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燕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双排复合行星轮系的双电机动力耦合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37223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双排复合行星轮系的双电机动力耦合驱动系统,包括第一电动机、第一输入轴、第二电动机、第二输入轴、双排复合行星轮系机构、制动器和动力输出机构;双排复合行星轮系机构包括齿圈、前行星齿轮排和后行星齿轮排;前行星齿轮排和后行星齿轮排同轴固联;所述齿圈与前行星齿轮排和后行星齿轮排啮合;第一电动机通过第一输入轴与齿圈连接;第二电动机通过第二输入轴与前行星齿轮排连接;制动器设置在后行星齿轮排的中部;动力输出机构同轴连接在后行星齿轮排的输出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动力驱动系统一共能够实现四种驱动模式,这四种工作模式的存在,这使得电动机能够在满足驾驶要求的前提下,更多地工作在高效区间。更多地工作在高效区间。更多地工作在高效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排复合行星轮系的双电机动力耦合驱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驱动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排复合行星轮 系的双电机动力耦合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电动汽车的市场在逐年增长。电动汽车使用电能作为汽车的 动力源,清洁环保,行驶时噪声小,且加速性能良好,但电池储能有限导 致电动汽车续航能力较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可以对电池及电池 管理系统进行优化,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另一方面需要提升汽车驱动系统 的效率。
[0003]目前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多采用单电机配合固定传动比的减速器的 驱动形式。然而单电机加固定传动比的减速器的驱动系统无法在满足动力 性的要求下兼顾经济性。因此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研究双电机配合多速变 速器的驱动系统。
[0004]双电机驱动系统相比于单电机驱动系统能够减少电机的功率损耗,从 而提升驱动系统的工作效率;多速变速器也能够使电机尽可能工作在高效 区,从而提升驱动系统的工作效率。但是,现有的双电机配合多速变速器 中,动力耦合机构很多采用辛普森式行星轮系,拉维纳式行星轮系等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排复合行星轮系的双电机动力耦合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系统包括第一电动机、第一输入轴、第二电动机、第二输入轴、双排复合行星轮系机构、制动器和动力输出机构;所述双排复合行星轮系机构包括齿圈、前行星齿轮排和后行星齿轮排;所述前行星齿轮排和后行星齿轮排同轴固联;所述齿圈设置在前行星齿轮排和后行星齿轮排的圆周外侧并分别与前行星齿轮排和后行星齿轮排啮合;所述第一电动机通过第一输入轴与齿圈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机通过第二输入轴与前行星齿轮排连接;所述制动器设置在后行星齿轮排的中部;所述动力输出机构同轴连接在后行星齿轮排的输出端,用于将双排复合行星轮系机构输出的动力传输至半轴用以驱动整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排复合行星轮系的双电机动力耦合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行星齿轮排包括前排大太阳轮、前排行星架和前排小行星齿轮;所述前排小行星齿轮设置在前排大太阳轮和齿圈之间,且分别与前排大太阳轮和齿圈啮合;所述前排行星架同轴连接在前排小行星齿轮的前侧之间;所述第二电动机通过第二输入轴与前排行星架同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排复合行星轮系的双电机动力耦合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行星齿轮排包括后排小太阳轮、后排行星架和后排大行星齿轮;所述后排小太阳轮设置在前排大太阳轮的后侧并与前排大太阳轮同轴固联;所述后排大行星齿轮设置在后排小太阳轮和齿圈之间,且分别与后排小太阳轮和齿圈啮合;所述后排行星架同轴连接在后排大行星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阳易冠宇文桂林王子豪姬晓宇田晓润李书强仝博宇赵印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