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电机外壳端面网纹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7721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冷电机外壳端面网纹的加工工艺,属于水冷电机加工技术领域。网纹加工工艺包括毛坯前期处理、预设效果参数和加工参数、确定单次加工时长、试加工、检测加工质量和修正工艺参数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工网纹的工艺通过预设加工效果的方式,根据公式设定加工中心的工艺参数,并预加工验证预设参数的稳定性,通过调整加工系数的方式修订加工参数,从而实现花纹密度大、花纹沟壑浅的加工,达到新能源水冷电机壳对端面粗糙度的要求,避免漏水风险。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设定了刀具单次加工时间,以分段加工的方式完成水冷电机外壳整个端面的网纹加工,保证了单次加工不会造成外壳变形,提高了加工精度,避免了冷却液的使用。避免了冷却液的使用。避免了冷却液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冷电机外壳端面网纹的加工工艺


[0001]专利技术属于水冷电机加工
,尤其是一种水冷电机外壳端面网纹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水冷电机是内循环水冷变频调速的特种电动机。目前,新能源水冷电机壳端面密封方式采用端盖打胶密封,电机外壳的结合面为平面结构,其储胶量有限,大多密封胶受力挤出,当挤出较多时将导致结合面出现无胶现象,进而造成水冷电机外壳漏水。
[0003]就现有技术而言,在水冷电机外壳的端面加工网纹结构,通过增加端面粗糙度的方式,间接增大端面密封胶的附着面积,实现有效地打胶密封。现有新能源水冷电机壳对端面粗糙度的加工要求均处于在RZ10~20的一个标准,也就是说端面花纹的密度大、沟壑浅才能为胶封提供良好的涂抹环境,现有的网纹加工工艺的刀具转速和刀具进给速度依靠经验值和反复加工试验得到,加工出端面网文结构的粗糙度为RZ40~64,如何高效准确的调整加工参数成为水冷电机外壳端面网纹加工工艺的难点。另外,大型水冷电机外壳在加工网纹时,随着刀具与毛坯件摩擦热的积累,毛坯件的表面结构会发生变化,对网纹质量有较大影响,目前通过冷却液解决工件热变形问题,但网纹加工产生的碎屑过于细小,不利于冷却液的高质量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提供一种水冷电机外壳端面网纹的加工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5]技术方案:一种水冷电机外壳端面网纹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1:机壳毛坯的准备工作;对水冷电机壳毛坯的两个端面件进行粗车
[0007]步骤2:设定预期效果参数;并依据预期效果参数配合预设加工参数的刀具转速解算刀具进给速度,计算公式为对加工参数进行设定,其中,f表示刀具进给速度的数值,λ表示加工系数,n表示刀具转速的数值,R
Z
表示预期粗糙度的数值,ρ表示网纹线段的密度数值,Z表示刀具齿数,R表示刀具直径的数值;
[0008]步骤3:单次加工时长的设定;采用步骤2中预设的刀具转速n和解算的刀具进给速度f,根据机壳毛坯材质特性,得到影响其端面加工的最大积热量Q
max
,通过公式对最大单次加工时长t
max
进行解算,并选择许用加工时长t0作为单次加工时长进行网纹加工,其中,k表示积热系数,Q表示电机外壳与刀具摩擦所积攒的热能数值,t0=(0.8~0.95)t
max

[0009]步骤4:试加工;将开粗的机壳毛坯装配到外壳夹具上,将步骤2和步骤3得到的加工参数录入加工中心,根据电机外壳尺寸规划多段加工路径,并通过加工中心对机壳毛坯的端面进行网纹试加工;
[0010]步骤5:检测试加工质量,判断参数可靠性;取下步骤4加工后的机壳毛坯,检测机壳毛坯端面粗糙度R
Z
和网纹线段的密度ρ是否与预设值相近,满足打胶密封的需求;
[0011]步骤6:调整加工系数,修正加工参数;若机壳毛坯达标,,参数可靠,则批量生产,若不达标,参数不可靠,则调整加工系数λ,再次进行步骤2至步骤5,直至网纹加工效果达标。
[0012]进一步的,所述加工系数λ大于1.25
×
10
‑3,小于1.40
×
10
‑3,步骤6调整加工系数λ时,首选λ=1.3
×
10
‑3,然后根据二分法快速找到合适的加工系数λ。
[0013]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夹具包括底部托盘,所述底部托盘上安装有中央立柱,所述中央立柱上套装有压板,所述中央立柱上螺纹连接有紧固件,所述中央立柱外围设有胀胎装置,所述胀胎装置安装在底部托盘上,用于机壳毛坯的水平定位。
[0014]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托盘上开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上开设有倒角,所述限位凸台的最大直径比机壳毛坯的内径小1mm,所述限位凸台的高度小于止口至端面的最小距离。
