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氟代苯甲醛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9852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氟代苯甲醛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式I所示的取代的二氯氟苯进行氯甲基化反应,得到式II所示氯甲基取代的二氯氟苯;2)将步骤1)所提供的式II所示氯甲基取代的二氯氟苯进行氯化反应,得到式I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氟代苯甲醛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多氟代苯甲醛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三氟苯甲醛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可用于合成各种医药合液晶材料。例如2,4,5

三氟苯甲醛可用于合成降压药西他列汀,2,4,6

三氟苯甲醛可用于合成吉利德公司开发的治疗HIV的药物Bicteravir,而2,3,4

三氟苯甲醛可以合成多种2,3,4

三氟二苯乙炔类液晶化合物,也可用于合成喹诺酮类抗菌药如氧氟沙星、洛美沙星、诺氟沙星等广泛使用的沙星类抗生素。现有技术中三氟苯甲醛制备存在反应路线长,转化率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氟代苯甲醛的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如式IV所示的多氟代苯甲醛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1)将式I所示的取代的二氯氟苯进行氯甲基化反应,得到式II所示氯甲基取代的二氯氟苯,
[0006][0007]其中,R1、R2、R3其中一个为氟,其余为氢;
[0008]2)将步骤1)所提供的式II所示氯甲基取代的二氯氟苯进行氯化反应,得到式II

所示二氯甲基取代的二氯氟苯;
[0009][0010]3)将步骤2)所提供式II

所示二氯甲基取代的二氯氟苯再进行水解反应,得到式III所示甲酰基取代的二氯氟苯;
[0011][0012]4)将步骤3)所提供的式III所示甲酰基取代的二氯氟苯进行氟化反应,得到式IV所示的多氟代苯甲醛;
[0013][0014]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如式IV所示的多氟代苯甲醛,采用本专利技术前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多氟代苯甲醛的制备方法,采用易购得的化工原料,采用反应路线简短,经过一系列绿色环保且安全的反应工艺,反应定位性好,反应安全简单易操作,三废少,转化率高,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研究,提供了一种如式IV所示的多氟代苯甲醛的制备方法,通过氯甲基化反应、水解反应、氟化反应制备获得,本专利技术获得了全新的制备工艺,提高了规模化生产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18]其中,R1、R2、R3其中一个为氟,其余为氢。
[0019]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如式IV所示的多氟苯甲醛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0]1)将式I所示的取代的二氯氟苯进行氯甲基化反应,得到式II所示氯甲基取代的二氯氟苯,
[0021][0022]其中,R1、R2、R3其中一个为氟,其余为氢;
[0023]2)将步骤1)所提供的式II所示氯甲基取代的二氯氟苯再进行氯化反应,得到式II

所示二氯甲基取代的二氯氟苯,
[0024][0025]3)将步骤2)所提供式II

所示二氯甲基取代的二氯氟苯再进行水解反应,得到式III所示甲酰基取代的二氯氟苯;
[0026][0027]4)将步骤3)所提供的式III所示甲酰基取代的二氯氟苯进行氟化反应,得到式IV所示的多氟代苯甲醛;
[0028][002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当R1为氟,R2、R3为氢时,所述式I所示的取代的二氯氟苯为2,6

二氯氟苯,所述式II所示氯甲基取代的二氯氟苯为2,6

二氯
‑3‑
氯甲基氟苯(也可以命名为2,4

二氯
‑3‑
氟苄氯),所述式II

所示二氯甲基取代的
二氯氟苯为2,4

二氯
‑3‑
氟二氯苄(也可以命名为1,3

二氯
‑4‑
二氯甲基
‑2‑
氟苯)。所述式III所示甲酰基取代的二氯氟苯为2,6

二氯
‑3‑
甲酰基氟苯(也可以命名为2,4

二氯
‑3‑
氟苯甲醛),所述式IV所示的多氟代苯甲醛为2,3,4

三氟苯甲醛;
[003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当R2为氟,R12、R3为氢时,所述式I所示的取代的二氯氟苯为2,4

二氯氟苯,所述式II所示氯甲基取代的二氯氟苯为2,4

二氯
‑5‑
氯甲基氟苯(也可以命名为2,4

二氯
‑5‑
氟苄氯),所述式II

所示二氯甲基取代的二氯氟苯为2,4

二氯
‑5‑
氟二氯苄。所述式III所示甲酰基取代的二氯氟苯为2,4

二氯
‑5‑
甲酰基氟苯(也可以命名为2,4

二氯
‑5‑
氟苯甲醛),所述式IV所示的多氟代苯甲醛为2,4,5

三氟苯甲醛。
[0031]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种实施例中,当R3为氟,R1、R2为氢时,所述式I所示的取代的二氯氟苯为3,5

