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6462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第二上料组件,所述第二上料组件包括支撑板、第三电机、凹槽、丝杆、滑块、电动伸缩杆、安装座、第四电机、线圈、第二连接杆和抓斗;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抓斗将危废料送入上料装置,减少了上料过程中操作人员与危废物之间的接触,避免危废物危害人体健康,提高危废物焚烧的安全性,同时,利用电动伸缩杆和第三电机进行上料,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危废物焚烧
,具体为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危险废物日益增多。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的危险废物产生量为3.3亿吨。由于危险废物带来的严重污染和潜在的严重影响,在工业发达国家危险废物已成为政治废物,公众对危险废物问题十分敏感,反对在自己居住的地区设立危险废物处置场,加上危险废物的处置费用高昂,一些公司极力试图向工业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危险废物。
[0003]随着国民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危废物的处理顺应了时代的需求,现有的危险固体废弃物在处理时,需要人工进行上料将危废物送入焚烧炉中,这一过程操作人员会与危废物接触,容易危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人工进行危废物上料劳动强度较大,会增加操作人员的劳动负荷,为此,提出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之一。
[0005]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第二上料组件,所述第二上料组件包括支撑板、第三电机、凹槽、丝杆、滑块、电动伸缩杆、安装座、第四电机、线圈、第二连接杆和抓斗;
[0006]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安装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轴与线圈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对称铰接有四个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有抓斗。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上料组件还包括钢丝绳、动滑轮、第一连接杆和固定轴;
[0008]所述线圈的外侧壁套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底部安装有动滑轮,所述动滑轮的两侧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上料组件的一侧设有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支架、第一电机、主动轴、输送带、从动轴、控制器和重量传感器;
[0010]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支架的顶部。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架的前表面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轴的外侧壁设有输送带。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架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设置于输送带的内部。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架的前表面安装有控制器和重量传感器。
[00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架的内侧壁安装有第一上料组件,所述第一上料组件包括进料斗、进料管、第二电机、传动轴和输送叶板;
[0015]所述支架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进料斗。
[001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进料斗的底部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输送叶板。
[0017]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通过抓斗将运输车上的危废料送入上料装置,减少了上料过程中操作人员与危废物之间的接触,避免危废物危害人体健康,提高危废物焚烧的安全性,同时,利用电动伸缩杆的伸缩使抓斗上下运动,利用第三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使滑块移动,将装有危废物的抓斗移动至进料斗上方,并进行上料,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输送带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进料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安装座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凹槽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的抓斗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0、主体组件;11、支架;12、第一电机;13、主动轴;14、输送带;15、从动轴;16、控制器;17、重量传感器;20、第一上料组件;21、进料斗;22、进料管;23、第二电机;24、传动轴;25、输送叶板;30、第二上料组件;31、支撑板;32、第三电机;33、凹槽;34、丝杆;35、滑块;36、电动伸缩杆;37、安装座;38、第四电机;39、线圈;310、钢丝绳;311、动滑轮;312、第一连接杆;313、固定轴;314、第二连接杆;315、抓斗。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
[0028]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第二上料组件30,第二上料组件30包括支撑板31、第三电机32、凹槽33、丝杆34、滑块35、电动伸缩杆
36、安装座37、第四电机38、线圈39、第二连接杆314和抓斗315;
[0029]支撑板31的底部开设有凹槽33,支撑板31的一侧安装有第三电机32,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与丝杆34的一端固定连接,丝杆34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35,滑块35的底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36,电动伸缩杆3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37,安装座37的内部安装有第四电机38,第四电机38的输出轴与线圈39的一端固定连接,安装座37的两侧对称铰接有四个第二连接杆314,第二连接杆314的一端铰接有抓斗315。
[0030]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二上料组件30还包括钢丝绳310、动滑轮311、第一连接杆312和固定轴313;
[0031]线圈39的外侧壁套设有钢丝绳310,钢丝绳310的底部安装有动滑轮311,动滑轮311的两侧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杆312,第一连接杆3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313,利用钢丝绳310提升动滑轮311高度,动滑轮311提升时固定轴313随动滑轮311一起运动。
[0032]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二上料组件30的一侧设有主体组件10,主体组件10包括支架11、第一电机12、主动轴13、输送带14、从动轴15、控制器16和重量传感器17;
[0033]支撑板31固定连接于支架11的顶部。
[0034]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第二上料组件(3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料组件(30)包括支撑板(31)、第三电机(32)、凹槽(33)、丝杆(34)、滑块(35)、电动伸缩杆(36)、安装座(37)、第四电机(38)、线圈(39)、第二连接杆(314)和抓斗(315);所述支撑板(31)的底部开设有凹槽(33),所述支撑板(31)的一侧安装有第三电机(32),所述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与丝杆(3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34)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35),所述滑块(35)的底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36),所述电动伸缩杆(3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37),所述安装座(37)的内部安装有第四电机(38),所述第四电机(38)的输出轴与线圈(3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37)的两侧对称铰接有四个第二连接杆(314),所述第二连接杆(314)的一端铰接有抓斗(3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料组件(30)还包括钢丝绳(310)、动滑轮(311)、第一连接杆(312)和固定轴(313);所述线圈(39)的外侧壁套设有钢丝绳(310),所述钢丝绳(310)的底部安装有动滑轮(311),所述动滑轮(311)的两侧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杆(312),所述第一连接杆(3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3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料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峰张志国杨亮杨龙
申请(专利权)人:乌海赛马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