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网络定位方法、装置及其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666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23
本公开涉及移动网络定位方法、装置及其介质。提供一种移动网络定位方法,包括:接收与位置数据相关联的多个测量报告数据,并基于位置数据识别每个小区的多个覆盖区域;构建每个测量报告数据的多个特征;使用该多个特征以及对应覆盖区域编号值,对每个小区的覆盖区域分类模型进行训练;按覆盖区域对多个测量报告数据进行分组,并使用分组后的多个测量报告数据的多个特征以及位置数据,对每个覆盖区域的回归模型进行训练;构建待定位测量报告数据的多个特征,并基于该多个特征,使用待定位测量报告数据的小区的分类模型预测待定位测量报告数据的归属覆盖区域编号值;以及基于该多个特征,使用归属覆盖区域的回归模型预测待定位测量报告数据的位置。量报告数据的位置。量报告数据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网络定位方法、装置及其介质


[0001]本公开涉及移动网络定位方法、装置及其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移动网络定位是指基于无线网络的测量报告提供定位能力。测量报告(Measurment Report,MR)包括移动网络中的各种测量信令,通过基站获取用户提供的无线信号测量的报告,是移动网络覆盖质量评估主要依据之一。为MR数据赋予位置而提供定位能力,由此可进行无线网络指标的地理化、数字化呈现,实现无线网络的全网全覆盖质量测评,进而可以更高效解决网络问题,并支撑无线网优数字化转型。
[0003]然而4G网络仅有3%的MR具有AGPS(辅助全球定位系统)信息,97%的MR没有位置信息(例如,经度和纬度信息),需通过移动网络定位来回填位置。传统方法是基于空间几何定位方法,容易受无线环境影响,定位精度并不高,为了适应多种无线网络环境,要对覆盖区域进行数据采样而建立位置指纹库。但这种方法要将所有数据和样本指纹进行匹配计算,消耗存储空间,计算量非常大,预测速度很慢。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提出了本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公开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基本理解。但是,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公开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用来确定本公开的关键性部分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用来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关于本公开的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给出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0006]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网络定位方法,包括:接收与位置数据相关联的多个测量报告数据,并基于所述位置数据识别每个小区的多个覆盖区域;构建所述多个测量报告数据中的每个测量报告数据的多个特征;使用所述多个测量报告数据的所述多个特征以及对应覆盖区域编号值,对每个小区的覆盖区域分类模型进行训练;按覆盖区域对所述多个测量报告数据进行分组,并使用分组后的所述多个测量报告数据的所述多个特征以及与每个测量报告数据相关联的位置数据,对每个小区的每个覆盖区域的回归模型进行训练;构建待定位测量报告数据的所述多个特征,并基于该多个特征,使用与所述待定位测量报告数据对应的小区的覆盖区域分类模型预测所述待定位测量报告数据的归属覆盖区域编号值;以及基于待定位测量报告数据的所述多个特征,使用所述归属覆盖区域的回归模型预测与所述待定位测量报告数据相关联的位置。
[0007]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网络定位装置,包括:存储器,其上存储有指令;以及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指令,以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0008]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根据本公开的上述方面所述的方法。
[0009]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网络定位装置,包括:数据处理模块,被配置成接收与位置数据相关联的多个测量报告数据并对测量报告数据进行处理;小区覆盖区域识别模块,被配置成基于所述位置数据识别每个小区的多个覆盖区域;特征构建模块,被配置成构建所述多个测量报告数据中的每个测量报告数据的多个特征,以及构建待定位测量报告数据的所述多个特征;覆盖区域分类模型训练模块,被配置成使用所述多个测量报告数据的所述多个特征以及对应覆盖区域编号值,对每个小区的覆盖区域分类模型进行训练;回归模型训练模块,被配置成按覆盖区域对所述多个测量报告数据进行分组,并使用分组后的所述多个测量报告数据的所述多个特征以及与每个测量报告数据相关联的位置数据,对每个小区的每个覆盖区域的回归模型进行训练;以及位置预测模块,被配置成基于待定位测量报告数据的所述多个特征,使用与所述待定位测量报告数据对应的小区的覆盖区域分类模型预测所述待定位测量报告数据的归属覆盖区域编号值,并且基于待定位测量报告数据的所述多个特征,使用所述归属覆盖区域的回归模型预测与所述待定位测量报告数据相关联的位置。
附图说明
[0010]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011]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其中:
[0012]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移动网络定位方法的流程;
