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片成型辊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0481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极片成型辊压设备。一种极片成型辊压设备,包括机架、控制系统以及位于机架上的第一复合辊压机构和第二复合辊压机构,第一复合辊压机构和第二复合辊压机构分别包括若干个并排设置的压辊,且相邻的压辊的转动方向相反;且相邻压辊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复合辊压机构和第二复合辊压机构之间间隔有极片成型通道,第一复合辊压机构上设有第一辊缝调节机构,第二复合辊压机构上设有第二辊缝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六辊辊压结构,使极片复合材料先经过预压再经过二次辊压,极片的压实密度变大,加热时间变长,并且每相邻的压辊之间的辊缝可以根据实际工艺进行精准的调节,使得加工成型的极片厚度更加均匀,满足更高的标准要求。足更高的标准要求。足更高的标准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片成型辊压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极片加工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极片成型辊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锂电池极片的辊压过程中,因电池的能量密度问题,对极片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且现有的工艺基本由配料

制浆

搅拌

涂布

辊压的方式进行生产,流程长,且对于浆料的配方,涂布的均匀性等等都有严格要求,涂布烘箱中又易产生NMP等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有的采用复合干粉材料辊压成型的极片生产设备,由于极片仅经过一次热压成型,对极片的厚度无法实现更精确均匀的控制;无法满足现有对极片精度越来越高的要求。例如,目前技术手段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电极的干法制备设备,该设备中放卷装置用于对覆膜基材进行放卷;上料装置用于将原料粉末均匀地布置在覆膜基材上;热压装置用于将所述原料粉末轧制形成极片,收卷装置用于将覆膜基材和极片进行收卷;制备设备中仅通过2个过渡辊进行热压成型,复合干粉材料热压在集流体上的时间和距离较短,对极片的厚度无法实现更精确均匀的控制;无法满足现有对极片精度越来越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制备设备中仅通过2个过渡辊进行热压成型,复合干粉材料热压在集流体上的时间和距离较短,对极片的厚度无法实现更精确均匀的控制;无法满足现有对极片精度越来越高的要求的问题,提供一种极片成型辊压设备。本技术能够实现对极片厚度更加精准均匀的控制。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极片成型辊压设备,包括机架、控制系统以及位于所述机架上且并排设置的第一复合辊压机构和第二复合辊压机构,所述第一复合辊压机构和所述第二复合辊压机构分别包括若干个并排设置的压辊,且相邻的压辊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复合辊压机构和第二复合辊压机构之间间隔有极片成型通道,所述极片成型通道的一端设有集流体入口、另一端为极片出口,所述第一复合辊压机构远离所述第二复合辊压机构的一端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复合辊压机构中各相邻的压辊之间辊缝的第一辊缝调节机构,所述第二复合辊压机构远离所述第一复合辊压机构的一端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复合辊压机构中各相邻的压辊之间辊缝以及极片成型通道大小的第二辊缝调节机构。
[000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复合辊压机构包括并排设置的3个压辊,分别为第一压辊、第二压辊和第三压辊,所述第三压辊与所述第二复合辊压机构之间形成所述极片成型通道,所述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之间间隔有第一辊缝,所述第一辊缝的上方设有第一入料通道。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辊缝调节机构包括2组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调节单元,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包括第一油缸、第二油缸、与所述机架的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一联动框以及与所述第一联动框的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二联动框,所述第一油缸的缸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的
内侧壁上,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联动框一端的外侧壁连接,所述第一联动框内的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二压辊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油缸和所述第二联动框位于所述第一联动框的框内,所述第二油缸的缸体与所述第一联动框远离所述第一轴承一端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联动框一端的外侧壁连接,所述第二联动框的内部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压辊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机架上在所述第三压辊的两端对应的位置均分别设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压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轴承转动连接。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复合辊压机构包括并排设置的的3个压辊,分别为第四压辊、第五压辊和第六压辊,所述第四压辊与所述第三压辊之间形成所述极片成型通道,所述第五压辊和第六压辊之间间隔有第二辊缝,所述第二辊缝的上方设有第二入料通道。