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指定场所周边停车区域的资源共享方法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640486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指定场所周边停车区域的资源共享方法及存储介质,属于停车资源共享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构建外来车辆峰值限流模型、停车督导模型、警情高发时段预警模型、外来车辆构建超时提示模型、以及措施干预模型。实现关于指定场所的外来车辆限流管理、问题小区重点整治、核心时段加强巡逻干预、外来车辆超时提醒、逾期车辆强制拖离的管理工作闭环。逾期车辆强制拖离的管理工作闭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指定场所周边停车区域的资源共享方法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停车资源共享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指定场所周边停车区域的资源共享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高铁站、汽车站、机场、商场等地的车位数量、价格高,很多车主更倾向将私家车停放在周边停车区域中,导致停车区域内的外来车辆数量增多,导致移车纠纷、损坏汽车等负面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停车区域内车辆、居民的正常生活。重点场所周边停车区域的外来车辆管理,成为了公安、交通等管理部门的重点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特定场所周边停车区域停车资源共享方法。以停车区域基础信息、车辆轨迹信息为基础,与实有人口信息、人员关系数据、机动车登记信息、警情数据、12345政务服务数据等数据资源进行关联碰撞,运用数据建模手段,构建外来车辆峰值限流、共享车位负载均衡、频繁触及峰值停车区域督导、停车区域警情高发时段预警、外来车辆超时短信提示、强制措施干预等模型,以辅助人工巡查、督导。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指定场所周边停车区域的资源共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位于指定场所周边预定范围内的停车区定义为停车区域;创建外来车辆峰值限流模型,计算得到每个停车区域的实时外来车位余量,结合指定场所的实时车位余量设立指定场所与停车区域之间的动态电子提示牌;基于动态电子提示牌对外来车辆进行动态引导,实现指定场所与停车区域之间、以及停车区域相互之间车位压力的动态均衡;构建停车督导模型,对每个停车区域进行至少两个维度的数值统计:触及峰值频率、高于峰值时长;对频繁触及峰值以及长时间高于峰值的停车区域进行督导:针对频繁触及峰值的停车区域,减少外来车辆进入;针对长时间高于峰值的停车区域,控制外来车辆的停留时间,进行车辆引导疏通。
[000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构建警情高发时段预警模型,基于停车区域实时的外来车辆情况计算对应停车问题数量,当≥1时,表明潜在发生损毁汽车、移车纠纷的可能性较大,满足预警条件;还包括:定义停车区域饱和度表示停车区域外来车辆的饱和情况,基于车辆的历史行为抽取处涉事车辆,将涉事车辆和所在停车区域的停车区域饱和度相结合生成高风险库;若高风险库中,同个车牌在不同饱和度的情况下分别有过涉事行为,则保留饱和度最低的一条记录;
基于停车区域的实时停车区域饱和度与高风险库的记录判断是否满足预警条件。
[000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构建外来车辆构建超时提示模型,对停车区域的外来车辆进出情况进行监控,实时计算每辆外来车辆停留时间,由下式计算得出:式中,表示当前时间,表示外来车辆进入停车区域的时间,若停留时间大于第一预定时长,则发送短信进行告知;针对发送短信进行告知的车辆进行更高频率的监控,若停留时间大于第二预定时长,则采取对应执行措施,其中第二预定时长大于第一预定时长。
[000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外来车辆峰值限流模型的创建流程如下:获取停车区域的日常停车信息,基于所述日常停车信息计算得到不同时段的最大内部车辆数,其中,i的取值为0或1,0表示工作日,1表示非工作日;j的取值为0

23内所有整数,表示统计的小时段;于最大内部车辆数中筛选出每小时段的拥有固定车位的平均数量;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得到外来车辆最大峰值;;式中,表示停车区域内的总车位数,表示固定车位数,为余量系数。
[000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动态均衡的实现方式如下:基于外来车辆最大峰值、实时外来车辆数量以及指定场所的实时车位余量构建负载均衡算法,所述负载均衡算法如下:计算停车区域的实时外来车位余量,记为:;式中,表示停车区域内实时的外来车辆数量;对应的,关于停车区域k的实时外来车位余量记为;将计算得到的实时外来车位余量、指定场所的实时车位余量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实时动态排列,构建队列;通过动态电子提示牌显示列队,按照列队顺序进行停车优先级推送和引导。
[000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不同时段的最大内部车辆数和每小时段的拥有固定车位的平均数量的获取方式如下:统计工作日内每个小时停车区域内存在的所有车辆信息,筛选计算其中业主登记车辆及关系人车辆的数量,取最大值得出工作日内每小时段的非外来车辆最大数量,记为, 的取值为0

