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冬美专利>正文

一种铝合金及铝合金铸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8172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制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铝合金及铝合金铸件制备方法,方法为:将等量的含有混合元素的高温铝合金液体添加至装置内;使铝合金液体落入下弧形底座调节器内,通过需求优先调节所要求的成品厚度;调节中心限位座的高度进而完成成品厚度的确定,再调节下弧形底座调节器;进而确定成品的底座弧度,再调节上弧形座调节器进行弧度调节的封闭挤压;通过添加循环流动的冷凝水贴合弧形调节座进行降温冷却;完成铸造后通过调节复位自动将加工完成的铸件顶起抬出完成加工;所述铝合金由铝、镁、硅和铜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可以加工铸造出上下两端均可以进行弧形角度调节的铝合金铸件。节的铝合金铸件。节的铝合金铸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及铝合金铸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制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铝合金及铝合金铸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通过将高温融化后的形成的铝合金进行铸造成型的预备,通过铸件装置对半固态的铝合金进行冷却后成型,进而完成对成型的铝合金的铸件的加工,专利号为CN201710395793.5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及铝合金铸件制备方法,以所述半固态压铸铝合金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合金元素包括:10

12重量的Si、0.5

2.0重量的Cu、0.35

0.8重量的Mn、0.05

0.15重量的Ti、0.2

1.0wt重量的Mg、0.05

0.5重量的稀土元素、不可避免的杂质和余量的铝合金,所述铝合金由半固态压铸形成。本专利技术的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铸造性能,其抗拉强度不低于400MPa,屈服强度不低于320MPa,延伸率不低于6%。但是该设备无法通过铸件加工出上下端菊科进行弧形角度调节的加工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合金及铝合金铸件制备方法,其有益效果为可以加工铸造出上下两端均可以进行弧形角度调节的铝合金铸件。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铝合金铸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将等量的含有混合元素的高温铝合金液体添加至装置内;
[0007]步骤二、使铝合金液体落入下弧形底座调节器内,通过需求优先调节所要求的成品厚度;
[0008]步骤三、调节中心限位座的高度进而完成成品厚度的确定,再调节下弧形底座调节器;
[0009]步骤四、进而确定成品的底座弧度,再调节上弧形座调节器进行弧度调节的封闭挤压;通过添加循环流动的冷凝水贴合弧形调节座进行降温冷却;
[0010]步骤五、完成铸造后通过调节复位自动将加工完成的铸件顶起抬出完成加工。
[0011]所述下弧形底座调节器和上弧形座调节器均纵向限位滑动在支撑调节器内,支撑调节器通过螺栓配合纵向限位滑动在铸造加工箱内,铸造加工箱的内壁固定有用于冷却降温的循环水箱;铸造加工箱的侧端固定有用于原料添加的原料添加框。
[0012]所述铸造加工箱的内壁固定有内横向限位固定座,内横向限位固定座内横向设置用限位滑槽用于横向牵制下弧形底座调节器。
[0013]所述铸造加工箱上固定用于锁紧支撑调节器的厚度调节锁紧器,厚度调节锁紧器通过螺栓调节与锁紧支撑调节器的啮合锁紧。
[0014]所述下弹性弧形底板和上弹性弧形盖板的材质为全芳族聚酰亚胺树脂。
[0015]所述铝合金由铝、镁、硅和铜组成。
[0016]通过将由铝、镁、硅和铜元素组成的经过高温融化呈液体状的铝合金原料添加至
装置内,根据所要加工铸造完成的需求进行调节,结合所要加工的成型的厚度进行调节,再通过下弧形底座调节器对呈载的高温液体的铝合金的下端进行弧形底座的调节,最后再通过上弧形座调节器对高温融化呈液体状的铝合金的上端进行封盖,进而加工出上端和底座都是弧形的铝合金铸件;通过循环的冷却水进行底端的贴合冷却,最后通过调节自动顶起完成的铸造件,完成对铝合金铸造件的加工。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铝合金铸件的流程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铸造加工箱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铸造加工箱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2]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撑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下弧形底座调节器和上弧形座调节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厚度调节锁紧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下弧形底座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6]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下弧形底座