[0013]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网络定位方法的流程;
[0014]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网络定位方法的流程;
[0015]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小区的多个多边形覆盖区域的示例;
[0016]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测量报告的邻区特征的排列顺序的调整示例;
[0017]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定位方法与现有方法的精度比较示例;
[0018]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网络定位装置的框图;
[0019]图8示出了可以实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计算设备的示例性配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参考附图进行以下详细描述,并且提供以下详细描述以帮助全面理解本公开的各种示例实施例。以下描述包括各种细节以帮助理解,但是这些细节仅被认为是示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本公开是由随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内容限定的。在以下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和短语仅用于能够清楚一致地理解本公开。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起见,可能省略了对公知的结构、功能和配置的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描述的示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
[0021]在现有技术中,较多地通过机器学习建立小区级位置预测回归模型,进行MR位置预测并回填位置。如图1所示,将AGPS

MR和台账(即,基站小区的台账数据,主要记录基站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挂高、方位角、频点配置、经纬度等工程参数信息)作为输入,首先关联获取到基站小区位置,再以小区为模型对象,并以小区和邻区(即,邻小区)的位置、RSRP等构建特征,采用决策树建立回归模型。通过建立的回归模型,对非AGPS的MR进行位置预测,
给没有位置的MR赋予位置信息。
[0022]目前上述方案存在两个问题:1.基站台账数据需要人工维护,错误较多,影响定位精度;2.小区级模型无法考虑不同环境下信号的差异性,定位特征区分度不够,难以泛化通用,导致定位精度不高、稳定性较差。
[0023]本公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移动网络定位精度提升的方法。此外,本公开还旨在解决目前回归模型导致的定位精度不高、定位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以支撑提升4G网络、5G网络的MR定位精度和移动网络定位服务能力,推动实现移动网络智慧运营。
[0024]如图2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网络定位方法(10),包括:接收与位置数据相关联的多个测量报告数据,并基于所述位置数据识别每个小区的多个覆盖区域(101);构建所述多个测量报告数据中的每个测量报告数据的多个特征(102);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网络定位方法,包括:接收与位置数据相关联的多个测量报告数据,并基于所述位置数据识别每个小区的多个覆盖区域;构建所述多个测量报告数据中的每个测量报告数据的多个特征;使用所述多个测量报告数据的所述多个特征以及对应覆盖区域编号值,对每个小区的覆盖区域分类模型进行训练;按覆盖区域对所述多个测量报告数据进行分组,并使用分组后的所述多个测量报告数据的所述多个特征以及与每个测量报告数据相关联的位置数据,对每个小区的每个覆盖区域的回归模型进行训练;构建待定位测量报告数据的所述多个特征,并基于该多个特征,使用与所述待定位测量报告数据对应的小区的覆盖区域分类模型预测所述待定位测量报告数据的归属覆盖区域编号值;以及基于待定位测量报告数据的所述多个特征,使用所述归属覆盖区域的回归模型预测与所述待定位测量报告数据相关联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位置数据识别每个小区的多个覆盖区域的步骤包括:按小区对所述多个测量报告数据进行分组;以及基于与同一小区的多个测量报告数据相关联的位置数据,通过密度聚类算法识别每个小区的多个覆盖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特征包括主小区特征和邻区特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特征包括主小区时间提前量、主小区参考信号接收强度、主小区参考信号接收质量、主小区方位到达角、邻区参考信号接收强度以及邻区参考信号接收质量。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特征包括多个邻区的邻区特征,并且,其中,针对每个小区,统计与每个小区相关联的所有邻区的邻区频点和邻区物理小区识别码的组合数量,按所述组合数量的降序对邻区进行排序,并按排序后的邻区顺序确定每个小区的各个邻区特征的排列顺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待定位测量报告数据的所述多个特征的排列顺序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盛宏宫云平罗伟华范家杰原思平王兵宋捷康晨王峰马泽雄王谦姚彦强郑博许群路余育青郑三强张慧嫦谭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