23内所有整数,表示统计的小时段;于 中筛选计算其中拥有固定车位的车辆数量,取平均值得出工作日内每小时段的拥有固定车位的平均数量,记为;统计节假日内每个小时停车区域内存在的所有车辆信息,筛选计算其中业主登记
车辆及关系人车辆的数量,取最大值得出节假日内每小时段的非外来车辆最大数量,记为;于 中筛选计算其中拥有固定车位的车辆数量,取平均值得出节假日内每小时段的拥有固定车位的平均数量,记为;则工作日内每小时段的非外来车辆最大数量和节假日内每小时段的非外来车辆最大数量统称为;工作日内每小时段的拥有固定车位的平均数量和节假日内每小时段的拥有固定车位的平均数量统称为。
[00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停车督导模型的构建流程如下:基于停车区域设定峰值,对每个停车区域的外来车辆进行实时监控,以小时为单位,计算外来车辆数量与峰值的差值,判断是否达到峰值,统计触及峰值频率和高于峰值时长;触及峰值频率的统计过程如下:当某一小时的数量从峰值之下升至峰值以上时,记为一次触及,以参数T表示单位时间周期,定时统计T周期内每个停车区域触及峰值的个数记为,k表示不同的停车区域;的计算公式如下:;其中,表示的方程如下:其中,表示t时刻第k个停车区域的外来车辆数量;表示t时刻第k个停车区域允许的外来车辆峰值;按照周期T统计得到的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对值高于第一阈值的停车区域进行督导;高于峰值时长的统计过程如下:定时统计T周期内每个停车区域连续高于峰值的时间长度记为,的计算公式如下:;其中表示的方程如下:;按照周期T统计得到的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对值高于第二阈值的停车区域进行督导。
[00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基于停车问题数量的警情高发时段预警模型的构建流程如下:获取指定时间段内的各小时停车区域的外来车辆数量、非外来车辆数量、总车位数、固定车位数,采用以下计算公式计算各小时对应的停车问题数量:;式中,、、、、均为参数值;还包括: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得到停车区域饱和度sat:
;式中,表示停车区域内实时的外来车辆数量,表示外来车辆最大峰值;基于高风险库的警情高发时段预警模型的构建流程如下:当高风险库中的车辆再次进入停车区域时,若当前的停车区域饱和度低于该车辆在该风险库中对应的停车区域饱和度的10%以上,则不满足预警条件;反之满足预警条件,阻止入内;当停车区域内已存在高风险库中的外来车辆,若停车区域的实时停车区域饱和度低于高风险库中该外来车辆记录的停车区域饱和度的则不满足预警条件;反之满足预警条件,采取强制性措施。
[001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高风险库为每日实时更新,其更新流程如下:若当前停车区域的外来车辆于昨日存在涉事行为,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指定场所周边停车区域的资源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位于指定场所周边预定范围内的停车区定义为停车区域;创建外来车辆峰值限流模型,计算得到每个停车区域的实时外来车位余量,结合指定场所的实时车位余量设立指定场所与停车区域之间的动态电子提示牌;基于动态电子提示牌对外来车辆进行动态引导,实现指定场所与停车区域之间、以及停车区域相互之间车位压力的动态均衡;构建停车督导模型,对每个停车区域进行至少两个维度的数值统计:触及峰值频率、高于峰值时长;对频繁触及峰值以及长时间高于峰值的停车区域进行督导:针对频繁触及峰值的停车区域,减少外来车辆进入;针对长时间高于峰值的停车区域,控制外来车辆的停留时间,进行车辆引导疏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指定场所周边停车区域的资源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构建警情高发时段预警模型,基于停车区域实时的外来车辆情况计算对应停车问题数量,当≥1时,表明潜在发生损毁汽车、移车纠纷的可能性较大,满足预警条件;还包括:定义停车区域饱和度表示停车区域外来车辆的饱和情况,基于车辆的历史行为抽取处涉事车辆,将涉事车辆和所在停车区域的停车区域饱和度相结合生成高风险库;若高风险库中,同个车牌在不同饱和度的情况下分别有过涉事行为,则保留饱和度最低的一条记录;基于停车区域的实时停车区域饱和度与高风险库的记录判断是否满足预警条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指定场所周边停车区域的资源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构建外来车辆构建超时提示模型,对停车区域的外来车辆进出情况进行监控,实时计算每辆外来车辆停留时间,由下式计算得出:式中,表示当前时间,表示外来车辆进入停车区域的时间,若停留时间大于第一预定时长,则发送短信进行告知;针对发送短信进行告知的车辆进行更高频率的监控,若停留时间大于第二预定时长,则采取对应执行措施,其中第二预定时长大于第一预定时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指定场所周边停车区域的资源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来车辆峰值限流模型的创建流程如下:获取停车区域的日常停车信息,基于所述日常停车信息计算得到不同时段的最大内部车辆数,其中,i的取值为0或1,0表示工作日,1表示非工作日;j的取值为0

23内所有整数,表示统计的小时段;于最大内部车辆数中筛选出每小时段的拥有固定车位的平均数量;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得到外来车辆最大峰值;;式中,表示停车区域内的总车位数,表示固定车位数,为余量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指定场所周边停车区域的资源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均衡的实现方式如下:基于外来车辆最大峰值、实时外来车辆数量以及指定场所的实时车位余量构建负载均衡算法,所述负载均衡算法如下:计算停车区域的实时外来车位余量,记为:;式中,表示停车区域内实时的外来车辆数量;对应的,关于停车区域k的实时外来车位余量记为;将计算得到的实时外来车位余量、指定场所的实时车位余量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实时动态排列,构建队列;通过动态电子提示牌显示列队,按照列队顺序进行停车优先级推送和引导。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指定场所停车区域的资源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时段的最大内部车辆数和每小时段的拥有固定车位的平均数量的获取方式如下:统计工作日内每个小时停车区域内存在的所有车辆信息,筛选计算其中业主登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恺翔吕晓宝王元兵王海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曙光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