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芯B1级隔离型耐火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9000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芯B1级隔离型耐火电缆,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一组导体,所述导体的外侧套设有矿物绝缘层,所述矿物绝缘层的外侧套设有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所述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的外侧套设有平滑铝护套,所述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与平滑铝护套之间设置有陶瓷化聚烯烃填充隔离层,所述平滑铝护套的外侧套设有高阻燃聚烯烃隔氧护套料,所述高阻燃聚烯烃隔氧护套料的外侧套设有B1级高阻燃聚烯烃外护。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可避免陶瓷化结构直接接触外护套,保证燃烧滴落物、微粒达到d0要求,同时具备良好的隔离、耐火效果。耐火效果。耐火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芯B1级隔离型耐火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芯B1级隔离型耐火电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轨道交通成为解决城市拥堵、保证市民顺利出行的最重要交通工具,截止2018年底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复44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而电缆产品在轨道交通电力传输及信号传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标准GB51348—201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明确了多种环境中必须使用B1级电缆;公安部消防局发布的《建筑高度大于250m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加强性技术要求(试行)》中明确了阻燃等级为B1级耐火3h的耐火型B1级电缆的使用环境;在国家标准GB/T19666—2019《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或光缆通则》中明确了耐火加冲击、耐火加喷淋的试验要求,因此研发一种适用于轨道交通消防线路及重要供配电线路的新型高阻燃耐火电缆势在必行。
[0003]现有的耐火电缆在使用存在以下缺陷:
[0004]1、传统的隔离型耐火电缆一般在隔离层外直接挤包阻燃聚烯烃护套料,电缆在燃烧时,因隔离层逐渐形成陶瓷化结构,隔离层整体膨胀造成护套材料脱落,使产品燃烧滴落物等级无法满足d0要求;
[0005]2、目前市场上普通B1级电缆不能同时满足B1级燃烧等级要求和耐火950℃,180min加喷淋、冲击性能的试验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芯B1级隔离型耐火电缆,以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缺陷。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多芯B1级隔离型耐火电缆,包括一组导体,所述导体的外侧套设有矿物绝缘层,所述矿物绝缘层的外侧套设有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所述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的外侧套设有平滑铝护套,所述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与平滑铝护套之间设置有陶瓷化聚烯烃填充隔离层,所述平滑铝护套的外侧套设有高阻燃聚烯烃隔氧护套料,所述高阻燃聚烯烃隔氧护套料的外侧套设有B1级高阻燃聚烯烃外护。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所述B1级高阻燃聚烯烃外护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阻燃包带与第二阻燃包带,所述第一阻燃包带安装至平滑铝护套与高阻燃聚烯烃隔氧护套料之间,所述第二阻燃包带安装至高阻燃聚烯烃隔氧护套料与B1级高阻燃聚烯烃外护之间。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所述B级高阻燃聚烯烃外护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一组均匀分布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材质为橡胶。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所述B级高阻燃聚烯烃外护的外侧设置有一组环形软管,所述环形软管安装至加强筋的内部,所述环形软管的内部填充有惰性气体。
[00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6]利用陶瓷化聚烯烃填充隔离层来提高缆芯的圆整度,同时具备高温隔离效果,因陶瓷化聚烯烃填充隔离层外设置平滑铝护套,可保证电缆在火灾并受到敲击情况下,使陶瓷化聚烯烃填充隔离层不易脱落,保证电缆整体耐火性能,利用高阻燃聚烯烃隔氧护套料,避免陶瓷化结构直接接触B1级高阻燃聚烯烃外护,保证燃烧滴落物、微粒达到d0要求。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加强筋与环形软管结构正面立体示意图。
