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氮金属掺杂的纳米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在橡胶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39623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氧氮金属掺杂的纳米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在橡胶中的应用,制备包括如下步骤A:将半胱氨酸、谷氨酸、聚乙二醇和活化剂混合,在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氧氮金属掺杂的纳米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在橡胶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氧氮金属掺杂的纳米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在橡胶中的应用,属于碳材料


技术介绍

[0002]纳米材料是指在纳米量级(1

100nm)内调控物质结构制成的具有特异性能的新材料。目前,橡胶工业的发展与纳米材料的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橡胶工业大量使用纳米材料作为填充剂,填充剂的用量仅次于橡胶消耗用量。比如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锌、纳米高岭土、纳米碳材料等。
[0003]碳是自然界分布最普遍的元素之一,其原子间除了以sp3杂化形成单键,还能以sp3及sp杂化形成稳定的双键和三键,因此可以形成结构和性质迥然不同的同素异形体,如零维的炭黑和富勒烯,一维的碳纳米管和碳纳米纤维,二维的石墨烯等。碳材料可作为填充剂加入到橡胶中,可增强橡胶的物理、热学、电学和气/液阻隔等多方面的性能,且可降低橡胶制品生产成本。目前,常用于橡胶中的碳材料为石墨、炭黑、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碳纤维、碳纳米管,但是碳纳米材料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较强,极易团聚,在常见的聚合物基材中难以分散,导致加工困难,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增强作用,如在橡胶基体中容易发生团聚,不易与橡胶基体良好的结合。
[0004]鉴于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能够提升碳材料性能的方法,以适用于橡胶补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有效补强橡胶力学性能的氧氮金属掺杂的纳米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技术主题一氧氮金属掺杂的纳米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半胱氨酸、谷氨酸、聚乙二醇和活化剂混合,在45

55℃保温20

40min,开始形成凝胶后,搅拌20

40min,再同时加入咪唑类助配剂和金属盐,搅拌至凝胶状1

3h,静置后清洗抽滤、冷冻干燥得到固体;所述活化剂为质量比(1

3):1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六亚甲基四胺;B:将步骤A得到的固体在保护气氛围下,700

900℃炭化1

3h,冷却至室温,得到碳材料。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半胱氨酸、谷氨酸、聚乙二醇、活化剂、咪唑类助配剂、金属盐的质量比为3:3:0.4

1:1.3

2.5:1.5

2.8:3.6

4.4。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咪唑类助配剂为质量比为1:1的1

乙基
‑3‑
甲基咪唑鎓二氰胺盐和1

(3

氨丙基)

咪唑。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活化剂为质量比2:1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和六亚甲基四胺。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金属盐选自CdN2O6.4H2O、Na2SnO3·
3H2O、CuSO4·
5H2O、PbCO3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组合。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金属盐为CuSO4·
5H2O。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氨基酸、聚乙二醇、活化剂、咪唑类助配剂、金属盐的质量比为3:3:1:2:2:4。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B中,保护气以15~30mL/min的速率不断通入。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B中,先从室温以1.2~1.5℃/min的速率升温至280~320℃,然后以2~2.2℃/min速率升温到700

900℃后保持1~3个小时,再以5℃/min的速率降至500℃,最后自然降温至室温,得到碳材料。
[0015]技术主题二一种如技术主题一所提供的制备方法获得的氧氮金属掺杂的纳米碳材料在橡胶领域的应用。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应用为制备橡胶支座。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橡胶支座的原料包括质量比100:40:5:1:1:2的天然橡胶、氧氮金属掺杂的纳米碳材料、ZnO、硬脂酸、促进剂、硫磺;所述促进剂为质量比1:0.5:0.2:2:0.2的二硫化二苯并噻唑(DM)、N

环己基
‑2‑
苯并噻唑次黄酰胺(CZ)、二硫化二甲基秋兰姆(TMTD)、二硫代二吗啉(DTDM)、2

硫醇基苯并噻唑(M)。
[0018]橡胶支座制备过程:将 100g 天然橡胶放入密炼机塑炼,30s,提栓;将 40g氧氮金属掺杂的纳米碳材料加入密炼机,进行混炼,混炼至扭矩曲线区域平稳;将5gZnO、1g硬脂酸一并加入,通过调节扭矩值,将物料温度维持 140℃,90 s 后排胶;混炼时间维持 6 min;在开炼机进行塑炼下片,并冷却至室温,再次用开炼机加入硫化体系,将2g硫磺与1g促进剂混入胶片后,三角包与打卷各三次,下片,制得混炼胶;将混炼胶放入模具中硫化成型即得橡胶,所述硫化温度为145
°
C,硫化时间为180s。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明所提供的方法中,各个组分搭配协同,同时掺杂金属元素,制备的氧氮金属掺杂的纳米碳材料,比表面积500~750 m2/g,孔容0.41~0.80 cm3/g。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得到碳材料制备橡胶,进行橡胶力学性能试验,硬度(IRHD)59~60,拉伸强度18~23MPa,拉断伸长率522~597%,恒定压缩永久变形(70℃
×
24h)20~25%,橡胶与钢板粘接剥离强度11~14 KN/m,橡胶与四氟板粘接剥离强度9~11 KN/m,耐空气老化性能测试(168℃
×
70h):硬度变化2~4,拉伸强度变化率

8~

10%,扯断伸长率变化率

12~

15%,耐臭氧老化(25pphm,20%伸长,40℃
×
96h)无龟裂。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碳材料的氮气吸脱附曲线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电极碳材料氮的XPS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电极碳材料氧的XPS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电极碳材料铜的XPS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氧氮金属掺杂的纳米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半胱氨酸、谷氨酸、聚乙二醇和活化剂混合,在45

55℃保温20

40min,开始形成凝胶后,搅拌20

40min,再同时加入咪唑类助配剂和金属盐,搅拌至凝胶状1

3h,静置后清洗抽滤、冷冻干燥得到固体;所述活化剂为质量比(1

3):1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六亚甲基四胺;B:将步骤A得到的固体在保护气氛围下,700

900℃炭化1

3h,冷却至室温,得到碳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氮金属掺杂的纳米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胱氨酸、谷氨酸、聚乙二醇、活化剂、咪唑类助配剂、金属盐的质量比为3:3:0.4

1:1.3

2.5:1.5

2.8:3.6

4.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氮金属掺杂的纳米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咪唑类助配剂为质量比为1:1的1

乙基
‑3‑
甲基咪唑鎓二氰胺盐和1

(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林赵宝文田志王莎莎李金红任斌栾广扬桂鉴臣石娟王毅张兴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宝力工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