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扁线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6592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异形扁线抛光机,其属于抛光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放线机构、抛光机构以及收线机构;外部的异形扁线依次串连所述放线机构、所述抛光机构以及所述收线机构。所述放线机构具有放线机架、放线转轴以及放线轮;所述放线机架的上方活动连接所述放线转轴;所述放线转轴的端部设置所述放线轮;所述抛光机构设置于所述放线机构与所述收线机构之间。所述收线机构具有收线机架、收线立杆以及收线部;所述收线机架的上方连接所述收线立杆;所述收线部活动连接于所述收线立杆的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如何抛光加工异形扁线的技术问题。技术问题。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形扁线抛光机


[0001]本技术涉及抛光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异形扁线抛光机。

技术介绍

[0002]金属线材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退火工艺,该种工艺会导致金属线材的表面产生氧化皮层,从而使金属表面颜色显黑且粗糙。如何高效地去除金属表层的氧化层,恢复金属的原有光泽,是当前工业生产中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
[0003]目前,按金属线材传统的生产工艺流程中,在处理金属表面氧化层的生产工艺上,多采用酸洗的方法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层。这种方法虽然具有工作效率高的优点,但会存在线材表面易酸洗不到位、酸洗的排酸处理难度较大以及对环境污染严重等缺陷。因此,也有许多企业采用机械抛光的方法来处理金属线材的表面。常用的抛光设备是采用直轮抛光,所述直轮通常为纤维轮或纱布轮,具体通过抛光轮与线材相互接触摩擦达到抛光的目的。抛光轮与线材都是各自自主转动的,线材自转受其本身的长度所限制,所以,该种抛光方法存在使用局限性。基于此,中国专利CN105437027B公开了一种金属线材抛光机。其包括前端支撑架和后端支撑架,其结构要点前端支撑架上设置有主动端旋转盘,后端支撑架上设置有从动端旋转盘,主动端旋转盘上端与从动端旋转盘上端之间连接有横向上轴杆,上轴杆上设置有主动轮;主动端旋转盘下端与从动端旋转盘下端之间设置有横向张紧轮固定轴,张紧轮固定轴上设置有张紧轮,张紧轮与主动轮之间缠绕有砂带;所述主动端旋转盘中心与从动端旋转盘中
[0004]心对应设置有过线孔。该种金属线材抛光机可以解决抛光设备受线材长度限制而影响抛光的效果的技术问题。
[0005]然而,上述所公开的一种金属线材抛光机还存在无法抛光加工金属异形扁线产品的技术问题。具体的,上述的金属线材抛光机的工作原理为:前端支撑架前方设置有水平矫直机构,水平矫直机构侧部设置有水平矫直调整手轮;水平矫直调整手轮与调整横向一侧校直轮水平行程的推进杆相连,一侧校直轮相对侧的水平矫直机构上相应于所述一侧校直轮设置有另一侧校直轮;水平矫直机构的前端设置有垂直矫直机构,垂直矫直机构的上端设置有垂直矫直调整手轮,垂直矫直调整手轮与调整上部校直轮垂直行程的推进杆相连,上部校直轮下方的垂直矫直机构上相应于所述上部校直轮设置有下部校直轮。从而,在金属线材进入抛光仓前,在抛光机前端设立于纵横两方向线材校直轮,校直轮通过摩擦力可自转,并可根据校直线材的外径大小调整轮间间隙,纵向可通过调整手轮,手轮通过推进杆调整上部校直轮的行程,横向可通过调整平轮调整手轮侧校直行程,通过调整行程改变校直轮的轮间间隙,使线材进入抛光仓前,得到充分校直,保证了线材的直线性,使线材在抛光仓能够充分抛光。由绕线电机牵引金属线进行直线运动,金属线材校直后,进入抛光仓,在抛光仓间由砂带进行抛光后,在绕线盘上绕线,完成抛光工作。由此可知,该种金属线材抛光机的砂带是围绕线材进行抛光的,其通过主动端旋转盘和从动端旋转盘的旋转,使线材360度全方位被抛光,而线材本身只需要在电机的牵引下直线运动通过过线孔即可,因而
对线材的长度无限定。但是,现有的金属线材,除了圆柱形的外形以外,以常有扁平状的或其截面为W形的;针对该类的异形金属线材,现有技术无法对其进行有效抛光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金属线材抛光机所存在的无法抛光加工金属异形扁线产品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异形扁线抛光机。
