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挂式井下越障救援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矿用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悬挂式井下越障救援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煤矿是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当煤层离地表远时,一般选择向地下开掘巷道采掘煤炭。在进行井下煤矿开采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者矿区因素极易产生事故。通常矿井较深时,由于救援环境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人工下井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通常通过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救援,以及环境和生命体的探测,确定待救援人员所处位置和救援环境的探测。
[0003]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救援机器人包括轮式机器人和悬挂式机器人。这两类机器人适用的场合并不相同。轮式机器人更适合较为平缓的巷道救援,但其极易受到地形和环境的影响。而悬挂式机器人不受地形以及环境的影响,适合巡检和生命探测,但其需要在巷道预设钢丝绳作为引导轨道。
[0004]然而,在绳索上行走需要提供稳定的夹持引导,避免产生脱落,而钢丝绳由于其自重加上悬挂在绳上的机器人的重量,导致其产生一定的向下弧度,因此需要预设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式井下越障救援机器人,包括巷道的壁上固定的多个锚杆(1),多个所述锚杆(1)上固定搭接有钢丝绳(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台(4);L型架板(3),倒置,其下端与所述移动台(4)的顶部固定连接;两组行走轮结构,一组固定架设在所述L型架板(3)的顶板底部,并通过一组气动传动组件,驱动行走轮结构沿所述钢丝绳(7)行走;另一组通过弹性组件,弹性活动插接在所述L型架板(3)顶板的底部;所述行走轮结构中的行走轮周向开设有与所述钢丝绳(7)卡接的凹槽;两组弹性伸缩座,分别位于行走轮结构和活动轮结构的下方,并均架设在所述移动台(4)的顶部;两组护板(25),底部分别与两组所述弹性伸缩座的伸缩端球面配合;每组所述护板(25)顶部的轴向开设有与钢丝绳(7)配合的弧面槽,以及位于弧面槽两侧的引导槽;每个所述锚杆(1)位于钢丝绳(7)的两侧底部,均固定设置有两组方向相反、末端倾斜向钢丝绳(7)的引导杆(8);同侧的两组所述引导杆(8)均与两组所述护板(25)同侧的引导槽配合;执行台(6),通过角度调节组件架设在所述移动台(4)的底部,架设有多组传感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式井下越障救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活动杆(23),穿过所述L型架板(3),并与所述L型架板(3)滑动配合;限位板(9),固定设置在所述活动杆(23)的上端;所述限位板(9)底部的两端分别通过限位弹簧(22)与所述L型架板(3)顶板的顶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挂式井下越障救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结构包括:轮架(24);两组所述轮架(24)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活动杆(23)的下端以及L型架板(3)顶板的底部;所述轮架(24)内转动设置有胶轮(21),所述胶轮(21)开设有与钢丝绳(7)配合的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式井下越障救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弹性伸缩座均包括:套筒(27),固定插接在所述移动台(4)顶部;升降柱(26),下端活动设置在所述套筒(27)中,端部与套筒(27)的底部通过连接弹簧限位;所述升降柱(26)的顶部通过球关节与所述护板(25)的底部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式井下越障救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25)的弧面槽的表面嵌设有若干个钢球,若干个所述钢球与所述钢丝绳(7)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式井下越障救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传动组件包括:立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