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白粉生产煅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9177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钛白粉生产煅烧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和设置在装置壳体下端的煅烧加热装置,所述装置壳体的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块、U形台,在电机、接轴、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搅拌轴、螺旋叶、下料管道、搅拌杆、连接杆、弧形球体和弹簧的配合下,其会对钛白粉搅拌的同时进行撞击,随后后面的钛白粉不断通过靠近电机一端的螺旋叶进行输送,搅拌后的钛白粉会进入到靠近下料管道一端的螺旋叶,然后从下料管道滑落到外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钛白粉生产煅烧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延长钛白粉煅烧的同时还能将其均匀受热并且进行搅拌击打,可对较大的颗粒进行击打,让钛白粉进行更好的煅烧的效果。进行更好的煅烧的效果。进行更好的煅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钛白粉生产煅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钛白粉生产煅烧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钛白粉生产煅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便于钛白粉生产用煅烧装置一般是指生产钛白粉过程中所用到的一种煅烧装置,二氧化钛是一种白色无机颜料,具有无毒、最佳的不透明性、最佳白度和光亮度,被认为是现今世界上性能最好的一种白色颜料,钛白的粘附力强,不易起化学变化,永远是雪白的,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造纸、印刷油墨、化纤、化妆品等工业,它的熔点很高,也被用来制造耐火玻璃,釉料,珐琅、耐高温的实验器皿等。
[0003]根据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2832870U的一种便于钛白粉生产用煅烧装置,涉及煅烧装置
,为解决现有的便于钛白粉生产用煅烧装置钛白粉受热不是很均匀,实用性不是很高的问题。所述煅烧箱内部的上方安装有加热筒,所述加热筒的外侧安装有保温隔热膜,所述加热筒的内壁安装有润滑膜,所述加热筒的内部安装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外侧安装有螺纹输送片,所述加热筒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紧密过滤网,且加热筒与紧密过滤网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加热筒内壁的一侧安装有切割片,且切割片设置有若干个。
[0004]虽然该专利利用螺纹输送片和切割片可将钛白粉进行很好的运输和打散,但是钛白粉在螺纹输送片的设置下,其受到煅烧的时间较短,会出现局部的钛白粉没有受到煅烧的现象,影响钛白粉生产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钛白粉生产煅烧装置,具有可延长钛白粉煅烧的同时还能将其均匀受热并且进行搅拌击打,可对较大的颗粒进行击打,让钛白粉进行更好的煅烧的效果。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钛白粉生产煅烧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和设置在装置壳体下端的煅烧加热装置,所述装置壳体的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块、U形台,所述装置壳体的上端连通有进料管道,所述装置壳体的一端连通有下料管道,所述装置壳体上设置有用来对钛白粉延长加热时间且进行均匀搅拌的搅拌组件;
[0008]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装置壳体上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两端分别局部设置有螺旋叶,且其部分未设置有螺旋叶,所述搅拌轴未设置搅拌叶的侧壁上滑动设置有若干个搅拌杆,所述U形台的上方设置有传动单元,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用来带动搅拌杆进行往复运动的往复单元。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搅拌轴、螺旋叶、搅拌杆、传动单元和往复单元的配合下,可延长钛白粉煅烧的时间,同时可让其进行均匀受热。
[00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传动单元包括固定安装在U
形台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远离电机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搅拌轴靠近电机的一端轴向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机、连接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配合下,搅拌轴进行匀速转动。
[001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往复单元包括活动贯穿设置在搅拌轴内腔中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搅拌轴的一端固定安装在U形台上,所述连接杆位于搅拌轴内腔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弧形球体,若干个所述弧形球体均设置在对应搅拌杆下端的一侧。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杆和弧形球体的配合下,可对搅拌杆进行挤压。
