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合标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9248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联合标定装置,包括:支架(1),与所述支架(1)相连接的标定板调节装置(2),与所述标定板调节装置(2)相连接的标定板(3);所述标定板调节装置(2)在所述支架(1)上端的一侧设置;所述标定板调节装置(2)包括:第一调节单元(21),与所述第一调节单元(21)相连接第二调节单元(22)和与所述第二调节单元(22)相连接的标定板固定架(23);所述标定板(3)安装在所述标定板固定架(23)上,且通过所述第一调节单元(21)和所述第二调节单元(22)调节所述标定板(3)的方位角度和俯仰角度。调节所述标定板(3)的方位角度和俯仰角度。调节所述标定板(3)的方位角度和俯仰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联合标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标定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联合标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成像系统成像的过程就是将实际目标物体的三维坐标转化为图像二维坐标的过程。通常,成像系统在成像的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复杂的畸变,例如:枕形畸变、桶形畸变、线性畸变等,而这些复杂的畸变会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成像效果。为了消除上述畸变,通常需要对成像系统进行标定。标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求取成像系统的内参数与外参数的过程。具体而言,在对成像系统进行标定时,一般采用标定板实现,如黑白格相间的标定板。
[0003]在传统的标定过程中,操作者通过不断变换标定板的摆放角度使其在成像系统的视场范围内呈现出各种姿态,成像系统对每种姿态的标定板进行采集图像,并使用采集到的一系列图像对自身的成像系统进行标定计算,得到内参数与外参数。当成像系统进行实时成像时,通过利用标定得到的内参数与外参数对源图像进行实时校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除畸变。
[0004]由于传统的标定板多为操作者在拍摄过程中通过手持的方式来实现其姿态的变换,进而导致其经常受到操作者的抖动造成标定板的姿态不稳定,从而影响标定精度,导致拍摄质量下降。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种用于固定标定板的标定装置以替代手持方式,但这种标定装置存在标定板固定方式单一,姿态调整不便的问题。例如,中国专利CN208905111U公开了一种可供车辆摄像头进行标定的装置,其通过将标定板固定在可移动的底座上实现摄像头标定。由于其标定板是固定在底座上的,进而,只能通过调整底座的位置调整标定板相对摄像头之间的位置,但是这种结构却无法进一步调整标定板的姿态(即倾斜角度),进而导致其难以满足不同姿态下摄像头标定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合标定装置。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联合标定装置,包括:支架,与所述支架相连接的标定板调节装置,与所述标定板调节装置相连接的标定板;
[0007]所述标定板调节装置在所述支架上端的一侧设置;
[0008]所述标定板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单元,与所述第一调节单元相连接第二调节单元和与所述第二调节单元相连接的标定板固定架;
[0009]所述标定板安装在所述标定板固定架上,且通过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和所述第二调节单元调节所述标定板的方位角度和俯仰角度。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沿远离所述支架的方向,所述第一调节单元、所述第二调节单元和所述标定板固定架依次连接。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和所述第二调节单元分别为转动调节单元,且所述第一调节单元的转轴轴向与所述第二调节单元的转轴轴向相垂直的设
置。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调节单元用于调节所述标定板的方位角度,其包括:第一支承座,与所述第一支承座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第一阻尼铰链和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的中间连接件;
[0013]所述第一阻尼铰链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设置,用于所述第一转轴的转动限位;其中,所述第一阻尼铰链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相互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承座相连接;
[0014]所述第二调节单元与所述中间连接件相连接。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支承座包括:第一板状支承,在所述第一板状支承一侧间隔设置的第一铰链连接件和第一转动支承件;
[0016]所述第一转动支承件包括:第一支承底板,第一转动连接部;
[0017]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具有间隔的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承底板的同一侧;
[0018]所述第一转轴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限位段和第一转动段;
[0019]所述第一限位段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转动段的直径,且所述第一转动段依次穿过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并与之转动连接;
[0020]所述第一限位段远离所述第一转动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阻尼铰链相连接。
[002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调节单元用于调节所述标定板的俯仰角度,其包括:第二支承座,与所述第二支承座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第二阻尼铰链和固定在所述第二转轴上的固定架连接件;
[0022]所述第二阻尼铰链与所述第二转轴同轴设置,用于所述第二转轴的转动限位;其中,所述第二阻尼铰链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相互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承座相连接。
[002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阻尼铰链在所述第二转轴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
