煤输送装置,包括按配合煤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配煤盘、出料输送机、原有转运输送机、粉碎机、进料输送机和煤塔,其中,所述出料输送机和原有转运输送机之间设置有用于对从配煤盘内输送出的配合煤进行筛分的交叉筛,交叉筛的筛孔孔径为3mm;所述交叉筛的筛上物出料口与原有转运输送机的前端入料口连接,交叉筛的筛下物出料口连接有新增转运输送机,新增转运输送机的末端出料口与进料输送机的入料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配煤后、入粉碎机前的转运过程中增加交叉筛,不但降低了入炉煤中细度<0.5mm的组分占比,从而提高了焦炭质量,还提高了配煤盘上煤量,从而降低配煤盘开机时间,进而降低了运行成本。进而降低了运行成本。进而降低了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合煤输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焦炭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配合煤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煤炭焦化过程的入炉煤一般要求是粒度在3毫米以下的混合煤,混合煤的成分包括焦煤、瘦煤、肥煤和气煤等。
[0003]现有技术下,用于制取入炉煤的焦化备煤系统一般先将多种煤混合形成混合煤后再送入破碎机进行破碎。经研究,降低入炉煤中细度<0.5mm的组分占比,对焦炭质量有正向作用。因此,能有效降低入炉煤中细度<0.5mm的组分占比,从而提高焦炭质量,是现阶段本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合煤输送装置,可有效降低入炉煤中细度<0.5mm的组分占比,从而提高焦炭质量。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配合煤输送装置,包括按配合煤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配煤盘、出料输送机、原有转运输送机、粉碎机、进料输送机和煤塔,其中,所述出料输送机和原有转运输送机之间设置有用于对从配煤盘内输送出的配合煤进行筛分的交叉筛,交叉筛的筛孔孔径为3mm;所述交叉筛的筛上物出料口与原有转运输送机的前端入料口连接,交叉筛的筛下物出料口连接有新增转运输送机,新增转运输送机的末端出料口与进料输送机的入料口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配煤盘为分别储存有一种配合煤的若干个。
[0008]优选的,所述出料输送机与配煤盘一一对应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交叉筛与出料输送机一一对应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原有转运输送机包括依次串联的若干个转运输送机,原有转运输送机的前端入料口与各交叉筛的筛上物出料口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新增转运输送机包括依次串联的若干个转运输送机,新增转运输送机的前端入料口与各交叉筛的筛下物出料口连接。
[0012]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0013]本技术通过在配煤后、入粉碎机前的转运过程中增加交叉筛,使配合煤先经过交叉筛,筛下配合煤中细度≤3mm的煤种不再进入粉碎机粉碎,筛上配合煤中细度>3mm的煤种进行选择性粉碎,从而减少配合煤中细度≤3mm煤种进入粉碎机粉碎,进而降低入炉煤中细度<0.5mm的组分占比,使入炉煤中3

0.5mm粒级分布更趋于集中,入炉煤粒度分布更合理,不但提高了焦炭质量,还提高了配煤盘上煤量,从而降低配煤盘开机时间,进而降低了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0016]其中:1.配煤盘、2.出料输送机、3.交叉筛、4.原有转运输送机、5.新增转运输送机、6.粉碎机、7.进料输送机、8.煤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一种配合煤输送装置,结合图1至图2所示,包括按配合煤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配煤盘1、出料输送机2、原有转运输送机4、粉碎机6、进料输送机7和煤塔8。
[0019]配煤盘1为若干个,分别储存有一种配合煤,本实施例以两个配煤盘1为例。
[0020]出料输送机2的数量与配煤盘1的数量一致,且分别与配煤盘1一一对应设置,出料输送机2用于将配煤盘1内的配合煤进行向外输送。
[0021]出料输送机2和原有转运输送机4之间设置有交叉筛3,交叉筛3的数量与出料输送机2的数量一致,且分别与出料输送机2一一对应设置。交叉筛3用于对从配煤盘1内输送出的配合煤进行筛分,经交叉筛3筛分后的配合煤分为筛上物和筛下物,交叉筛3的筛孔孔径为3mm,从而使得筛上物的细度>3mm,筛下物的细度≤3mm。
[0022]原有转运输送机4包括若干个转运输送机,若干个转运输送机依次串联,形成转运路线。原有转运输送机4的前端入料口与各交叉筛3的筛上物出料口连接,原有转运输送机4的末端出料口与粉碎机6连接,从而将各交叉筛3上的筛上物混合形成细度>3mm的混合煤并转运至粉碎机6。粉碎机6对细度>3mm的混合煤进行粉碎。
[0023]交叉筛3的筛下物出料口连接有新增转运输送机5,新增转运输送机5包括若干个转运输送机,若干个转运输送机同样依次串联,形成转运路线。新增转运输送机5的前端入料口与各交叉筛3的筛下物出料口连接,从而将各交叉筛3上的筛下物混合形成细度≤3mm的混合煤并进行转运。
[0024]进料输送机7的入料口与新增转运输送机5的末端出料口和粉碎机6的出料口连接,从而将细度≤3mm的混合煤与粉碎后的混合煤进行混合形成入炉煤并进行输送。进料输送机7的出料口与煤塔8的入料口连接,从而间将入炉煤输送至煤塔8进行焦炭的生产。
[0025]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在配煤后、入粉碎机6前的转运过程中增加交叉筛3,使配合煤先经过交叉筛3,筛下配合煤中细度≤3mm的煤种不再进入粉碎机6粉碎,筛上配合煤中细度>3mm的煤种进行选择性粉碎,从而减少配合煤中细度≤3mm煤种进入粉碎机6粉碎,进而降低入炉煤中细度<0.5mm的组分占比,使入炉煤中3

0.5mm粒级分布更趋于集中,入炉煤粒度分布更合理,不但可提高焦炭质量,使焦炭反应后CSR%提高2.1%、M25冷强度提高2.5%、焦炭平均粒径提升1.5mm,而且还可提高配煤盘1上煤量(由650吨/小时提高至800吨/小时),配煤盘开机时间由16小时降低至13小时,降低运行成本约198.08万元/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配合煤输送装置,包括按配合煤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配煤盘(1)、出料输送机(2)、原有转运输送机(4)、粉碎机(6)、进料输送机(7)和煤塔(8),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输送机(2)和原有转运输送机(4)之间设置有用于对从配煤盘(1)内输送出的配合煤进行筛分的交叉筛(3),交叉筛(3)的筛孔孔径为3mm;所述交叉筛(3)的筛上物出料口与原有转运输送机(4)的前端入料口连接,交叉筛(3)的筛下物出料口连接有新增转运输送机(5),新增转运输送机(5)的末端出料口与进料输送机(7)的入料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煤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煤盘(1)为分别储存有一种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路平王秀彪田蜜吴志强杨金亮闫峰张瑞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旭阳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