[0019]图中标号说明:
[0020]1、导体;2、矿物绝缘层;3、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4、陶瓷化聚烯烃填充隔离层;5、平滑铝护套;6、第一阻燃包带;7、高阻燃聚烯烃隔氧护套料;8、第二阻燃包带;9、B1级高阻燃聚烯烃外护;10、加强筋;11、环形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2]请参阅图1~2,本技术中,一种多芯B1级隔离型耐火电缆,包括一组导体1,导体1的外侧套设有矿物绝缘层2,矿物绝缘层2的外侧套设有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3,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3的外侧套设有平滑铝护套5,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3与平滑铝护套5之间设置有陶瓷化聚烯烃填充隔离层4,平滑铝护套5的外侧套设有高阻燃聚烯烃隔氧护套料7,高阻燃聚烯烃隔氧护套料7的外侧套设有B1级高阻燃聚烯烃外护9。
[0023]本技术中,采用一组导体1为缆芯,搭配矿物绝缘层2与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3来保证绝缘效果,利用陶瓷化聚烯烃填充隔离层4来提高缆芯的圆整度,同时具备高温隔离效果,因陶瓷化聚烯烃填充隔离层4外设置平滑铝护套5,可保证电缆在火灾并受到敲击情况下,使陶瓷化聚烯烃填充隔离层4不易脱落,保证电缆整体耐火性能,且平滑铝护套5还可提升电缆整体的防水防潮性能,利用高阻燃聚烯烃隔氧护套料7,避免陶瓷化结构直接接触B1级高阻燃聚烯烃外护9,保证燃烧滴落物、微粒达到d0要求。
[0024]其中:B1级高阻燃聚烯烃外护9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阻燃包带6与第二阻燃包带8,第一阻燃包带6安装至平滑铝护套5与高阻燃聚烯烃隔氧护套料7之间,第二阻燃包带8安装至高阻燃聚烯烃隔氧护套料7与B1级高阻燃聚烯烃外护9之间。
[0025]本技术中,采用第一阻燃包带6与第二阻燃包带8的设置,可提升电缆的阻燃效果,同时第一阻燃包带6还可减少挤包平滑铝护套5时因其表面光滑、吸附性差造成平滑铝护套5脱料、挤出不稳定的现象发生,减少出现厚度偏薄的质量隐患。
[0026]请参阅图1~2,其中:B1级高阻燃聚烯烃外护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一组均匀分布的加强筋10,加强筋10的材质为橡胶。
[0027]本技术中,采用橡胶加强筋10的设置,可增加电缆的抗拉、抗弯曲性能。
[0028]请参阅图1~2,其中:B1级高阻燃聚烯烃外护9的外侧设置有一组环形软管11,环形软管11安装至加强筋10的内部,环形软管11的内部填充有惰性气体。
[0029]本技术中,在遇到意外火灾时,环形软管11将预先与火源接触,随后在环形软管11被烧毁后,可使其内部惰性气体排出,来减弱火势,甚至扑灭火源。
[0030]工作原理:采用一组导体1为缆芯,搭配矿物绝缘层2与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3来保证绝缘效果,利用陶瓷化聚烯烃填充隔离层4来提高缆芯的圆整度,同时具备高温隔离效果,因陶瓷化聚烯烃填充隔离层4外设置平滑铝护套5,可保证电缆在火灾并受到敲击情况下,使陶瓷化聚烯烃填充隔离层4不易脱落,保证电缆整体耐火性能,且平滑铝护套5还可提升电缆整体的防水防潮性能,利用高阻燃聚烯烃隔氧护套料7,避免陶瓷化结构直接接触B1级高阻燃聚烯烃外护9,保证燃烧滴落物、微粒达到d0要求,采用第一阻燃包带6与第二阻燃包带8的设置,可提升电缆的阻燃效果,同时第一阻燃包带6还可减少挤包平滑铝护套5时因其表面光滑、吸附性差造成平滑铝护套5脱料、挤出不稳定的现象发生,减少出现厚度偏薄的质量隐患,采用橡胶加强筋10的设置,可增加电缆的抗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芯B1级隔离型耐火电缆,包括一组导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1)的外侧套设有矿物绝缘层(2),所述矿物绝缘层(2)的外侧套设有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3),所述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3)的外侧套设有平滑铝护套(5);所述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3)与平滑铝护套(5)之间设置有陶瓷化聚烯烃填充隔离层(4),所述平滑铝护套(5)的外侧套设有高阻燃聚烯烃隔氧护套料(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芯B1级隔离型耐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阻燃聚烯烃隔氧护套料(7)的外侧套设有B1级高阻燃聚烯烃外护(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芯B1级隔离型耐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B1级高阻燃聚烯烃外护(9)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阻燃包带(6)与第二阻燃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润浩李金堂刘焕新李昊东生长飞黄伟立邹瑞军施少虹白冰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