[002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支承座包括:第二板状支承,在所述第二板状支承一侧间隔设置的第二铰链连接件和第二转动支承件;
[0025]所述第二铰链连接件间隔的设置有两个,且所述第二转动支承件处于两个所述第二铰链连接件之间;
[0026]所述第二转动支承件包括:第二支承底板,第二转动连接部;
[0027]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具有间隔的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在所述第二支承底板的同一侧设置。
[002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转轴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二限位段和第二转动段,以及与所述第二转动段同轴可拆卸的转接头;
[0029]所述第二限位段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转动段的直径,且所述第二转动段依次穿过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并与之转动连接;
[0030]所述第二限位段远离所述第二转动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阻尼铰链相连接;
[0031]所述转接头套设在所述第二转动段远离所述第二限位段的一端,且所述转接头用于与另一个所述第二阻尼铰链相连接。
[003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支架和所述标定板固定架分别为框架结构。
[0033]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方案,通过标定板在支架的前侧设置,避免了支架对标定
板尺寸的限制,使得本技术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标定板的安装。同时,由于标定板的前凸设置,还可有效避免在标定作业中支架的影响,使得本技术具有更优的标定效果。
[0034]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方案,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可靠,可方便的实现标定板的一定范围倾斜调整,有效的保证了本技术的使用灵活性。
[0035]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方案,本技术中的标定板调节装置结构简单可靠,通过采用转轴和阻尼铰链结合的转动限位结构,不仅可方便灵活的实现标定板倾斜角度的灵活调整,还可有效保证调整后的定位准确和稳定,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36]图1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联合标定装置的立体图;
[0037]图2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支架与标定板调节装置连接结构图;
[0038]图3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标定板调节装置的安装结构图;
[0039]图4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标定板调节装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合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与所述支架(1)相连接的标定板调节装置(2),与所述标定板调节装置(2)相连接的标定板(3);所述标定板调节装置(2)在所述支架(1)上端的一侧设置;所述标定板调节装置(2)包括:第一调节单元(21),与所述第一调节单元(21)相连接第二调节单元(22)和与所述第二调节单元(22)相连接的标定板固定架(23);所述标定板(3)安装在所述标定板固定架(23)上,且通过所述第一调节单元(21)和所述第二调节单元(22)调节所述标定板(3)的方位角度和俯仰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沿远离所述支架(1)的方向,所述第一调节单元(21)、所述第二调节单元(22)和所述标定板固定架(23)依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合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单元(21)和所述第二调节单元(22)分别为转动调节单元,且所述第一调节单元(21)的转轴轴向与所述第二调节单元(22)的转轴轴向垂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合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单元(21)用于调节所述标定板(3)的方位角度,其包括:第一支承座(211),与所述第一支承座(211)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212),第一阻尼铰链(213)和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轴(212)上的中间连接件(214);所述第一阻尼铰链(213)与所述第一转轴(212)同轴设置,用于所述第一转轴(212)的转动限位;其中,所述第一阻尼铰链(213)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212)相互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承座(211)相连接;所述第二调节单元(22)与所述中间连接件(214)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合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座(211)包括:第一板状支承(211a),在所述第一板状支承(211a)一侧间隔设置的第一铰链连接件(211b)和第一转动支承件(211c);所述第一转动支承件(211c)包括:第一支承底板(211c1),第一转动连接部(211c2);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211c2)具有间隔的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211c2)位于所述第一支承底板(211c1)的同一侧;所述第一转轴(212)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限位段(212a)和第一转动段(212b);所述第一限位段(212a)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转动段(212b)的直径,且所述第一转动段(212b)依次穿过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211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向京岳强渠军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