[00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将开粗的机壳毛坯装配到外壳夹具上包括以下步骤,
[0016]步骤41,清理加工中心的工作平台,并将底部托盘固定到加工平台上;
[0017]步骤42,将机壳毛坯套装到底部托盘的限位凸台上;
[0018]步骤43,启动胀胎装置对机壳毛坯的水平位置进行固定;
[0019]步骤44,将压板套在中央立柱上,并通过紧固件固定压板到机壳毛坯内壁的止口处。
[0020]进一步的,所述胀胎装置为气动式轴孔膨胀设备。
[002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还包括对机壳毛坯的两个端面进行粗车端面后,在机壳毛坯上粗车内孔、定位销孔和端盖安装孔。
[0022]进一步的,机壳毛坯完成一个端面网纹加工后,清理机壳毛坯和外壳夹具,并重新装夹机壳毛坯,对另一个端面进行网纹加工。
[002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加工网纹的工艺通过预设加工效果的方式,根据公式设定加工中心的效果参数和工艺参数,并预加工验证预设参数的稳定性,通过调整加工系数的方式修订加工参数,从而快速匹配到最佳的加工参数,使刀具转速和刀具进给速的配比更加准确,进而实现花纹密度大、花纹沟壑浅的加工,达到新能源水冷电机壳对端面粗糙度的要求。
[0024]另外,本专利技术设定了刀具单次加工时间,以分段加工的方式完成水冷电机外壳整个端面的网纹加工,保证了单次加工不会造成影响加工效果的外壳变形,提高了加工精度,还避免了冷却液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
[0026]图2是专利技术中外壳夹具固定机壳毛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专利技术中加工路径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为:1、底部托盘;11、限位凸台;12、接线孔;2、中央立柱;3、胀胎装置;4、压板;5、紧固件;6、机壳毛坯;61、止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30]如图1所示,一种水冷电机外壳端面网纹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1]步骤1:机壳毛坯6的准备工作,对水冷电机壳毛坯6的两个端面件进行粗车,然后在机壳毛坯6上粗车内孔、定位销孔和端盖安装孔。
[0032]步骤2:设定预期效果参数,并依据预期效果参数配合预设加工参数的刀具转速解算刀具进给速度,计算公式为对加工参数进行设定,其中,f表示刀具进给速度的数值,λ表示加工系数,加工系数λ大于1.25
×
10
‑3,小于1.40
×
10
‑3,n表示刀具转速的数值,R
Z
表示预期粗糙度的数值,ρ表示网纹线段的密度数值,Z表示刀具齿数,R表示刀具直径的数值;现举例说明,预期加工出粗糙度R
Z
为10,网纹线段的密度ρ为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电机外壳端面网纹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机壳毛坯(6)的准备工作;对水冷电机壳毛坯(6)的两个端面件进行粗车;步骤2:设定预期效果参数,并依据预期效果参数配合预设加工参数的刀具转速解算刀具进给速度;计算公式为其中,f表示刀具进给速度的数值,λ表示加工系数,n表示刀具转速的数值,R
Z
表示预期粗糙度的数值,ρ表示网纹线段的密度数值,Z表示刀具齿数,R表示刀具直径的数值;步骤3:单次加工时长的设定;采用步骤2中预设的刀具转速n和解算的刀具进给速度f,根据机壳毛坯(6)材质特性得到影响其端面加工的最大积热量Q
max
,通过公式对最大单次加工时长t
max
进行解算,并选择许用加工时长t0作为单次加工时长进行网纹加工,其中,k表示积热系数,Q表示电机外壳与刀具摩擦所积攒的热能数值,t0=(0.8~0.95)t
max
;步骤4:试加工;将开粗的机壳毛坯(6)装配到外壳夹具上,将步骤2和步骤3得到的加工参数录入加工中心,根据电机外壳尺寸规划多段加工路径,并通过加工中心对机壳毛坯(6)的端面进行网纹试加工;步骤5:检测试加工质量,判断参数可靠性;取下步骤4加工后的机壳毛坯(6),检测机壳毛坯(6)端面粗糙度R
Z
和网纹线段的密度ρ是否与预设值相近,满足打胶密封的需求;步骤6:调整加工系数,修正加工参数;若机壳毛坯(6)达标,参数可靠,则批量生产,若不达标,参数不可靠,则调整加工系数λ,再次进行步骤2至步骤5,直至网纹加工效果达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电机外壳端面网纹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系数λ大于1.25
×
10
‑3,小于1.40
×
10
‑3,步骤6采用二分法调整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晨史玮曹圣伟王健刘福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色天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