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带机的弯道稳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6333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带机的弯道稳定结构,包括固定盘和浮动盘,所述固定盘设置在管带机桁架上,所述浮动盘设置在固定盘内侧且浮动盘四周与固定盘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多个拉簧;所述浮动盘内侧设置有管带接触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浮动盘支撑和导向管带,浮动盘可以在固定盘内对管带形成让位补偿和卸力,避免了管带机弯道处的管带发生发生震颤以及与管带接触辊发生持续硬摩擦,有利于减轻管带磨损和使物料顺畅通过管带机弯道,保证管带机的长久稳定运行。管带机的长久稳定运行。管带机的长久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带机的弯道稳定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管带式输送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带机的弯道稳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管带式输送机兼有管道输送和皮带式输送的特点,其输送倾角大、机身横截面积小,可实现三维弯曲输送,在工矿和冶炼企业厂区应用尤为广泛,现有的管带机中间输送段都是通过许多类似门型架的支撑单元来固定和导向的,支撑单元设置在管带机桁架上,如图1所示,支撑单元内设置有多个接触辊1,管带2在接触辊1的支撑和导向下前进,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当管带2输送诸如铁矿石或煤块等质量较大且易发生滚动的物料时,物料在管带机弯道处离心力的作用下会偶发滚动,从而造成管带2震颤,不仅会加剧管带2内外两侧的磨损还容易造成物料在管带机弯道处的堵塞和胀管,不利于管带式输送机的长久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带机的弯道稳定结构,其有效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管带机的弯道稳定结构,包括固定盘和浮动盘,所述固定盘设置在管带机桁架上,所述浮动盘设置在固定盘内侧且浮动盘四周与固定盘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多个拉簧;所述浮动盘内侧设置有管带接触辊。
[000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盘包括底座和上盘,所述底座设置在管带机桁架上,所述上盘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底座上,所述上盘包括焊接在一起的左盘架和右盘架。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上盘和底座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转动时上盘和底座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调节螺杆上设置有旋拧部;所述上盘上还设置有多个导向滑杆,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导向滑杆相配合的插孔。
[0008]进一步的,所述旋拧部为螺母状。
[0009]进一步的,所述浮动盘包括连接片以及对称设置的左盘和右盘,所述左盘的一侧和右盘的一侧铰接,左盘的另一侧和右盘的另一侧上分别设置有螺柱,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两个螺柱穿孔,所述螺柱上螺接有抵紧螺母。
[0010]进一步的,所述拉簧的数量为十个,其中四个拉簧两两一组对称设置在浮动盘的上下两侧,另有两个拉簧对称设置在浮动盘的左右两侧,剩余四个拉簧分别位于浮动盘的四角处。
[0011]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2]本技术中通过浮动盘支撑和导向管带,浮动盘可以在固定盘内对管带形成让位补偿和卸力,避免了管带机弯道处的管带发生发生震颤以及与管带接触辊发生持续硬摩擦,有利于减轻管带磨损和使物料顺畅通过管带机弯道,保证管带机的长久稳定运行;本申
请设计新颖,工作可靠,特别适合现有设备的加装改造。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现有技术中管带机支撑单元的工作状态主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状态主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以及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以及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以及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8]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管带机的弯道稳定结构,包括固定盘3和浮动盘4,固定盘3设置在管带机桁架上,浮动盘4设置在固定盘3内侧且浮动盘4四周与固定盘3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内设置有十个拉簧5,其中四个拉簧5两两一组对称设置在浮动盘4的上下两侧,另有两个拉簧5对称设置在浮动盘4的左右两侧,剩余四个拉簧5分别位于浮动盘4的四角处,拉簧5可选用线径20mm、外径200mm、长度400mm的琴钢材质弹簧;浮动盘4在自由状态下处于固定盘3的中心,浮动盘4内侧设置有管带接触辊6,管带接触辊6的数量为四个。
[0019]上述固定盘3包括底座7和上盘8,底座7设置在管带机桁架上,上盘8包括焊接在一起的左盘架和右盘架,左盘架和右盘架在套设到管带2上之后再行焊接,上盘8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底座7上,方便向现有管带机上加装本实施例时调节浮动盘4自由状态下的高低,从而使浮动盘4可以良好配合管带2,具体的,上盘8和底座7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调节螺杆9,上盘8和底座7上均设置有螺孔,调节螺杆9转动时上盘8和底座7相互靠近或远离,调节螺杆9上固设有旋拧部10,旋拧部10为螺母状,通过开口扳手等工具夹持旋拧部从10而拧动调节螺杆9;上盘8上还设置有三个导向滑杆11,其中一个导向滑杆11位于两个调节螺杆9之间,另外两个导向滑杆11分别靠近上盘8左右两侧,底座上7设置有与导向滑杆11相配合的插孔。
[0020]上述浮动盘4包括连接片12以及对称设置的左盘和右盘,左盘的一侧和右盘的一侧铰接,左盘的另一侧和右盘的另一侧上分别设置有螺柱13,连接片12上设置有两个螺柱穿孔,左盘和右盘贴合后连接片12可套设在两个螺柱13上,螺柱13上螺接有抵紧螺母,通过抵紧螺母锁紧连接片12进而实现左盘和右盘的固定;本实施例中的浮动盘可开合,大大的方便了向现有管带机上加装浮动盘,浮动盘4和固定盘3移动到位后再将拉簧5挂设在浮动
盘4和固定盘3上。
[0021]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0022]本实施例通过浮动盘4上的管带接触辊6支撑和导向管带2,本实施例设置在管带机弯道处,当物料在离心力作用下滚动并冲击碰撞管带2时,浮动盘4可以在固定盘3内对管带2形成让位补偿和卸力,避免了管带机弯道处的管带2发生大幅震颤以及与管带接触辊6发生持续硬摩擦,有利于减轻管带2磨损和使物料顺畅通过管带机弯道,保证管带机的长久稳定运行;本实施例设计新颖,工作可靠,特别适合现有设备的加装改造。
[0023]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以及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以及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以及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的原理以及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带机的弯道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盘和浮动盘,所述固定盘设置在管带机桁架上,所述浮动盘设置在固定盘内侧且浮动盘四周与固定盘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多个拉簧;所述浮动盘内侧设置有管带接触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带机的弯道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包括底座和上盘,所述底座设置在管带机桁架上,所述上盘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底座上,所述上盘包括焊接在一起的左盘架和右盘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带机的弯道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盘和底座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转动时上盘和底座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调节螺杆上设置有旋拧部;所述上盘上还设置有多个导向滑杆,所述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庆玺赵立汉张彦庆韩希胜吕文杰孙翔章达懿丁佳敏陶鑫江丁超孙丹娜丁忠良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中铁装备制造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