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注胶固定结构及模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9010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段注胶固定结构及模具装置。上述的分段注胶固定结构包括顶板组件、上模座、注胶组件、多根连接杆、固定组件及下模座。其中,注胶组件包括进液件及多个注胶件,进液件形成有多个进液口,每一注胶件形成有至少一个注胶出口,每一进液口与至少一个注胶出口连通,每一注胶出口与上模腔连通。固定组件包括首端固定件、中段固定件及末端固定件,首端固定件依次穿设于第一固定槽及第二固定槽,且首端固定件分别与顶板组件及上模座连接;中段固定件穿设于上模腔并与上模座连接;末端固定件穿设于收纳槽并与上模座连接。上述的分段注胶固定结构使得成型后的长条状产品的变形发生率较低,同时使得成型后的长条状产品的结构强度较好。品的结构强度较好。品的结构强度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段注胶固定结构及模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分段注胶固定结构及模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模具装置是一种在外力的作用下使得坯料成为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业装置。模具装置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汽车及轻工等领域。模具装置由模座及固定结构等部分组成,固定结构连接于模座,模座上设置有注胶结构,注胶结构与固定结构间隔设置。
[0003]在现有技术中,模具装置内的注胶结构采用单口注胶的方式对产品进行注射成型,即,注胶结构通过单个注胶口向模具装置内的型腔进行注液。在日常生活中,部分模具装置注射成型出来的产品呈长条状,如排插面板等产品。模具装置在注射成型长条状产品时,由于注胶结构是通过单个注胶口向型腔进行注液,模具装置的注胶口位置设置于成型长条状产品的型腔首端,使得胶液沿着型腔流至型腔的末端,从而使得注胶口的位置与型腔的末端距离较远,进而使得胶液需要流动的距离较长,使得每一处的胶液收缩速率不同,导致长条状产品每一处的充填紧密程度不同,使得成型后的长条状产品较易发生翘曲变形,从而使得成型后的长条状产品的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段注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组件,形成有第一固定槽及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固定槽与每一所述第一连接孔间隔设置;上模座,形成有上模腔、第二固定槽、多个第二连接孔及收纳槽,所述第二固定槽、每一所述第二连接孔及所述收纳槽环绕所述上模腔的四周间隔设置;注胶组件,包括进液件及多个注胶件,每一所述注胶件均连接于所述进液件,所述进液件形成有多个进液口,每一所述注胶件形成有至少一个注胶出口,每一所述进液口与至少一个所述注胶出口连通,每一所述注胶件与所述上模座连接,每一所述注胶出口与所述上模腔连通,每一所述注胶件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并与所述上模座连接;多根连接杆,每一所述连接杆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并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每一所述连接杆还分别与所述顶板组件及所述上模座连接;固定组件,包括首端固定件、中段固定件及末端固定件,所述中段固定件分别与所述首端固定件及所述末端固定件间隔设置,所述首端固定件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及所述第二固定槽,且所述首端固定件分别与所述顶板组件及所述上模座连接;所述中段固定件穿设于所述上模腔并与所述上模座连接;所述末端固定件穿设于所述收纳槽并与所述上模座连接;以及下模座,与所述上模座连接,所述下模座形成有下模腔及连接通道,所述下模腔与所述上模腔相连通共同形成成型模腔,所述进液件穿设于所述连接通道并与所述下模座连接,每一所述注胶件与所述下模座连接;其中,所述注胶件的数目为三个,三个所述注胶件分别为首端注胶件、中段注胶件及末端注胶件,所述中段注胶件分别与所述首端注胶件及所述末端注胶件间隔设置,所述首端注胶件邻近所述首端固定件设置,所述中段注胶件邻近所述中段固定件设置,所述末端注胶件邻近所述末端固定件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注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组件还形成有多个第一避位孔,多个所述第一避位孔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东亮鲁成山孙平安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华熠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