二氯氟苯,所述式II所示氯甲基取代的二氯氟苯为3,5

二氯
‑2‑
氯甲基氟苯(也可以命名为2,4

二氯
‑6‑
氟苄氯),所述式II

所示二氯甲基取代的二氯氟苯为2,4

二氯
‑6‑
氟二氯苄,所述式III所示甲酰基取代的二氯氟苯为3,5

二氯
‑2‑
甲酰基氟苯(也可以命名为2,4

二氯
‑6‑
氟苯甲醛),所述
式IV所示的多氟代苯甲醛为2,4,6

三氟苯甲醛。
[003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如式IV所示的多氟代苯甲醛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是将式I所示的取代的二氯氟苯进行氯甲基化反应,得到式II所示氯甲基取代的二氯氟苯;
[0033][0034]其中,R1、R2、R3其中一个为氟,其余为氢。
[0035]本专利技术步骤1)中,所述的氯甲基化反应在多聚甲醛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多聚甲醛的分子式为HO

(CH2O)
n

H,n=10

10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聚甲醛与式I所示的取代的二氯氟苯的摩尔比例如可以为1

5:1、1

1.2:1、1.2

2:1、或2~5:1等。优选的,所述的多聚甲醛与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如式IV所示的多氟代苯甲醛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式I所示的取代的二氯氟苯进行氯甲基化反应,得到式II所示氯甲基取代的二氯氟苯;其中,R1、R2、R3其中一个为氟,其余为氢;2)将步骤1)所提供的式II所示氯甲基取代的二氯氟苯进行氯化反应,得到式II

所示二氯甲基取代的二氯氟苯;3)将步骤2)所提供的式II

所示二氯甲基取代的二氯氟苯再进行水解反应,得到式III所示甲酰基取代的二氯氟苯;4)将步骤3)所提供的式III所示甲酰基取代的二氯氟苯进行氟化反应,得到式IV所示的多氟代苯甲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氯甲基化反应在多聚甲醛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所述多聚甲醛与式I所示的取代的二氯氟苯的摩尔比为1

5:1;和/或,步骤1)中,所述氯甲基化反应温度为10

80℃;和/或,步骤1)中,所述氯甲基化反应在氯化试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所述氯化试剂选自氯化氢气体和/或氯磺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多聚甲醛与式I所示的取代的二氯氟苯摩尔比为1.2

2:1;和/或,步骤1)中,所述氯甲基化反应温度为20

50℃;和/或,步骤1)中,所述氯化试剂用量与式I所示的取代的二氯氟苯摩尔比为0.9

4: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当氯化试剂选自氯化氢时,氯甲基化反应在酸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所述的酸选自硫酸;和/或,步骤1)中,所述氯甲基化反应在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催化剂选自无水氯化锌、六水合氯化锌、四甲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氯化反应在氯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和/或,所述氯化反应为光引发氯化反应和/或热引发氯化反应;优选的,所述光引发氯化反应的温度为30

60℃;所述热引发氯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70

100℃;和/或,所述氯化反应还包括催化剂,所述催化剂选自AIBN或BPO;优选的,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式II所示氯甲基取代的二氯氟苯的重量的1
‰‑
1%;和/或,所述氯化反应在溶剂或无溶剂条件下进行;当氯化反应包括溶剂时,所述溶剂选自三氟甲苯、对氯三氟甲苯、硝基苯、3,4

二氯三氟甲苯、氯苯、二氯苯、三氯苯、二氯乙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优选的,所述溶剂用量为式II所示氯甲基取代的二氯氟苯的重量的0.5

10倍;和/或,氯化反应中,当检测到式II

所示二氯甲基取代的二氯氟苯含量为45%~55%时,停止反应。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水解反应在锌试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所述的锌试剂选自氯化锌、醋酸锌、二水合醋酸锌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和/或,步骤3)中,所述水解反应在水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和/或,步骤3)中,所述水解反应在甲酸存在的条件下进行。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锌试剂的用量与式II

所示二氯甲基取代的二氯氟苯的摩尔比为0.02

1:1;和/或,步骤3)中,所述水的用量与式II

所示二氯甲基取代的二氯氟苯的摩尔比为0.9

2:1;和/或,步骤3)中,所述甲酸的用量与II

所示二氯甲基取代的二氯氟苯的摩尔比为3

10:1;和/或,步骤3)中,所述水解反应的温度为100

150℃;和/或,步骤3)中,所述水解反应可以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所述的相转移催化剂选自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碘化铵、四丁基氢氧化铵、四丁基硫酸氢铵、四甲基氯化胺、四丁基溴化铵、四乙基溴化铵、四苯基溴化鏻、4

二甲氨基吡啶、聚乙二醇、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四正丁基氟化铵、三辛基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和/或,步骤3)中,所述水解反应在惰性气体保护的条件下进行。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锌试剂的用量与II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华袁云龙何立顾竞李晓亮赵姗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万溯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