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船透雾成像避障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78046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无人船透雾成像避障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装置包括跟踪转台子系统、无人船位置及航向测量子系统、环境测量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透雾成像子系统、图像处理子系统、图像显示子系统、激光测距子系统、避障及航线规划子系统和无人船方向控制子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光的强度信息、光谱信息和偏振信息有机组合,可实现强度、光谱、偏振成像三个功能,是对无人船成像探测的有益补充,可穿透海雾,提高成像的图像对比度,图像对比度可以提高35%,提高工作距离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船透雾成像避障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电成像
,特别是涉及一种无人船透雾成像避障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船舶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无人船的应用十分广泛,对于无人船航行的安全性需求也日益增加,但现有探测避障技术却忽略了海上气候复杂、多变的特点。由于海上雾天频繁,海雾导致能见度下降,严重影响船只在海上的行进。无人船的透雾成像探测及避障技术有限,现存技术并没有考虑海雾组成复杂,气候多变等问题,仅采用红外技术的穿透雾霾的成像系统性能受到限制,本专利技术将多维度光学偏振成像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无人船透雾成像避障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国内在多维度探测、人工智能探测这两个方面虽然开展了初步的研究,但主要应用在气象探测、空间环境和地球科学等领域,尚未开展一种无人船透雾成像避障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因此现有技术当中亟需要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人船透雾成像避障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将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船透雾成像避障装置,包括跟踪转台子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障装置还包括无人船位置及航向测量子系统(1)、环境测量子系统(2)、信息处理子系统(3)、透雾成像子系统(4)、图像处理子系统(5)、图像显示子系统(6)、激光测距子系统(7)、避障及航线规划子系统(8)和无人船方向控制子系统(9);所述跟踪转台子系统(10)上设置信息处理子系统(3)、透雾成像子系统(4)和激光测距子系统(7);信息处理子系统(3)控制跟踪转台子系统(10),跟踪转台子系统(10)控制透雾成像子系统(4)和激光测距子系统(7);所述环境测量子系统(2)、信息处理子系统(3)、透雾成像子系统(4)、图像处理子系统(5)、图像显示子系统(6)、避障及航线规划子系统(8)和无人船方向控制子系统(9)依次电学连接;所述激光测距子系统(7)一端与图像处理子系统(5)连接,另一端与避障及航线规划子系统(8)连接;信息处理子系统(3)、透雾成像子系统(4)、激光测距子系统(7)分别与跟踪转台子系统(10)电学连接;无人船位置及航向测量子系统(1)分别与信息处理子系统(3)、避障及航线规划子系统(8)电学连接;所述透雾成像子系统(4)包括滤光片选择单元Ⅰ、液晶相位延迟器单元Ⅱ和相机选择单元Ⅲ和旋转台单元Ⅳ;滤光片选择单元Ⅰ、液晶相位延迟器单元Ⅱ和相机选择单元Ⅲ光轴平行,依次连接;旋转台单元Ⅳ分别与滤光片选择单元Ⅰ、相机选择单元Ⅲ电学连接;所述信息处理子系统(3)根据环境测量子系统(2)及无人船位置及航向测量子系统(1)测量到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控制旋转台(49)选择相应的滤光片和相机;所述信息处理子系统(3)控制跟踪转台子系统(10)将选择的成像装置与物体之间进行对准;所述图像处理子系统(5)包括图像增强处理单元(51)和偏振图像处理单元(52);透雾成像子系统(4)获得的图像信息由图像处理子系统(5)进行图像处理,将进行信息处理后的图像传给图像显示子系统(6);所述图像显示子系统(6)将图像处理子系统(5)处理后的图像显示出来,并将最终获得的图像传给避障及航线规划子系统(8)进行分析来规划无人船行进路线;所述激光测距子系统(7)由跟踪转台子系统(10)进行控制,并在所在方向上进行测距,将所得数据传给避障及航线规划子系统(8)进行分析来规划无人船行进路线;所述无人船方向控制子系统(9)通过避障及航线规划子系统(8)的规划,控制无人船的行进方向,完成躲避障碍并回到原路线的任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片选择单元Ⅰ包括可见光滤光片(41)、近红外滤光片(42)和长波红外滤光片(43);所述液晶相位延迟器单元Ⅱ包括液晶相位延迟器Ⅰ(44)和液晶相位延迟器Ⅱ(45);所述相机选择单元Ⅲ包括可见相机(46)、近红外相机(47)和长波红外相机(48);当旋转台(49)旋转选择可见光滤光片(41)及可见光相机(46)时,可见光滤光片(41)、液晶相位延迟器Ⅰ(44)、液晶相位延迟器Ⅱ(45)和可见相机(46)同光轴且串联排列,光线依次经过,完成可见光强度成像与可见光偏振成像;当旋转台(49)旋转选择近红外滤光片(42)及近红外相机(47)时,近红外滤光片(42)、液晶相位延迟器Ⅰ(44)、液晶相位延迟器Ⅱ(45)和近红外相机(47)同光轴且串联排列,光线依次经过,完成近红外强度成像与近红外偏振成像;当旋转台(49)旋转选择长波红外滤光片(43)及长波红外相机(48)时,长波红外滤光片(43)、液晶相位延迟器Ⅰ(44)、液晶相位延迟器Ⅱ(45)和长波红外相机(48)同光轴且串联排
列,光线依次经过,完成长波红外强度成像与长波红外偏振成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船位置航向测量子系统(1)包括导航定位系统(11)和姿态传感器(12),所述无人船位置航向测量子系统(1)将导航定位系统(11)和姿态传感器(12)采集的无人船位置信息传输给信息处理子系统(3)的位置信息处理单元(32)以及避障及航线规划子系统(8)。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测量子系统(2)包括能见度仪(21)和光敏传感器(22),所述能见度仪(21)和光敏传感器(22)对环境参数进行测量并将数据传给信息处理子系统(3)的环境信息处理单元(3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障及航线规划子系统(8)包括避障处理单元(81)和路线规划单元(82),避障及航线规划子系统(8)结合无人船位置及航向测量子系统(1)、图像显示子系统(6)和激光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强张萌李英超史浩东刘壮朱一峰于林韬姜会林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