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辊缝调节机构包括2组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二调节单元,所述第二调节单元包括第三油缸、与所述机架的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三联动框以及位于所述第三联动框框内的第四油缸、第四联动框、第五油缸和第五联动框,所述第四联动框与所述第三联动框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油缸的缸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三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三联动框一端的外侧壁连接,所述第三联动框的另一端设有第四轴承,所述第四压辊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四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油缸的缸体固定设于所述第三联动框远离所述第三轴承一端的内侧壁上,所述第四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四联动框的一端的外侧壁连接,所述第四联动框内的另一端设有第五轴承,所述第五压辊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五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五油缸和第五联动框位于所述第四联动框的框内,所述第五联动框与所述第四联动框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五油缸的缸体与所述第四联动框远离所述第四轴承一端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五联动框一端的外侧壁连接,所述第五联动框的内部设有第六轴承,所述第六压辊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六轴承转动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第三油缸、第四油缸、第五油缸和第六油缸内部均分别设有用于检测对应油缸伸缩行程的位移传感器,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位移传感器独立控制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第三油缸、第四油缸、第五油缸和第六油缸均分别通过对应设有的伺服液控阀进行液压控制,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伺服液控阀独立控制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第三油缸、第四油缸、第五油缸、第六油缸的活塞杆相互平行。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联动框、第二联动框、第三联动框、第四联动框和第五联动框分别为矩形结构。
[0013]优选的,各个联动框之间、联动框与机架之间均通过设有的衬板滑动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采用干法制备工艺,采用六辊辊压结构,加入的干粉复合材料依次经过预压、二次压延以及最终压合成型的三道工艺,使极片复合材料先经过预压再经过二次辊压,极片的压实密度变大,加热时间变长,并且每相邻的压辊之间的辊缝可以根据实际工艺进行精准的调节,使得加工成型的极片厚度更加均匀,满足更高的标准要求;并且本实
施例的工艺与以往工艺完全不同,更加简洁,减少了配方搅拌,涂布,烘箱等工艺流程,使极片的生产成本更低。
[0016]2、本技术中所有油缸均配备位移传感器,油缸的液压采用伺服液压系统,精度更高的控制辊缝,分别实现控制每个辊缝的精度,使最终的极片厚度均匀。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中各压辊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中极片复合材料的辊压走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片成型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0)、控制系统以及位于所述机架(100)上且并排设置的第一复合辊压机构和第二复合辊压机构,所述第一复合辊压机构和所述第二复合辊压机构分别包括若干个并排设置的压辊,且相邻的压辊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复合辊压机构和第二复合辊压机构之间间隔有极片成型通道(34),所述极片成型通道(34)的一端设有集流体入口、另一端为极片出口,所述第一复合辊压机构远离所述第二复合辊压机构的一端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复合辊压机构中各相邻的压辊之间辊缝的第一辊缝调节机构,所述第二复合辊压机构远离所述第一复合辊压机构的一端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复合辊压机构中各相邻的压辊之间辊缝以及极片成型通道(34)大小的第二辊缝调节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成型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辊压机构包括并排设置的3个压辊,分别为第一压辊(1)、第二压辊(2)和第三压辊(3),所述第三压辊(3)与所述第二复合辊压机构之间形成所述极片成型通道(34),所述第一压辊(1)和第二压辊(2)之间间隔有第一辊缝(31),所述第一辊缝(31)的上方设有第一入料通道(1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成型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缝调节机构包括2组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调节单元(10),所述第一调节单元(10)包括第一油缸(11)、第二油缸(13)、与所述机架(100)的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一联动框(12)以及与所述第一联动框(12)的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二联动框(14),所述第一油缸(11)的缸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100)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油缸(11)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联动框(12)一端的外侧壁连接,所述第一联动框(12)内的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一轴承(16),所述第二压辊(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轴承(16)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油缸(13)和所述第二联动框(14)位于所述第一联动框(12)的框内,所述第二油缸(13)的缸体与所述第一联动框(12)远离所述第一轴承(16)一端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油缸(13)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联动框(14)一端的外侧壁连接,所述第二联动框(14)的内部设有第二轴承(15),所述第一压辊(1)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轴承(15)转动连接,所述机架(100)上在所述第三压辊(3) 的两端对应的位置均分别设有第三轴承(17),所述第三压辊(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轴承(17)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片成型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合辊压机构包括并排设置的3个压辊,分别为第四压辊(4)、第五压辊(5)和第六压辊(6),所述第四压辊(4)与所述第三压辊(3)之间形成所述极片成型通道(34),所述第五压辊(5)和第六压辊(6)之间间隔有第二辊缝(32),所述第二辊缝(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玉林陈哲周攀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赢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