[0007]一种异形扁线抛光机,其包括:放线机构、抛光机构以及收线机构;外部的异形扁线依次串连所述放线机构、所述抛光机构以及所述收线机构。所述放线机构具有放线机架、放线转轴以及放线轮;所述放线机架的上方活动连接所述放线转轴;所述放线转轴的端部设置所述放线轮。所述抛光机构设置于所述放线机构与所述收线机构之间,并且,所述抛光机构具有抛光台架以及若干抛光执行部;所述抛光台架的上方高低交错相邻设置若干所述抛光执行部;且,每一所述抛光执行部均具有两主动抛光轮、两驱动电机、若干抛光匹配轮以及控制部。两所述主动抛光轮相邻设置,每一所述驱动电机对应驱动连接一所述主动抛光轮;每一所述主动抛光轮的上方相邻设置两所述抛光匹配轮,且,所述抛光匹配轮的切线方向与所述主动抛光轮切线方向互相平行;所述抛光匹配轮的边沿与外部异形扁线的轮廓咬合连接。所述控制部分别与每一所述驱动电机控制连接。所述收线机构具有收线机架、收线立杆以及收线部;所述收线机架的上方连接所述收线立杆;所述收线部活动连接于所述收线立杆的端部。
[0008]进一步的,所述抛光执行部还设置有连接立板以及旋转挡板。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立板连接于所述抛光台架之上,并且,所述连接立板设置于所述主动抛光轮与所述驱动电机之间。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挡板设置于所述连接立板的顶部,并且,所述旋转挡板与所述连接立板通过铰链转动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收线部具有转盘、若干支撑杆以及若干调整杆。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转盘与所述收线立杆活动连接。
[0013]更进一步的,若干支撑杆均匀连接于所述转盘的周边。
[0014]更进一步的,每一所述支撑杆之中均活动套接一所述调整杆,并且,所述调整杆与所述支撑杆相互垂直设置。
[0015]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异形扁线抛光机分别设有放线机构、抛光机构以及收线机构;所述放线机构用于将待抛光加工的异形扁线卷料逐步释放;所述抛光机构用于对所述放线机构处所释放的异形扁线进行抛光加工;所述收线机构用于绕卷回收已完成抛光加工的异形扁线产品。并且,所述抛光机构分别设置两主动抛光轮、两驱动电机、若干抛光匹配轮以及控制部,用户只需将待抛光加工的异形扁线卷料挂载于所述放线轮之中,并先将一段异形扁线牵引至距离所述放线机构最近的一所述抛光执行部之中。然后,再令待加工的异形扁线位于一所述主动抛光轮的切线与两所述抛光匹配轮的切线之间,此时,两所述抛光匹配轮的边沿均与该异形扁线的轮廓咬合,以使该异形扁线并压合至其底部与所述主动抛光轮相抵接,此时,所述抛光机构便可以自动对该类异形扁线进行抛光加工处理。因此,本技术一种异形扁线抛光机解决了如何抛光加工异形扁线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异形扁线抛光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异形扁线抛光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异形扁线抛光机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扁线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放线机构(1)、抛光机构(2)以及收线机构(3);外部的异形扁线依次串连所述放线机构(1)、所述抛光机构(2)以及所述收线机构(3);所述放线机构(1)具有放线机架(101)、放线转轴(102)以及放线轮(103);所述放线机架(101)的上方活动连接所述放线转轴(102);所述放线转轴(102)的端部设置所述放线轮(103);所述抛光机构(2)设置于所述放线机构(1)与所述收线机构(3)之间,并且,所述抛光机构(2)具有抛光台架(201)以及若干抛光执行部(202);所述抛光台架(201)的上方高低交错相邻设置若干所述抛光执行部(202);且,每一所述抛光执行部(202)均具有两主动抛光轮(202a)、两驱动电机(202b)、若干抛光匹配轮(202c)以及控制部(202d);两所述主动抛光轮(202a)相邻设置,每一所述驱动电机(202b)对应驱动连接一所述主动抛光轮(202a);每一所述主动抛光轮(202a)的上方相邻设置两所述抛光匹配轮(202c),且,所述抛光匹配轮(202c)的切线方向与所述主动抛光轮(202a)切线方向互相平行;所述抛光匹配轮(202c)的边沿与外部异形扁线的轮廓咬合连接;所述控制部(202d)分别与每一所述驱动电机(202b)控制连接;所述收线机构(3)具有收线机架(301)、收线立杆(302)以及收线部(30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滨周琴荣梁宪兵肖敬忠李金堂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濠特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