[0014]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搅拌轴的内腔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若干个所述搅拌杆穿插在对应位置的安装槽内,所述搅拌杆上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搅拌杆的侧壁以及安装槽的侧壁固定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簧的设置,可快速地让搅拌杆恢复到初始的位置。
[001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若干个所述搅拌杆与搅拌轴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块,所述搅拌杆穿插设置在密封块上。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封块的设置,可尽可能防止钛白粉从搅拌轴与搅拌杆之间的缝隙进入到搅拌轴的内腔中。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钛白粉生产煅烧装置有益技术效果:
[0019]1.进料管道外接原料源,在电机、接轴、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搅拌轴、螺旋叶、下料管道、搅拌杆、连接杆、弧形球体和弹簧的配合下,其会对钛白粉搅拌的同时进行撞击,随后后面的钛白粉不断通过靠近电机一端的螺旋叶进行输送,搅拌后的钛白粉会进入到靠近下料管道一端的螺旋叶,然后从下料管道滑落到外界,即可达到延长钛白粉煅烧的同时还能将其均匀受热并且进行搅拌击打的效果,可对较大的颗粒进行击打,让钛白粉进行更好的煅烧。
[0020]2.通过搅拌杆下端弧形设置,其与弧形球体接触时,搅拌杆可更好地在搅拌轴上进行滑动。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实施例的装置壳体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实施例的连接杆与搅拌轴连接处平面剖视图。
[0024]图中,1、支撑块;2、U形台;3、装置壳体;4、搅拌组件;41、搅拌轴;42、螺旋叶;43、搅拌杆;44、传动单元;441、电机;442、连接轴;443、第一齿轮;444、第二齿轮;45、往复单元;451、连接杆;452、弹簧;453、弧形球体;454、安装槽;5、煅烧加热装置;6、下料管道;7、密封块;8、进料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实施例:
[0027]参照图1

3,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钛白粉生产煅烧装置,包括装置壳体3和设置在装置壳体3下端的煅烧加热装置5,装置壳体3的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块1、U形台2,装置壳体3的上端连通有进料管道8,装置壳体3的一端连通有下料管道6,装置壳体3上设置有用来对钛白粉延长加热时间且进行均匀搅拌的搅拌组件4。
[0028]搅拌组件4包括转动设置在装置壳体3上的搅拌轴41,搅拌轴41的两端分别局部设置有螺旋叶42,且其部分未设置有螺旋叶42,搅拌轴41未设置螺旋叶42的侧壁上滑动设置有若干个搅拌杆43,搅拌杆43的下端呈弧形设置,U形台2的上方设置有传动单元44,搅拌轴41上设置有用来带动搅拌杆43进行往复运动的往复单元45。在搅拌轴41、螺旋叶42、搅拌杆43、传动单元44和往复单元45的配合下,可延长钛白粉煅烧的时间,同时可让其进行均匀受热。
[0029]传动单元44包括固定安装在U形台2上的电机441,电机441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轴442,连接轴442远离电机44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443,搅拌轴41靠近电机441的一端轴向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444,第二齿轮444与第一齿轮443啮合连接。在电机441、连接轴442、第一齿轮443和第二齿轮444的配合下,搅拌轴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白粉生产煅烧装置,包括装置壳体(3)和设置在装置壳体(3)下端的煅烧加热装置(5),所述装置壳体(3)的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块(1)、U形台(2),所述装置壳体(3)的上端连通有进料管道(8),所述装置壳体(3)的一端连通有下料管道(6),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3)上设置有用来对钛白粉延长加热时间且进行均匀搅拌的搅拌组件(4);所述搅拌组件(4)包括转动设置在装置壳体(3)上的搅拌轴(41),所述搅拌轴(41)的两端分别局部设置有螺旋叶(42),且其余部分未设置有螺旋叶(42),所述搅拌轴(41)未设置螺旋叶(42)的侧壁上滑动设置有若干个搅拌杆(43),所述U形台(2)的上方设置有传动单元(44),所述搅拌轴(41)上设置有用来带动搅拌杆(43)进行往复运动的往复单元(4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白粉生产煅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44)包括固定安装在U形台(2)上的电机(441),所述电机(441)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轴(442),所述连接轴(442)远离电机(44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443),所述搅拌轴(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江平徐先进许美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联锴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