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7]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上弧形座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8]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上弧形座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9]图中:铸造加工箱1;循环水箱2;原料添加框3;支撑调节器4;厚度调节锁紧器5;下弧形底座调节器6;上弧形座调节器7;内横向限位固定座8;下调节螺栓9;下限位调节滑座10;下交叉铰接杆11;横向牵制限位滑座12;限位滑块13;下弹性弧形底板14;上调节螺栓16;上限位调节滑座17;上交叉铰接杆18;上弹性弧形盖板19;支撑台20;中心支撑板21。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如这里所示的实施方式所示,
[0032]通过将由铝、镁、硅和铜元素组成的经过高温融化呈液体状的铝合金原料添加至装置内,根据所要加工铸造完成的需求进行调节,结合所要加工的成型的厚度进行调节,再通过下弧形底座调节器对呈载的高温液体的铝合金的下端进行弧形底座的调节,最后再通过上弧形座调节器对高温融化呈液体状的铝合金的上端进行封盖,进而加工出上端和底座都是弧形的铝合金铸件;通过循环的冷却水进行底端的贴合冷却,最后通过调节自动顶起完成的铸造件,完成对铝合金铸造件的加工。
[0033]结合以上实施例进一步优化:
[0034]进一步的根据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一种铝合金铸件制备方法示例的工作过程是:
[0035]通过铸造加工箱1侧端的原料添加框3将定量的经过高温融化呈液体状的铝合金原料倒入下弧形底座调节器6内,通过调节支撑调节器4的位置进而确定所要形成的铸造件的厚度,确定下弧形底座调节器6和上弧形座调节器7之间的高度;通过在循环水箱2内循环
冷却水,进而对下弧形底座调节器6的下端进行贴合的冷却,进行快速降温的效果。
[0036]结合以上实施例进一步优化:
[0037]进一步的根据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一种铝合金铸件制备方法示例的工作过程是:
[0038]通过铸造加工箱1内壁的内横向限位固定座8的设置,进而使下弧形底座调节器6再内横向限位固定座8内受到横向的牵制,确保下弧形底座调节器6的横向位置,同时也方便对下弧形底座调节器6的弧形角度的调节。
[0039]结合以上实施例进一步优化:
[0040]进一步的根据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一种铝合金铸件制备方法示例的工作过程是:
[0041]通过在铸造加工箱1上转动的螺栓,进而调节锁紧支撑调节器4在铸造加工箱1内纵向限位滑动的高度位置,进而实现对下弧形底座调节器6和上弧形座调节器7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再对下弧形底座调节器6和上弧形座调节器7进行调节,形成对成型厚度要求的调节,通过螺栓驱动厚度调节锁紧器5内的锁紧齿板啮合锁紧锁紧支撑调节器4,进而将厚度位置确定后进行锁紧固定。
[0042]结合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铸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等量的含有混合元素的高温铝合金液体添加至装置内;步骤二、使铝合金液体落入下弧形底座调节器内,通过需求优先调节所要求的成品厚度;步骤三、调节中心限位座的高度进而完成成品厚度的确定,再调节下弧形底座调节器;步骤四、进而确定成品的底座弧度,再调节上弧形座调节器进行弧度调节的封闭挤压;通过添加循环流动的冷凝水贴合弧形调节座进行降温冷却;步骤五、完成铸造后通过调节复位自动将加工完成的铸件顶起抬出完成加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铸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下弧形底座调节器(6)和上弧形座调节器(7)均纵向限位滑动在支撑调节器(4)内,支撑调节器(4)通过螺栓配合纵向限位滑动在铸造加工箱(1)内,铸造加工箱(1)的内壁固定有用于冷却降温的循环水箱(2);铸造加工箱(1)的侧端固定有用于原料添加的原料添加框(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铸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铸造加工箱(1)的内壁固定有内横向限位固定座(8),内横向限位固定座(8)内横向设置用限位滑槽用于横向牵制下弧形底座调节器(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铸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铸造加工箱(1)上固定用于锁紧支撑调节器(4)的厚度调节锁紧器(5),厚度调节锁紧器(5)通过螺栓调节与锁紧支撑调节器(4)的啮合锁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铸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下弧形底座调节器(6)包括下调节螺栓(9)、下限位调节滑座(10)和下交叉铰接杆(11),下调节螺栓(9)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支撑调节器(4)的上端,下调节螺栓(9)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冬美王文亦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蒋冬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